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起纷争,长刀振雄风 » 第二十五章:太师夏明远

第二十五章:太师夏明远

    吃完晚饭后,张慕幽跟着老爹来到了书房。

    张元贞问道:“梦君,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办?”

    张慕幽说道:“爹,我也正愁这个事,从现有的人证物证来看,直指府尹和兵部。真是难以想象,边疆战事吃紧,兵部居然伙同地方抢劫军粮,真是千古奇闻。”

    张元贞也只是叹息一声:“当年因为官府的苛捐杂税让我们没法活下去,我们被逼无奈才造的反。没想到刚刚站住脚,萧若就迫不及待的登基称帝。结果呐,称帝以后也照搬以前的那一套,只顾得贪图享乐,忘记自己是因为什么造的反。”

    张慕幽附和道:“对对对,他们不懂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

    听到儿子的话,张元贞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随即,又消失不见了。

    过了许久,张元贞又缓缓的开了口:“儿啊,爹就是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才离开军队的,如果早能听到你刚刚的话,可能又是另外一个结局。”

    张慕幽心里嘟囔着“那时候的我不是现在的我,还是一样的结局。”

    “这里面其实不仅仅只有府尹和兵部的影子。你们中间难道就没人配合了吗?他们身后难道就没有人了吗?兵部一直由宁王管辖,谭司维是太师的人。他们两派明明一直明争暗斗,为何在这件事上能相互配合?难道你就没有想一想?”

    “爹,我就是一个小小的押运司的司长,连个品级都没有,我可不懂他们的高层斗争。”

    张元贞倒是呵呵一乐:“能说的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八个字,已经能看的出你的眼界。”

    “爹,还是说说这件事我该怎么办吧。文钊都已经把人证物证送到我手里了,我要是连个告状的门都找不到,岂不是浪费元钊的一片苦心?要不,等人到齐了,我直接去大理寺得了。”

    张慕幽刚刚说完,管家张福走了进来,走到二人面前,轻轻喊了一声“老爷、少爷。”

    “张福,什么事?”张元贞问道。

    张福恭敬的回道:“老爷,袁一山求说有重要的事要找少爷。”

    张慕幽有些纳闷的问张福:“袁一山?这么晚了,他来干什么?”

    张元贞对着张慕幽摆了摆手“你先去看看,我在这等着你。”

    张慕幽连忙走了出去。

    一出书房的门,张慕幽就看见袁一山站在院内,神色焦急的在来回渡步。

    “山子,这么着急,发生什么事了?”

    袁一山一把拉过张慕幽,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大哥,今日你前脚刚走,崔振就出去了。半个时辰前刚刚回来。崔振回来以后,就开始着急把我们都叫了回来。我偷听了他们的谈话,好像开封府衙也在集合人马,听话里的意思,好像要一起去梁公子府上抢人。”

    见张慕幽没有说话,袁一山又说道:“他们还说,就是今天没把人抢出来,明日府衙,兵部,大理寺也会扣着这个案子,大哥,你抓紧想想对策吧。”

    张慕幽连忙喊道:“胖子、索宁。”

    胖子和索宁连忙跑了出来,胖子的嘴里还咬着半个包子。

    张慕幽连忙吩咐道:“索宁,你带着袁一山去元钊府上。袁一山,到了以后你和梁府的人说。”说完,看向胖子:“你知道黄坤杰的家吗?”

    胖子点头。

    “你去坤杰家,带着他家的卫兵去梁府。”

    胖子还没反应过来,张慕幽一脚踢在了胖子的屁股上,“快去啊。”

    胖子连忙跑了出去。

    张慕幽回到书房,把刚刚发生的事和张元贞说了一遍。

    “爹,您说,这还有王法吗?”

    “看来,这件事和夏明远脱不了干系。”

    “他一个太师,居然纵容下属抢劫军粮?”

    “你不知道夏明远这个人,他呀....”张元贞讲起了夏明远。

    十多年前,夏明远的姐姐嫁给萧若当了小妾。

    他原本是县里的候补书吏,读过几年私塾,因为没钱给自己的顶头上司送礼,所以一直候补着。唯一的一次坐班,还是真正的书吏有次生病告假两天,夏明远顶了两天的缺,等书吏回来后,夏明远就又开始候补了。

    无所事事的夏明远便开始混迹茶馆酒楼,天天就是喝茶听书,时候长了,就觉得自己也算懂了一些治国安邦之策。

    后来天灾人祸,粮食欠收,当时的官府只知道加重赋税,从上到下,层层加码。老实的农民也活不下去了,既然活不下去了,就反了吧。

    夏明远虽说在县里是个候补书吏,但在官吏眼里,啥都不是,该收的税一点没落下,在老实巴交的农民眼里,这个出入县衙的书吏,也是个狗官。

    他们九人造反以后,夏明远觉得自己夹在县衙和乡亲中间,两头不是人,于是跟着自己的姐夫,也开始造反了。

    一开始,夏明远还老老实实的跟着自己姐夫屁股后面,姐夫让干什么干什么。

    后来起义军打了几次胜仗,夏明远心思开始活络了起来。觉得自己读过私塾,又听说书先生讲了几年的治国安邦,行军打仗的评书,怎么着也能干个军师吧。于是每次九兄弟讨论下场仗怎么打的时候,夏明远就站出来这掺一句,那说一嘴的。时间长了,几个兄弟明显有点不耐烦了,但萧若拿自己小舅子没有办法。无奈之下,给了夏明远一百来人,说是让他锻炼锻炼,其实就是哄着小舅子,让他过过带兵得瘾。

    话说夏明远带兵之后,看着自己的一百多人队伍,回想起来说书先生讲的几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心想:嗬,这不来机会了嘛。于是带着这一百来人的队伍,找个了小县城,也开始叫嚣着攻城。

    本来守城的兵士看见他挂着“义”字旗,怕是起义军诱敌之计,守城主将徐建死活不派兵迎战。

    无奈夏明远的嘴太损了,骂了整整两个时辰,还没重样的。徐建的九族被夏明远问候了遍,后来徐建家人问候完了,开始对副将的问候,副将是个急性子,不顾徐建阻拦,带着二百余人就开门杀了出来。

    后来,要不是跑的快,当场就被人砍死了,带着的一百来人只剩下二十多个人和夏明远一起逃了出来。

    回去把当天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萧若,萧若听了气的差点背过气去,连忙自己给自己掐人中。怒气未消的萧若直接让执法侍卫打了小舅子二十棍。于是萧若和兄弟几人再也听夏明远说过带兵有关的话。

    不带兵的夏明远也不能扔着啥事不干啊,怎么说也是自己人,也算是自己的势力。后来夏明远管起了兵马钱粮。

    没想到在这个位置上真是如鱼得水,账算的比管库的库头都准。后来慢慢的,夏明远的官就越做越大,后来萧若称帝时,夏明远当上了太师。

    当上太师之后的夏明远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纸醉金迷需要钱啊,所以下属拼了命的给他送钱,既然收了人家的钱,自然也不能断了人家来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