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逐道志之双龙记 » 第一章 南竺国的皇子

第一章 南竺国的皇子

    海燕村,南竺国东面的一个小渔村。

    村子南面是汪洋大海,渔民们世代以大海为生。一天早晨撒网,第二天打起渔获。

    今天天蒙蒙亮时,渔民们已经满载而归。但王三家的船却那儿不能动弹,他家的渔网被什么东西给勾住了,一家子人使劲全力也没能拖上来。

    很快,周边的几家渔船也围到了海礁边,十几个人男人一起拉也没拉上来。

    王三越发奇怪,跳进海里查看,见海礁底下,一只比人还大的蟹怪钳住了渔网。王三吓得大惊失色,转头游了上来。

    “快把网丢了,下面有海怪!”王三大喊。

    众人知道海怪的厉害,正准备拿刀割绳,又听见王三家的闺女喊了一声。

    “爸爸,唐铭哥哥来了。”

    众人朝着小丫头指的方向看去,见一个大男孩朝海怪的方向游了过来。

    “唐铭小心点,那东西看上去很凶!”王三焦急地喊道。

    “放心好了。”

    大男孩的脑袋冒了一下,然后猛得扎进海里。

    很快,清澈的海水被搅浑了,同时被勒紧的渔网松开了。不知海礁下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焦急地盯着水面。

    过了会儿,水里冒出一长串的气泡,两只大蟹钳从水里冒了出来,这一下把王家的闺女吓到了,坐在船上哇哇大哭起来。

    当然,眼尖的大人们看的出是怎么回事,那唐铭正下面举着蟹钳呢。大人们伸出手,将唐铭从海里拉了上来。

    “对不起小丫头,我想逗你开心的。”唐铭摸了摸小女孩的脑袋,小女孩止住了哭啼。

    “唐铭哥哥你可吓坏我了。”

    唐铭笑了笑:“我怎么会有事呢,对了王叔今天做蟹粥,可得请我跟婆婆哦。”

    王三愣神了片刻:“哈哈一定一定。待会儿我熬好蟹粥,我亲自送到金婆婆家。”

    “我自己来拿吧。”

    健硕的身躯再次扎进水里,众人朝着他游去的方向挥手。

    这个大男孩他们再熟悉不过了,即是南竺国的皇子,金婆婆家的小孙子。但唐铭的命却并不好,他是国王的私生子,私生子在这小地方本身就是不祥的征兆,而据说唐铭小时候又带着有一股奇怪的黑气。南竺国国师占卜之后,认为他是会给南竺国带来灾祸的孩子,常住宫廷会冲了宫中祥瑞。所以唐铭在很小的时候搬出了宫廷,搬到了金婆婆的家里。

    村民眼里唐铭却是个普通的孩子,好奇又顽皮,总是缠着大人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比起有问不完的问题,村里自更惧怕他惊人的“破坏力”。田里刚插下去的水稻,海里撒下的渔网都难逃他的“毒手”。十多年的日子过去,顽劣孩童终成魁硕的清秀少年。比成年人更大的力气。大人们搬不动的铜鼎他能搬得动。耕牛拉得机械,他甚至也能拖上几步。一身高强的武艺,更是能对付出没林间野兽与那些海怪。如今村里人更把他当作了英雄。

    但就在刚刚,唐铭光着膀子上船之后,王三却在他背后隐隐看见一条黑色的龙,让这小村的渔民再次想起那些不好的预言。

    当然唐铭自己并不知情,晨阳光铺满大地之时,他端着一锅香喷喷的粥回到了家里。

    “金婆婆,今几天可有蟹粥喝了。”

    唐铭兴高采烈地跑进厨房,却见金婆婆绷着一张脸。

    “刚刚你母后来找你了,是不是国师那儿的课没好好上。”

    唐铭轻声嘀咕道:“不会吧,我想母后找我是后天祭祀的事吧。”

    “别蒙我了,你又不参加祭祀。”金婆婆哼了一声。

    “那我就不知道了,中午进宫的时候我去问问吧。”

    望海崖是南竺国的皇宫所在,离村庄不远,骑马过来也不过是一刻时,唐铭并喜欢这个地方。

    两名身穿银色铠甲的卫兵、一张又宽大又旧的红地毯,一切都是墨守成规。每周日一的午餐他会跟“家人们”在一块儿,自他记事起就是这样。

    今天父亲出去狩猎,兄妹们吃午餐便走了,唐铭低着头也想混出去,但最后被马皇后叫住了。

    “唐铭你留一下。”

    “额,母后怎么了。”

    “国师跟我说,这周晚上的冥想你常开小差,甚至有一天还偷跑了。”

    “老头子又告我状!”

    唐铭很轻声的嘟囔,但还是给马皇后听到了。

    “你还敢顶嘴,国师不当面说你,是给你留面子。”

    “他可以当面说,我无所谓。”唐铭耸了耸肩膀。

    “瞧瞧你说的话,最近你的性子越来越焦躁了。国师说你的性格太过自傲,甚至有些刚愎自用。不愿意主动去求学,总是一个人待着...。”

    马皇后说到这儿没再说下去,拍了拍唐铭的手,缓着口气说道:“如果有人说些什么不好听的,你不用憋在心里。如果是兄妹之间的告诉我就行。”

    “母后没有的事。”唐铭松开了手,“我自己心有些散,对了下午要上国师的课,我去准备了。”

    其实自打懂事开始起,流言蜚语就没在耳边断过。有人当面骂他是野种,有人背后奚落他是没妈的孩子,以前唐铭为这些事打过架,这么多年过来也无所谓了。最近兄弟姐妹开始讽刺他觊觎王位,唐铭觉得更可笑了。他认为一个悠闲的小国里,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国王是谁其实并不是很重要。他反而对南竺国外面的事越来越感兴趣,时常总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狭小的身躯里,就像经书里描述的井底青蛙,挣扎着想要跳出那口井。

    下午是国师的道学课,学生有三四十人,唐铭趁着人未满便躲到了最后一排。

    刚刚坐上好位子,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到了身边。他是木良,是他的书童,也是他从小到大伴最好的玩伴。

    但这会儿见到木良,却觉得头疼。

    “唐铭一早上都没找到你的人,太乙金华宗旨到底背完了没有,你背不出来老头又要去你娘那儿告状,你娘又要说我不盯着你读书,到时候得扣我工钱。”木良今天显然是有些着急了,说话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

    “放心吧我昨天背了整整一晚上。”

    “吓死我了,你背出来就行。”

    “额,背是背了一个晚上,但没背出来。”

    木良有些生气:“什么!没背出来,我光是坐在这儿都能把书背出来了!”

    “你行你来背。”唐铭一下把书合上了。

    “我背就我背…大道之要无为而为,为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为无为而为,故不坠...故不坠...。”

    “故不坠后面呢---后面是什么---。”唐铭故意学着老国师的口气。

    木良哼了一声:“我怎么知道是什么,参加考试的又不我。”

    “好了不扯这些了,待会儿老头子要是抽到我,你把书打开搁在腿上...对就这样...快收起来...老头子来了!”

    果然上课没多久,国师就点到唐铭。

    唐铭望着窗外时眼角正好能撇到木良腿上的书,加上好歹已读得朗朗上口,今天终于蒙混过关了。

    “行,唐铭今天你还算不错。”

    等到国师“赞扬”的话,唐铭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好像卸掉了身上背着的龟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