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衍天初论 » 015 有风荷举

015 有风荷举

    当晚林小远向林家镇向东跑了三十里,专门避开官道和驿站,过荒村走野道,终于看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座山。

    眼前的山比林家镇的那座小北山还要矮上不少。

    天色已经很晚了,但还是有些人胆子很大,在山林中前行,像是在寻找什么。

    林小远默默躲过人群,现阶段,还是小心行事。

    好运这一次并没有垂青林小远。他小心地躲避着人,绕着圈走了大半圈,没有半点收获。

    林掌柜的决定是对的,修炼要赶早。这座山估计已经被周边的人搜刮干净了。

    林小远拿出地图,看着地图上周边村镇的大体位置,果断地放弃近前路途,不再停留。

    他直接向东跑了小半个月。期间他专门避开了村庄城镇,过着野人的生活,昼出夜伏,间或炼化了几枚普品灵种,也遇到不少眉心种灵的少男少女,只不过大家都很默契地避开了。

    随着前行,天气逐渐变暖,白日赶路时有莺飞草长,夜晚休息处见清泉石上。

    这一天,林小远追着一头通体碧绿生有翅膀的灵神来到一处亭台。

    那只小动物差不多巴掌多大,是他在一处藕塘里摘荷叶,因为动静太大,把原本在藕塘中觅食的小动物惊跑了。

    林小远没看清小动物的长相,只瞧见巴掌大长着翅膀的动物唰的一下冲出藕塘,速度惊人,几个扑棱扑棱就飞远了。

    遇到了灵神,而且还是带翅膀的!

    林小远迅速扔掉了手里的荷叶,连岸上的鞋子都没顾得上穿,直接追了上去。

    山路崎岖,横枝拦路。

    林小远此时的身手已经远超半个月前,但脚上功夫终究比不上翅膀,没一会儿就追丢了。

    等到林小远累得气喘吁吁想要放弃时,忽然撇到不远处山势平缓处立着一座旧亭台。

    在人迹罕至处竟然还有一座古色生香的亭台。虽然做工简陋,但能耸立青山上,站在云层间,一定很不凡。

    林小远藏起身子,环顾四周,确定周围无人后就走到亭子底下休息。

    半山腰的亭台古旧,但位置着实上佳。既能看到天边云卷,又能瞧见山脚来往燕雀。

    他四处走走摸摸,想知道这座亭子的来历,可找了许久都没有半点收获。

    亭子普普通通通,连牌匾对联都没有,似乎只是个给路人歇脚用的。林小远坐来休息了一会,抬头欣赏了会风景,等休息差不多了,就又跑回之前那处藕塘,打算摘点新鲜藕叶煮汤喝。

    就在他登高望远时,竟然瞧见了眼底下那处藕塘里的有八九处红光,之前那只绿色小动物更是在停在一朵荷花上。

    林小远瞬间喜上眉梢。他迅速记下那几处红光大概方位,连忙下山跑到藕塘近前,接着一个猛子扎进去,逐一将那些散发红色光芒的荷花摘了个干净。

    有小荷才露尖尖角,通体发白光,看上去神圣皎洁。

    刚才那只绿色小动物去而复返,竟然是一只巴掌大的蜻蜓,此刻正趴在那个荷苞上,绿光与白光交融流转。

    林小远想了想,放过了那个才露尖角的荷花,冲向其他发光点。

    一通忙碌过后,林小远抱着一大捧氤氲红光的荷花跑回亭子。他激荡体内稀少的灵力唤醒内景返照之地的铸道灵种,紫霄木兰花微颤,紧接着脑海中就有一道慧光划过。

    普品灵种,风荷。

    原本这只是一处很普通的藕池,但因为春分日天降灵力种子,加上这座山很小,故大多没入藕池,加速藕花生长,其中部分荷花再因被天衍灵力沾染,荷花变为风荷,如今被林小远得到。

    这半个月林小远一直向东奔走,脑海中的关于种灵的知识也被林小远消化一部分,对于灵种的分类不再是一头雾水。

    此刻,身体似乎是敏锐地感受到手上普品风荷的灵力,在叫嚣着,似乎很渴求这些东西。

    看来是时候了。

    林小远不敢直接在亭子上炼化,又专门找了个隐蔽的石穴,见里面没有什么野兽出没的痕迹,就简单把山洞清理干净,然后又割了一些半人高的野草把洞口隐藏,挖了坑将先前捡的诸多风荷灵种埋起来。

    在确定周围安全后,林小远在石穴中盘膝,专心炼化刚才特意留下一朵风荷。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如今林小远已经不需要再把灵种放在眉心了,他只需要默念在传承地所得的部分引灵口诀,借助从眉心深处的内景返照之地中铸道灵种传出的微弱灵力来提炼手中的普品风荷。

    风荷毕竟只是普通品质,所以灵力并没有多少。林小远就默念了一遍口诀,手中的红色风荷就褪去了颜色。

    灵力虽然不多,但对于现在的林小远来说,那自然是绰绰有余了。

    这股灵力就像是他以前洗热水澡时,热流源源不断地冲刷他的脖颈,自颈椎骨涌向四肢百骸的那种滚烫与充实。

    几次冲刷之后,林小远神清气爽,向前挥了挥拳,感受着拳风从双臂划过,发现自己的气力好像是长了不少。

    这座山看来还没被开荒,他将独占机缘!

    林小远心中激动,等适应了身体素质的变化后,打算趁着夜色再转上一圈。

    晚上确实好找,没多会林小远就寻到一颗树蛋子,他接着就将树蛋子掰开,把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给吃个干净,身体的疲乏得到缓解,举手投足间有灵力在流转。

    林掌柜在他们走之前曾告诉他们野外生活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少部分灵种是可以吃的,树蛋子就是其中之一。

    量小但管饱,林小远舒服地打了个嗝,胃里还在散发着热气,让他的身体暖洋洋的。

    紧接着,林小远有些腹胀。他隐隐中有着猜测,自己身体若是再吸收灵力,那必然要爆炸了。

    过犹不及,他今天连续炼化两颗灵种,身子快要承受不住了。

    林小远开始绕着亭子奔跑,先慢后快,整整跑了一百多圈才勉强收住体内澎湃的灵力,汗流浃背。

    果然啊,肉身也得锻炼,不然容器太小,灵力压根就没法装。

    等到林小远感觉差不多能够适应自身满溢的灵力之后,他又一次回到洞穴中修行,接下来他要将自身满溢的天衍灵力化为己用,增强修为。

    林小远在之前半个月也曾炼化过几枚普品灵种,使用传承第的化灵术效果不佳,转化率在两成左右。他也是在那时认清自己天资不高的,于是果断改修千青引。

    《千青》分三类:千青术、千青盾、千青引。

    千青术就是将自身灵力附着在自身、植物或者兵器上,增加伤害,也可以治疗一些皮肉伤。

    千青盾则用灵力驾驭植物构建一个盾牌,可以抵御攻击,抵消部分伤害。

    千青引为控制,控制植物生长与走位,控制灵种灵力溢散方向,最重要的化。将天衍灵力化为己用,从而让铸道灵种和自身修为增长。

    林掌柜所赐的功法为珍品,灵力转化率比化灵术多上一些。

    半个时辰后,满溢的灵力仅剩三成。

    这些灵力在眉心与身体各处来回流转,正是林小远当前所能催动使用的。

    出门在外,保命要紧。

    林小远首先修炼千青盾,通过千青引将体内灵力倒出,并按照特定方法将盾牌具现化。

    “噗呲——”

    手上那一巴掌大的盾牌瞬间消散,林小远被撞得差点坐在地上。

    林小远呀咬牙,仔细理解功法中的具体含义,多次尝试后,终于具现出一块巴掌大的盾牌,此时他体内灵力已经耗去了一大半。

    之后,林小远就把失去了灵气的荷花熬成了茶水,又上山摘了些野果,找了处山洞准备过夜。

    第二天,他本来想把那只绿色蜻蜓收做灵宠,但结果还没等他展开行动,那个绿蜻蜓就没了踪影,连那个通体白光的花骨朵也不知去向。

    可惜了。

    林小远收起思绪,开始打量起眼前的藕塘。

    这处藕塘不大,也就两亩多点,林小远昨天光是在水面上就摘九个灵种,估计水底下还有不少。

    林小远激荡体内灵力,运转千青引,残荷退避,藕花四散。

    凡林小远经行处,只有清水,一路畅通。

    “哈哈,还真有!”林小远一乐,可刚长嘴就被呛着了。他快速几个蹬腿浮出水面,大口换气,又一次潜了下去。

    林小远眸绽青光,水中视物。离他不远处,有一个闪着金光脸盆大小的珍珠蚌,斜后方还有一颗散发淡绿光环的鹅卵石。只是水底下的淤泥难以清理,现在林小远的实力不够,只能留待将来了。

    吃力地将脸盆大小的珍珠蚌抱到岸上,林小远笑得都合不拢嘴。至于那块鹅卵石,早就在他兜里了。

    林小远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用引灵术感知身上的珍珠蚌和鹅卵石,脑海中又划过两道慧光。

    珍品灵种,金光珠。

    珍珠蚌为了消化吞了大量碎石,经过数年的磨砺,唯一的碎石变成珍珠。珍珠又得天衍灵气洗练,吸收蚌体生命精华进化成金光珠。

    珍品灵种,青翡石。

    石孕翡翠,因吸收到部分天衍灵气,化作青翡石。

    这次林小远不敢大意,待明白这两个灵种都是珍品之后,就打消了继续炼化的念头。他明白,如果这次吸收其中任何一个,都有爆体而亡的可能。

    他将脸盆大的珍珠蚌摔开,取出金光珠,把它跟青翡石放在一个袋子里,之后林小远用千青盾把这个布袋包得严严实实,又找了一个地方埋了起来。

    之后,他又一次下潜。

    在那两三亩大的藕池淤泥内,他逮住了三条金色龙须鱼、两条金黄带着一道血色纹路的黄鳝,还有一只全身墨黑花纹的黑鱼。

    全是普品,林小远在山洞里弄了个池子圈养,继续开始修行。

    这座山不大,倒也方便林小远寻找。

    除了最开始找到的金光珠和青翡石,林小远还在亭子顶上找到一颗珍品聚光珠。

    林小远前后找到七枚树蛋子。他发现在这里不论什么品种的树木,结出的树蛋子都是普品,连介绍都一样。

    普品灵种,树精果。

    树木沾染天衍灵力,精华汇聚,生长所得之物。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半个月。

    林小远再没有见到那只绿蜻蜓。

    前一个月,林小远身体素质提升飞快,之前采摘的普品风荷、树蛋子和水中灵神尽数炼化。

    后半个月林小远将三枚珍品灵种炼化。

    到最后,栖身在眉心深处的内景返照之地的铸道灵种激荡出温和灵力,从骨骼汇入筋脉,流入每一寸血肉中去。

    每当林小远想动用灵力时,心念一动,霎时运转,暴露的青筋底下还有着血色光泽。

    林小远知道,他在修行路上又迈进了一小步。

    他站在亭子上,看着远处藕塘中的藕花们在风中轻摇,天边的云彩更是转瞬清澈,万里无云。

    该离开了。

    千青盾化成锋利刀刃,刷刷刷就在亭台上空白处刻下三个大字,笔势险峻劲挺,古意似与旧亭同。

    林小远摇了摇手,转身继续向东走去。

    希望这亭子能熬多熬一些岁月,多看几番风景。

    十年后,可能还会有人来到此地入水摘莲。

    抬望眼,见有亭立于半山。

    名曰风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