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惊鸿壹瞥 » 第一回:明太祖兴修各地,汤将军误放九灵

第一回:明太祖兴修各地,汤将军误放九灵

    明太祖洪武元年,建国初期,因为连年的战乱,各地天灾人祸横行,百姓民不聊生。话说太祖朱元璋在位,洪武元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奉天殿,受百官朝贺。但见层层净鞭三下响,满朝文武两班齐。当有殿头官喝到:“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文班丛中,翰林学士承旨宋濂出班上奏:“自从大明开创以来,天下战乱,连年不休,而今太祖洪武帝登基,眼下战乱将熄,但各地天灾人祸横行,百姓们民不聊生,处处是战后余痕。现在百废待兴,臣叩首望请陛下开国库支配银两,兴修各地水利,寺庙,释罪宽恩,省刑薄税,救济万民。”太祖听到奏章,急急命令翰林院写下草诏:一面大取国库银两,兴修各地水利,寺庙;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所有民间应有的赋税,悉数减免。同时,太祖在殿上差遣殿前文武,发配各地帮助地方政府修缮重要庙宇等。其中差遣汤和将军前往临闾关燕山山脉重修燕山寺。当下天子御笔亲书圣旨一道,交付给汤和,命火速启程,前往临闾关。

    当晚汤和将军收拾行李,带领随从数十人及工匠数百人,星夜启程,于路无话,数十日便到了河北永平府临闾关,此时日渐低沉,晚霞红辉直照燕山山脉燕山寺。汤将军带领随从到寺前,环视四周,这寺庙已经破败不堪:屋檐上长满了青苔,外墙上爬满了藤蔓,整座寺庙显得摇摇欲坠,仿佛刮一场风下一场雨就能吹倒。此时庙中长老带领随从出来迎接,都是些白须破衣老人,前迎后引,接到主殿上,接过圣旨,放于香火前居中供奉。汤将军问道:“长老,你这寺庙如何落得这等破败?”长老道:“启禀将军,自打元末以来,连年战乱不休,又何况这燕山临闾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庙里不少和尚留发还俗逃难去了,只留得我们几位老人在庙里艰难度日,一打起仗来,又有不少难民乞丐进来求我们施舍,我们信了一辈子佛,总不好意思不施吧?所以本寺环境日渐破败。”汤将军道:“长老放心,当下皇上至圣至明,大开国库,兴修各地,我此行便是来帮助修复燕山寺的。”长老喜上眉梢,说道:“那太好了!请将军今晚沐浴更衣,明日早行,老朽带你参观庙宇,再商讨如何修复本寺。”当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六更,日起东山,长老带领十数位火工,引汤将军前往寺庙各处检视,午饭过后,下午云淡风轻,一行人来到寺庙后山最后一处殿宇,匾上大书“九灵殿”。汤将军走到殿前,发现门被一条大金锁锁住,门上贴有九道符咒,交叉错落,形似一个“封”字,正要推门,长老上前拦下说道:“将军,万万不可入此殿啊!”汤和倍感疑惑,问道:“汤某洗耳恭听,请长老讲解缘故。”长老满脸低愁的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前朝的时候,上古四大凶兽灵被妖道放了出来,前朝长老不忍万民遭受屠戮,在此做法三日,借天庭五大神兽灵镇压凶兽,法成之时,长老作下此殿,贴上九道符咒,拴上金锁法器,回寺后嘱咐后辈万万不可靠近此殿,更不可撕下符咒进去。若是凶兽灵被放出,天下又要掀起一波风浪。”汤和听后,不屑的说:“长老不必担心,我跟随洪武帝征战十余年,从未听过什么妖魔鬼怪,就是有,我也能镇得住他!我只进去看一眼,不会乱动的。”长老惊恐的说道:“将军!万万不可啊!”

    汤和不顾劝阻,一把撕下符咒,双手将那锁只轻轻一掰,锁瞬间碎成两半。汤和推门而入,只见里面黑漆漆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便命人取来数十只火把,带领随从,点火而入。一旁的长老阻拦不住,只得愁眉苦脸的念叨着:“完了,这下全完了!”火把照亮,汤和定睛一看,瞬间傻眼:原来这殿里几乎是空的,正中间有一张供桌,在整个黑暗的环境中显得十分孤零。供桌上摆放着一副石碑,石碑前有一个九角玲珑盒。汤和来到供桌前,打量石碑。好哇,这一看,大家都傻眼了。石碑上居然刻着四个大字:“遇汤而开”。这下汤和说道:“你们看,这就是天意!遇我则可打开!”一旁的长老也瞪大眼睛,惊的说不出话来。

    汤和叫人来到四周用火把照亮,双手捧起那九角玲珑盒,仔细打量着:这玲珑盒十分奇怪,有九个面,九个棱角,上面刻画着远古五大神兽及四大凶兽缠斗的场面。汤和对随从及长老说道:“你们都退出去,到外面等我。”长老无奈,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灰溜溜的跟着工匠退了出去。

    汤和撸起袖子,左手捧着盒底,右手放置盒盖,只一旋,盒子瞬间发出金光万丈。汤和顿时惊慌失措,一个脱手,盒子掉到地下,摔了个粉碎。此时外面本是风轻云淡的下午,已经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行人都被吓出了冷汗。只见盒子残骸中冲出九道灵光:四道黑光、两道红光、一道青光、一道蓝光、一道绿光。其中黑光皆飞往西北方向,红光飞入云层,青光飞往山东方向,蓝光飞往北平方向,而绿光,则是飞往了江南方向。

    这下汤和彻底傻眼了,依旧惊魂未定,直接从殿中台阶上滚落下来,带领随从工匠们往主殿跑。长老一边跟着一边叫苦不迭,那也没办法啊,放都放了,更何况是朝廷的人,更不能多说什么。

    此后,汤和命手下火速修复了燕山寺,再想去修九灵殿的时候,发现那大殿早已不见,只留下一地荒草。汤和也没再说什么,草草回京都交了差,也没敢汇报此事。其余随从及工匠们,回来后病的病,死的死,隐的隐。汤和命硬,在生了一场大病后,也相安无事,只是落下了病根。后人称这是放走了四大凶兽的报应,因为汤和也放走了神兽灵,所以不至于被天庭定下死罪。洪武二十八年,汤和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岁。死后被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