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书院 » 第十章 策论大赛

第十章 策论大赛

    这天清晨,风和日丽。

    黄斌和楚楚还有德宝和往常一样,一起来到书院藏书楼,他们正准备拾阶上楼看书,却见一群儒生围着一根深红色的廊柱窃窃私语。

    楚楚抬头细看,原来廊柱上贴着一张布告:

    策论大赛

    今接王爷钧旨,为宏我大唐这盛世气象,特襄拨银两1000两举办书院策论大赛,凡我襄阳仕子,皆可投稿,择优录用并编撰《昭明文论》出书发行。

    本次编著盛事由于天长副山长主持,欢迎鹿门儒生布局谋篇抒胸中宏图,待大著印出之日,将在昭明台上举办雅集,入选者皆参加。届时王爷将亲临现场,量才作赏。如此千载难先逢之机会,望书院儒生踊跃参与,一展才华,此布。

    德宝看完后十分激动的对黄斌说:“浩哥你扬名立万的机会又来了!”

    黄斌粗略看了一眼布告,淡淡地装叉道:“兴趣不大啊。”

    楚楚吐了下舌头,用手抬了抬背在后面的书筐。每天,她都要从藏书楼里借很多很多的书回去读,她感觉自己在这里,就像鱼儿游进了水里,特别是遇到了孟浩然和韩德宝,每天过得很快乐很开心。

    楚楚说:“她觉得,有才不施,难免有遗珠名山之憾。”

    黄斌说:“既然你这么说,那我考虑一下吧。”

    仨个人结伴进了藏书楼。

    正在找书的黄斌看到一个身着苏丝的白衣女子在眼前一闪。

    自古道,书中自有颜如玉,黄斌轻轻捶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拿着书走到散发着樟树清香的纯木案,认认真真的研读起圣贤书来。

    刚才一定是幻觉,黄斌想。

    这时,刚才那个白衣身影慢慢的从一个角落转过身,透过这些深蓝色线装书的缝隙,静静的看着书案边埋首的黄斌。

    阳光此时正好从窗棂进来,打在青衣儒生的身上,给他们的全身裹上一层淡淡的光影。

    韩云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她仿佛看到有一天,心中的人儿骑着高头大马,头戴状元帽,身着紫红袍,正朝她款款而来。

    一个大唐少女的全部梦想,正在这座古老的藏书楼静静的绽放。

    德宝一抬头,看到妹妹韩云,刚要张嘴,韩云把中指放到的唇间,德宝赶紧闭上的嘴。

    一眨眼,韩云就不见了。

    这时德宝看着在书案边认真看书的楚楚,轻轻的叹了口气。

    黄斌看得入港,楚楚推了推黄斌:“师兄,都说现在大唐礼仪天下……”

    黄斌脸一红,一本正经地说:“这本书真不错。”

    楚楚说:“现在圣上推行以德治国,可是为什么无德的官员还是这么多呢?”

    黄斌缓缓说道:“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思考,这其实涉及到了人性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律法的约束,人人都可能成为坏人,如果有了健全的律法,圣上也必须遵守的那种,你说,还有哪个皇亲国戚文臣武将敢以身试法呢?”

    “哦,”楚楚似有所悟,用如银铃般清润的声音说道:“先贤说过,人皆须敬天爱人,不敬天者必遭天谴,这里的‘天’应该就是律法啦。”

    德宝小声说:“那,包括襄阳城王吗?”

    黄斌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德宝唉了一声:“说说而已啦,哥你还真信?”

    黄斌心里突然被一股强大的水流给冲开了,所有的思想一泻而出。

    他走到靠南墙摆放着文房四宝的书案边,拿起那杆长毫毛笔,在砚台里蘸满墨汁,然后悬腕在洁白的宣纸上一笔一画的写起来。

    先是写下标题:《尧舜之仁不偏爱人》

    楚楚和德宝,还有韩云,一起走近黄斌的身边,屏心静气的围观。

    他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那一手飞扬雅致的书法,而是这一纸丰满光华、荡人心魄的思想。

    德宝忍不住喝了一声采。

    这篇文章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也可算是浇了黄斌自己胸中的块垒,写完最后一字他把毛笔轻轻放到书案上,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那棵参天的柏树,轻轻的,长吁一口气。唉,幸亏来这儿之前一直在练毛笔字,不然真是糗大啦。

    楚楚走到黄斌的身边,说:“师兄,你人品高洁,洞察世情,如果得中龙门,一定是一位好官,可以体察百姓的疾苦,消解这人世间的种种冤仇。”

    一边的德宝和韩云也不由得深表同意地点了点头。

    楚楚看了看韩云,从她看黄斌的眼神中,楚楚似乎明白了什么,心中涌起此许淡淡的痛楚。

    德宝说:“浩哥你放心,我定会追随你左右,鞍前马后做你的好兄弟的。”

    黄斌摇摇头:“宦途之于我,一直视为畏途,这里面如一个大染缸,真的进去,清浊必将由不得我啦,我只想做那只渔梁洲的白鸟,世间皆醉我独醒,好也由我,坏也由我。”

    说完,黄斌转身把他找好的书籍一一放进背筐,出了藏书楼,德宝则紧跟其后。

    这是装叉的顶级段位啊!德宝心中暗暗赞叹道,看来我这辈子只有望浩哥项背啦。

    韩云听了黄斌一翻心里话,脸色有些许黯然,低下头,和青梅悄悄离去。

    楚楚看着书案上墨香扑鼻的宣纸,似乎是在分享人间最丰美的盛宴,她伸出洁白纤手,轻轻的把这篇文章卷起,放进自己的书筐,背起,走到藏书楼的顶楼。

    正坐在书案后手握一卷黄卷的于天长看到楚楚,微笑:“林二你又有什么事来问我?”

    楚楚摇了摇头,把黄斌写的这篇策论小心翼翼的放到于天长的书案上,鞠了一躬:“这是孟师兄写的,我替他送来参加昭明文选的策论评选。”

    于天长说:“为什么他自己不送呢?”

    楚楚说:“他跟您一样,属于闲云野鹤那一类的。”

    于天长拿起来扫了一眼,眼睛发亮,眼含喜色,连连点头:“好一个春秋笔法!冲掉了老夫心中那股闷气,这样的想法,当世想必无人能有啊。”

    文论评选这天,讲经楼高朋满座,咸长云集,最大的亮点当然是李忠贤也来了。

    山长魏世仁照例咳嗽了一下,清清嗓子,说道:“咳咳,这个,本次昭明文选,得到我鹿门学子的踊跃参与,华章纷至沓来,让本山长应接不暇殊感欣慰啊,经过我和于副山长及一众大先生的仔细评选,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把本次文论的等次排列出来,现由我来宣读,与有荣焉啊……甲等文,《尧舜之仁不偏爱人》,本文才情高洁、文境光昌、立意辽阔、主旨深远,我当山长这么多年了,可以说是让我惟一失眠的好文章,”魏世仁看了于天长一眼,说:“撰此锦绣雄文者,当然是非小王爷莫属了!这足以说明大唐宗室文采丰然文脉传承啊。”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因为在座的所有儒生都知道,小王爷这辈子跟文章都没有丁点血缘关系,说他文采丰然文脉传承,那简直就是污蔑他八辈祖宗啊。

    可是,谁叫李良是姓李呢?他不得第一谁得第一?所以,想想,也就通了。

    有一个人却想不通,她站了起来,看着座上的山长、还有坐在最当中威严赫赫的襄阳王等衮衮诸公,声音如百灵,穿越众人的心,只抵他们的耳中。

    “山长大人,您是不是弄错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小王爷,是孟浩然!”

    山长气结,没想到在这种高规格的场合,竟然有人胆敢站起来提出异议,这胆儿肥了点儿吧?

    老魏哆索着双腿,颤抖着声音,拦住并打断了楚楚的话,厉声喝道:“你一个小小的儒生,知道什么,这里是你发言的地方吗?还不给你退下!”

    楚楚接着说:“先贤有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里既然是昭明雅集,各位大人既然允许我们这些小小的儒生参加,想必也是为了让我们在这里见贤思齐畅所欲言互交有无,如果连这次评论甲等文的作者都弄错,将来传出去,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你……”魏世仁指着楚楚,气得帽子都快抖歪了。

    一直在一边静坐观察的李忠贤哼了一声,朝楚楚做了一个手势,问道:“你应该知道甲等文的作者是谁,对吧?”

    他作为老爹,当然了解李良有几斤几两。

    坐在李忠贤旁边的李良脸色苍白如宣纸,眼睛充血,眼里窜出两股火苗。

    毕竟,李良很清楚他爹搞这次活动的目的,那就是为谋反大业选取青年才俊啊,怪只怪这个老魏不计后果地瞎拍马屁。

    楚楚朝李忠贤鞠了一躬:“谢王爷,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师兄孟浩然,他写作此文时,我有幸就在一侧,现场全程见证,德宝师兄可以做证,写完后,我当即交到了于山长手里,所以,于山长也可以作证。”

    李忠贤望着德宝,德宝赶紧站起,一揖到地,说到:“林、林二师、师弟所言为实,小生当时也在藏书楼,可以同证。”

    李忠贤面上没有啥子表情,抚须点点头:“孟浩然的才气,襄阳人人皆知,既然是浩然写的,那可否请你现场为老夫讲一讲本篇宗义?”

    一时间,满台儒生出现了一丝小小的骚动,大家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黄斌。

    黄斌站起来,看了一眼楚楚,楚楚朝他点了点头,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全化成了盈盈秋水,黄斌吸了口气,朝李忠贤双手合十弯腰施礼。

    李忠贤说:“讲吧。”

    黄斌望了一眼城外的隐隐青山,听了听滔滔汉水,深吸了一口气,清朗的嗓音带着华章如流水一般自口中缓缓而出,流进昭明台众人的心田:

    “尧舜之仁不偏爱人,语出孟子,后世理解其义为仁者爱人,首先从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但小生以为,这样理解殊为歧义,不能算是大爱。夫仁者爱人,孟子所言,用心良苦,小生以为其真义是爱人者,万万不能偏爱,更不能只爱亲及友。观至仁之用爱,应一视同仁,不论亲疏远近,这才是真正的仁,否则,只能是私爱,结果只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无一事不论亲,结党营私,公义尽失,民失德,官失廉。后世论前贤之仁及祸,只看其所爱是否远亲而近民,这也是得天下者为仁之要义。”

    一席话说完,一直在偷看李忠贤脸色的魏世仁看到李忠贤脸如墨斗,心中恐慌不已,大声喝道:“你讲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简直是一派胡言,还不赶紧打住!”

    李忠贤把手举到右侧,拍了三下,沉声说:“非常好,这正是孤王想要的人才!孟浩然,本王看好你哦。”

    李忠贤突然站起来,狠狠的瞪了李良一眼,骂道:“丢人现眼的东西!老夫一点颜面都被你败光了!”

    说完甩袖离席而去后,李良紧跟在后面,回去恶狠狠的瞪了老魏一眼。

    魏世仁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对着于天长长叹,弄巧成拙啊老于。

    随着众人的散去,楚楚跟着黄斌还有德宝也拾阶而下。

    德宝说:“你知道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黄斌摇摇头。

    德宝说:“哥你现在是襄阳网红啦。”

    魏世仁走下台,正准备上两轮马车时,回头看了看走在后面的楚楚黄斌还有德宝,就又缩回正要踏上去的脚,走到他们仨跟前。

    看到山长走过来,三个儒生都弯腰施礼。

    老魏抚了下胡须,作痛心疾首状:“你们知不知道,你们刚刚把大好的机会给葬送了,犯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错误啊。”

    楚楚说:“学生不解,学生也是为了维护王爷及小王爷的清誉,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文章千古事,一旦这个盗占的名声传出去,必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学生以为,小王爷只是一时蒙昧,所谓利令智昏,旁观者清,我们只是出于同门之心,拉他一把,不让他掉进被万世唾弃的泥坑,又何错之有!”

    魏世仁摇头:“别扯这些没用的,现如今,当官,有才固然重要,关键还是看你是不是襄阳王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这里虽然是襄阳王的天下,但未来,是谁的天下?”

    说完,老魏转身跳上车,扬长而去。

    德宝怔怔的望着山长摇晃而去的车,说:“山长说得对哦,事实就是这样子,李良就是未来的襄阳王啊。”

    黄斌呵呵一笑:“沧浪之水清兮,可为渔夫,沧浪之水浊兮,泛舟于江湖。”

    说完这句,黄斌呸一口唾沫,心想,老孟啊,这篇文章到底是你写的还是我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