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原始氏族到帝王 » 第43章 水泥砖窑

第43章 水泥砖窑

    竹棚的地面被修得平整,中间还有一个燃烧着的火塘。

    王明收集了炭灰用陶罐装起来。

    他在地上撒了一层炭灰,模具里面撒上一些炭灰,将模具放在上面,捧起一坨泥巴塞进模具里压实,又用竹片齐着陶模具刮去多余的泥巴,然后一点点地拿起陶模具,一块方方正正的砖块就躺在地上。

    它还很软,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会变硬。

    “炭灰可以让泥巴不粘住地面和模具,你们试试。”

    王明将拓砖胚的要领告诉周围五个族人。

    看到有三个大棚的族人愣在那里,他又喝了一声:“喂,你们三个赶快把竹排和草屋搭好,外面还得再造一圈木栅栏呢。”

    三个搭棚族人笑了笑,连忙去干活儿,自从王明跟族人说了凤鸟神入梦指引后,族人们对他的态度慢慢变得敬佩起来,通常时候,只要他一喝,人们就会去做事情,不会像以前那样有意见。

    数日后,王明看到有部分砖块已经干了,他就将干砖胚围在火塘中间,利用火塘的热力让这些砖变得更坚硬。

    又过了数日,火塘边上的砖已经变得很坚固,他就吩咐族人将这些砖搬到外面一个开阔的空地上。

    他用这批干砖搭了简易砖炉,因为还没有粘合剂,这批砖也没有彻底烧硬,所以这个简易的砖炉不能造的太大,也就三四块砖的长度,就像一个方形的烟囱,砖块相互交错,底部架空用于添加木柴。

    他还在这个烟囱里面交错放入砖块,但保留一定的间缝。

    这个时候,族人已经为他准备好一大捆木柴,木柴整齐地摆放在旁边。

    王明看了看木柴,又对旁人说道:“在那里再搭一个大竹棚用于存放木柴。”

    这两个人立刻去准备材料。

    “你过来生火!”

    一名族人蹲下来,拿起一根笔直的木棍开始转动。

    片刻,地上那些干草与纤维就被猩红的火星点着,冒出白烟。

    这名族人连忙捧起这些材料吹,不一会儿就生出一团火。

    “你很不错。”

    王明赞叹,部落人钻木取火的技术是他最敬佩的地方。

    往简易砖窑里添加柴火并引燃。

    这个砖窑里面的黄色火焰徐徐上声,发出呼呼的声音,燃烧得十分猛烈,很快就将里面的砖块熏黑。

    他又拿起砖块堵在简易砖窑的上面。

    “你们去收集贝壳和螺壳过来!”王明又对旁边的人说道。

    “用来做什么?”

    这两个族人很是不解。

    “等会你们就知道了,多收集一些,越多越好,我记得村寨附近有一堆螺贝的,到那里挖几篮过来这。”王明说道。

    “是我们平时吃完丢的那堆螺贝壳吗?”

    族人想起村寨那边有一个小山堆一样的贝壳类垃圾,那里面还有不少骨头什么的。

    “是的。”王明说道,“现在派上用场了。”

    两个族名族人离开砖窑,撑着木筏回村寨。

    王明继续搭建简易的砖窑,他一共搭建了十个,并且都烧起来。

    到了第二天,这些简易砖窑都熄灭了,温度也凉了下来。

    王明从每个砖窑取出两块砖,试了试硬度,它们都发出清脆的声响,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水泡烂,如果质量不行,下大雨一淋,盖出来的砖窑就废了。

    他拿着这些样品砖来到河边,将其泡在河里。

    等了大半天再取出来,他发现这些砖都没有被泡烂,就是砖的硬度降低了不少,不过,这样的砖也是合格的。

    “族长,贝壳带回来了,你看够不够?”

    “暂时够了。”

    两族人带着贝壳回来,王明让他们把贝壳搬到砖窑里面,然后又说道:“你们到河里捞几篮沙子回来,记得要挑干净一些。”

    沙子在河里十分普遍,基本上在近河边用藤篮随便一捞就有不少沙子,但也会有石头与杂草树枝。

    两人前去采挖沙子,王明继续处理这些贝壳。

    他从简易砖窑里取出里面的砖块,然后又开始架木柴,并且将贝壳倒到里面,又添上木柴在顶部,然后在底部点燃木柴,砖窑开始冒起大量的火。

    他一共烧了十窑。

    等到大火熄灭的时候,他从这些砖窑里捡起一个个被烧得发白的贝壳螺壳,并用陶盆收集起来。

    他拿起这些壳类仔细检查,确认全部烧成白灰。

    然后他到河边打了一罐水,将水倒入这些陶盆里面,里面的白色壳遇到水就发放出大量的雾,并沸腾起来,最后在底部变成白色的沉底物。

    “贝壳是由碳酸钙组成,而且螺贝壳都比较薄,煅烧起来比石灰岩容易多了。”

    “这些就是熟石灰!”

    王明向围观的族人介绍着这种新物质,并且告诉他们煅烧贝壳和煅烧石灰石都能够生成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就会变成熟石灰,他教了他们不少知识,尽管他们还不是很懂。

    “族长,沙子挖回来,你看看可不可以?”

    两名族人搬来两箩沙子放在地上。

    这些沙子是标准的河沙,虽然里面还有一些泥巴,但没有石头与树枝等大块的杂质。

    “好!不过可能不够,你们再去挖一些沙子和再收集几箩贝壳回来。”

    王明满意地点了点头,取来一个藤篮装满熟石灰,然后倒在一个空地上。

    又用这个藤篮装了三篮粘土倒进去,又装了五篮沙子倒进去。

    按照一比三比五的比例,将这些东西混合起来,值得粘合剂,也就是古代三合土的一种,具有很好的粘合性,也就是古代版水泥。

    于是他用这些粘合剂和砖块开始砌一个砖窑,砖窑的原理与构造与简易砖窑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是大砖窑采用了粘合剂,可以将窑盖得更大更结实。

    王明用一个小藤篮装着粘合剂,用一个小骨铲作刮泥刀,他拿着砖块开始砌砖窑,族人们围了过来观看他的伟大壮举。

    他也是一边砌砖一边教导族人建筑,并且让他们帮忙搬砖搬灰。

    有族人觉得自己学会了,也取来工具尝试砌砖,变成一个个工地民工。

    砌砖窑要注意的地方那些是底部用于烧木柴的进火口,不过有了灰浆就容易砌了。

    他们砌了一个长十米、宽五米、高两米的大砖窑,这个大砖窑还分成三个格,既可以烧少量的砖,又可以烧大批量的砖。

    它一共大概有七十立方米,一次可以烧出三万五千块砖。

    这个砖窑除了可以烧砖外,还能烧制瓦片。

    十数日后,他们烧制了第一批砖,并且把这批砖运回村寨那边的码头,他要开始造陶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