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原始氏族到帝王 » 第72章 劳役奴隶

第72章 劳役奴隶

    寒风轻吹。

    村寨附近的原野上,数百人在挥汗如雨,开垦着耕地,其中有二十五头牛参与其中。

    一名男子,手持长鞭,他带领十名拿着弓箭或长矛的战士,将一亩荒地包围着,每个人还牵着一条犬。

    在这荒地里,有三十名男女拿着石锄在开荒,他们虽被绳子绑着手与脚,却仍能小幅度活动,就是不能大步奔跑,或大幅度挥动石锄。

    这些男女的头发都被刮掉,身上也披着破旧的兽皮衣裙,每个人的脖子处还套着一根麻绳。

    一名男人拄着石锄停歇了会,就遭到长鞭的毒打,他痛得嗷嗷大叫,慌忙拿起石锄继续劳作。

    王明收回鞭子,盯着这名最为骄横与懒散的奴隶。

    “他们都是杀害过我们亲族的仇人,对待他们不能仁慈!”王明暗道。

    他想起昨天有人放松警戒,想让奴隶舒服一些,就解开了奴隶的双手,没想到这名奴隶趁机捡起石头将一名战士砸成重伤而逃,部落动用数十人,才把这奴隶抓回来。

    当然,王明并不会有事没事就鞭打他们,或是让他们拼死的去干活。

    他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奴隶会砸坏工具,或者拼死反抗,到时候又得投入更多的成本去镇压与看管,这会得不偿失。

    他要控制在让奴隶多干活的同时,又得减少看管他们的成本,如何做到让剥削与镇压平衡,对今后征伐外族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征伐外族必然会产生俘虏,这些俘虏是杀害过自己同族亲人的敌人,放掉他们等于放走一个仇人,他们以后还会继续回来杀害你以及你的亲人,所以是不可能放掉他们的!

    像以前那样将俘虏杀掉只掠夺财物?

    还是让俘虏成为奴隶为自己工作?

    显然,后者是大势所趋!

    三十个奴隶很快把一亩荒地开垦成耕地,王明检查后感到很满意。

    而旁边十个普通族人开荒一亩地的速度,却远不如这边用十一名男人看管三十名俘虏开荒的速度。

    拿着鞭子与武器站在一旁看管俘虏是舒服的,而拿着锄头去开垦荒地是辛苦的。

    部落人慢慢意识到这一点。

    王明对族人说:“以后,我们抓到男俘虏就不要杀掉,就像今日这样,让他们劳作,我们能轻松不少,还能多干活。”

    战士们都点头赞同。

    男俘虏有很强的反抗意识,而且力强体壮,不易控制,在以前,凤部族人一般会将男俘虏杀掉,或是留下少量的男俘虏用于奴役驱使。

    那是因为以前部落获得的食物不足,族人还需要忙于采集渔猎,而采集渔猎是在野外的,不适合奴役俘虏,所以人们只能将俘虏杀掉或控制少量的男俘虏干活。

    而对待女俘虏就没那么复杂,女俘虏体弱容易控制,让女俘虏怀孕或生下孩子,她们就容易归顺。

    而现在,可以在一块土地上耕种产出粮食,不用到处采集渔猎,正可以控制奴隶用于劳作。

    不过,由于部落现在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所以王明并不打算让这些奴隶去耕种。

    他打算开垦完耕地之后,让奴隶去开采矿石,干更苦更累的工作,让自己的族人更轻松一些。

    日渐西斜。

    巫看到屋前养的鸡开始回笼,她又抬头看向空中的太阳,便明白到日落而息,这是部落人对时间的理解。

    没有观测时间的准确器具,人们只能观天下万物之变化,来制定适用的规律。

    鸡便是一种报时的工具,公鸡会在早上啼叫,傍晚归巢。

    巫像往常一样,开始呼唤族人回村歇息,在没有油灯的情况下,天黑干什么都不便,人们挽赶在入黑前,做好一天收尾的工作。

    村寨里外的族人开始“归巢”,这边的王明看到族人回去,也知道是时候结束今天的工作。

    他与战士,抓住套在奴隶脖子上的绳一,一个人牵三个奴隶,驱赶奴隶回去。

    养殖场周围有栅栏,也养了大量的犬。

    王明在这里造了六个关押奴隶的木笼子。

    他们将奴隶赶到养殖场,青草和玄牧,开始为奴隶煮制食物。

    奴隶们在战士的看管之下,吃过少量的玉米,便被反绑着手,关押在木笼里面。

    这十名战士的妻子也在养殖场工作,他们负责守卫养殖场,又负责看管奴隶。

    王明将奴隶安置好,也回到自己的草屋。

    玄芸为他准备了食物,他这段时间很忙碌,基本上衣食方面都得靠他姐来照料。

    翌日。

    氏族会议上,陶正(制陶作坊的管理者)青陶表示需要一批长石,但由于耕种开荒,人手并不足。

    王明与族人商议之后,便决定驱赶奴隶前去开采长石,这也是部落第一次驱赶奴隶离开自己的领地。

    十个男奴隶背上藤篮与工具,在六人的驱赶下离开了村寨。

    王明带着他们进入山林,一直往西北方向行进。

    队伍中的犬被人们牵着,它们聪明自信,如镰刀般的尾巴不断要着,一边嗅着泥土草丛,一边带路。

    他们现在学聪明了,每次进山都必带犬。

    “赶快点!”

    一名奴隶忽然停了下来四处观看,王明连忙喝了一声,这奴隶才慢慢的继续前进。

    冬季的山林有一种祥和的气息,沿着河边前进,常能听到“咕咕”的鸟叫声。

    赶了一天的路,他们终于来到目的地,可天色已暗,他们只能安营扎寨。

    “小心点,这一带有象人!”王明提醒众人不要大意。

    安稳度过一夜,他们开始采挖长石。

    奴隶们在战士的看管之下,用石锄挖石,并把矿石放入藤篮里,他们还算安分,战士们也就没有鞭打他们。

    他们采集够长石,便启程返回。

    一路上还算顺利,回到制陶作坊也没有发生意外,看来,经过大半个月的驯服,这些奴隶也慢慢意识到只要好好干活,是不会被虐待的。

    “长石快用完了,族长你们可算回来了。”

    “自从青鸟氏人来了之后,就得烧更多的陶器,我们作坊的人都忙坏了,根本腾不出人手去采挖矿石。”

    刚回到陶作坊的门口,陶正就带着工人迎了上来,并接过奴隶身上的长石与工具。

    “以后采挖矿石就交给奴隶去做。”王明说道。

    每篮矿石有四十多斤重,背着四十多斤重的矿石走一天的山路,别说多累人了,时间长了对身体也不好,这十个奴隶此时累得直接坐在地上,十分疲惫。

    “给他们喂点水,给点吃的,让他们歇歇!”王明又对旁人道。

    青陶连忙回作坊,舀了一罐水,挽着吃剩下的玉米粥过来。

    奴隶们狼吞虎咽将所有的食物与水吃完,然后又眼巴巴的看着王明。

    “只要你们好好干活,我们就不会虐打你们!”王明对奴隶们说道。

    奴隶们巴眨着眼睛,实在听不懂凤族人的语言,不过他们也能猜到王明的意思。

    让奴隶休息了一会,王明又将奴隶驱赶到原野上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