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崛起的王国 » 第三十一章 诺亚科技

第三十一章 诺亚科技

    乔瑟夫·库利针对美国如今计算机及软件的市场情况调查得很详细,让秦政对这个年代的计算机产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85年对于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都是最为黯淡的一年,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美国的经济增长放缓,资本削减投资,很多公司对电脑的新订单开始减少,而像以IBM为首的大型机厂商也纷纷向办公室自动化进军,导致竞争更加激烈,其中最受伤的就是王安电脑。

    同时长期高企的美元汇率,也大大削弱了美国高科技产品的竞争能力,对出口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岛国的产品却可以通过成本和价格优势在美国遍地开花,这也是华府积极谋划广场协议的原因之一。

    最后就是在过去的五年里,美国个人电脑市场快速增长,个人电脑制造厂商每年以20%的速度成长。经几年来急剧增加后,美国商用个人电脑数量已达到980万台,安装的微型机总台数更是有两千多万台,很显然市场需求已经开始出现呆滞,甚至过于饱和了。

    而由于过分估计了计算机市场的实际需要,PC厂商们大量订购半导体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但实际市场情况却和预测差距很大。

    所以当PC滞销后,就造成了半导体产品的库存过多和价格下跌,最终结果就是仅硅谷地区今年上半年就有300多家厂商倒闭。

    至于美国东西海岸的电脑业界同样有许多实力强大的公司正陷入困境,例如王安电脑,被誉为办公自动化的先驱,三十多年来,公司第一次出现亏损,裁员1600人,公司总经理被迫辞职。

    而美国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家,苹果公司出现了创业以来的最严重亏损,6个生产厂中关闭了3个,从其5800名雇员中裁员1200人,由此也导致了公司的高层龌龊不断,如果历史不变的话,乔布斯很快就会被赶出苹果公司了。

    看着调查资料上写的乔布斯正在大量抛售股票,华尔街有传闻别的电子厂家可能将收购苹果公司,秦政在考虑要不要趁机掺一脚。

    总之,今年美国的计算机相关产业大体都是疲敝不堪,电视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电脑公司减产、裁员、甚至倒闭的新闻。

    据资料显示,去年以来,美国计算机和半导体工业已解雇了三万多人,其中既有工人,也有很多中级管理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受打击最深的硅谷地区就有一万多人失业。

    可以说,这是秦政入场的最佳时机,因为他很清楚,这并不是泡沫,只是计算机产业发展中的阶段性调整。

    而且等广场协议以及美日半导体协议签定后,美国的经济很快就可以回一波血,产业也随之恢复过来,然后继续狂飙突进,直到形成真正的互联网泡沫。

    秦政放下手中的资料,沉吟了一会,对乔瑟夫吩咐道:“库利先生,你安排人到硅谷看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买下或租下都可以,不过面积要够大。”

    “然后开始招收软件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只要有技术,全招进来也不嫌多。”

    “老板,你这是准备进入计算机行业?”

    “没错,名字就叫诺亚科技吧,你尽快安排人把公司筹备起来。”

    乔瑟夫虽然在接到进行市场调查任务时,就隐约猜到了这个小老板准备涉足计算机行业,但现在真的得到确认后,心里仍旧忍不住有些担忧。

    明眼人都知道计算机行业从去年开始就不太景气了,没想到避风港投资公司还准备一头扎进去,再有钱也不能这样乱来啊。

    秦政可不管乔瑟夫心里怎么想的,反正就是打定主意要在短暂的行业低谷时期来一波抄底,只不过计算机硬件方面不太好搞,只能先从软件入手。

    对于电脑来说,软件是它的思想和灵魂,硬件就是身躯,要是没有软件的话,那么再好的电脑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放在家里就等于是废铁,如果硬件不行,再好创意和思想也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两者密布可分,所以自己必须要掌握其中一项的话语权。

    现在的个人电脑流行的软件,远没有后世的丰富,就连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也都才刚出现在市面上。

    虽然施乐公司早在1973年就设计出PC机上的第一个图形界面了,但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被苹果和微软两家公司模仿山寨出来后,才流行开来的。

    而且此时的微软这个后世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甚至都还没有上市,其最为著名和畅销的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软件也同样还没形成影响力。

    如果秦政能够在电脑软件方面努努力,这个世界的微软未来指不定会怎样呢。

    不过诺亚科技公司的筹备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这么大的避风港投资公司总不能只有一个项目,秦政想了想,继续说道。

    “库利先生,你查一下德克萨斯州有没有一家叫做戴尔或者“PC'sLimited“的个人电脑公司,应该是去年才成立的,其创始人叫迈克尔·戴尔。”

    乔瑟夫·库利在纸上记下秦政说的信息后,不由问道,“你要参股这家公司还是直接收购?”

    “优先考虑收购,如果不行的话就参股吧,股份越多越好。”

    以秦政现在的资金,想收购一家大型的个人电脑厂商指定没戏,所以他想来想去,最终想到了一家后世很出名的电脑公司,戴尔公司。

    秦政前世就用过戴尔的笔记本,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他记得这家公司是84年成立的,而创始人迈克尔·戴尔也才十八九岁,他所创立的直线订购模式,改变了电商出现以前人们购买个人电脑的方式。

    也是在迈克尔的带领下,戴尔公司在千禧年的时候成为了全球最大的PC销售商,尽管后来有些衰落了,但依旧是世界500强企业。

    虽然大家都说戴尔只是个组装工厂,并不是以技术见长的,不过对于有外挂在身的秦政来说,他最不缺的就是技术。

    现在的戴尔公司还稚嫩无比,没什么名气,还是小透明一个,而且又正好赶上了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想来提前把它收入囊中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最重要的迈克尔这个人。

    想到这个,秦政补充道:“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前提是一定要把戴尔公司的创始人留下来,为此条件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

    这个可是人才啊,绝对不能放过。

    面对秦政如此随意的投资,老实说,乔瑟夫有点后悔抛弃富达基金副经理职位选择进入这家新公司,原本以为抱上了KS集团大腿,没想碰到个小孩当老板,要光这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是个败家子。

    打定主意回去翻翻和KS集团董事长签定的合约,看有没有存在漏洞能毁约,想着萨缪尔先生能任由孙子胡闹,估计也不像传闻中那样精明,不由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