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衍天初论 » 018 初境观守

018 初境观守

    太阳初升,近前几只彩蝶飞舞,各种野花齐放。

    林小远右手指尖有一条青色丝线跳动,他如今已经能灵活运用千青这门功法,

    千青引可以帮助他更高效的寻找灵物,因为这门功法本是就是控制,能隐约感应到灵力走向。

    在逃难时,他就大致观察出这是一座荒山,而且灵力浓郁,十分不凡。

    在睡醒之后,林小远的感知更是达到了身外三丈。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这里的草木香气和土气腥味,更加让林小远肯定这里没被开发。

    光是山的巍峨就很让林小远心动不已了。

    奇峰兀立,至少三千米,山势险峻,怪石嶙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林小远很激动,如今他还算有些能力,再加上自己才十四岁,对于探险最是喜爱。之前那些山在这座直插云霄的山面前,只能叫做土丘。他给自己打了打气,接下来我要安营扎寨,落地为王!

    说做就做,林小远先是绕着山脚走了一圈,这一走整整走了七天。算了算脚力,他发现这座高山至少绵延数十里,难怪山势高绝。

    收获是巨大的。七天里,他炼化了十几个普品树蛋子,三十多个普品野果,还有一只珍品追云兔。这只兔子当时可是花费他不少工夫,结果到最后这兔子慌不择路,一头撞死在树上。

    事实上,林小远目前炼化普品灵种意义不大,目前吸收珍品灵种才会对提升修为有些作用。不过林小远本是宝贝就不要放过的心理,还是一路横扫。林掌柜说过,修行也是水磨功夫,滴水能穿石,滴水汇江海。

    两个月后。

    山是青山,层峦叠嶂,千岩万壑。

    其中有一座最是雄奇,险且峻,欲与天比高。

    在一个隐秘的山洞里,空中飘着一个硕大的竹篓,里面装满了各种可以直接吃的灵种。其中还有五六个珍品灵种,比如紫光葡萄、烈火云杏、凌冰霜枣等。至于普品灵种,更是有八九十个。

    林小远盘膝打坐,数十道青色丝线连接着空中的各种灵果,千青引化天衍灵力为己用。周身雾气氤氲,他的气血更加旺盛了。

    在传承地接受灌顶的记忆大都被消化,加之临行前林掌柜的教诲,林小远此时已经知道修行的大致道路。

    修行之初,又为观守,观九守常,道种即成。

    观分九境,分别是炼骨、炼筋、炼皮、炼血、炼脏、炼髓、炼心、炼神、炼器。

    这是后天种灵修行的第一个大境界,也是最基本的境界。

    林展柜曾坦言,这九个境界,其实说白了就是借助灵种内的天衍灵力洗刷身躯,因此不需要刻意去记忆这些境界叫什么名字,因为这一层境界就是水磨工夫,只要寻到灵种,就可以依靠吸纳灵力提升修为。只不过最后三层境界,也就是炼心、炼神、炼器稍有难度,而且还需要些机缘,但难度倒也不算太大。

    再离开林家镇前,林掌柜专门告诫过,要在这三年内,修炼到观境第七层以上,到第八层炼神巅峰就停下来沉淀沉淀,等到去往小南山到达新世界后再去突破到观景九层天,因为那里宝贝多大道全,对观境九层天的炼器好处极大,且影响深远。

    这两个月,林小远修行突飞猛进,如今已经是观守第五境界也就是炼脏巅峰,待他将竹篓内的灵种炼化,就可以直接突破到第六境炼髓。

    早在他初次炼化灵种修迈入第一境界炼骨境时,他的脊骨就有一种热水满盈的充实感。当时他还不清楚这种充实意味着什么,现在他明白了,那个时候灵力就已经开始由内而外的洗练他的身躯,炼骨先炼髓,只不过刚开始的炼髓只是为了炼骨打基础。

    随着各种灵种被林小远炼化,他肉身发出淡淡白光,皮肤晶莹,神采飞扬。

    紫光葡萄、烈火云杏、凌冰霜枣等珍品灵种内各色天衍灵力被萃取而出,化作几道光芒先后钻入林小远的眉心,而后普品灵种直接被碾碎成灵力药液,一缕一缕地游走在他的皮肤上,而后在血肉中自行化解,精华部分遇骨则入。

    良久之后,林小远收功,顺手拿起了一个失去光泽的水果,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水果虽然没了灵力,但不影响原本果实的香甜。林小远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感受着体内灵力的奔腾。

    林小远内视眉心深处的道种,发现资质浮土竟然更多了。各色颗粒将道种环绕包围,与灵种的呼吸同频振动着。

    他有些无奈,一路上炼化的各种属性的灵种与铸道灵种不同,导致修行资质变差。

    有失亦有得。

    林小远的修行大步迈入修行之初的观景五层天,至于失去的部分资质,以后自有其他办法补回。

    如今才修炼到观境第六层,离两年之期还有一年半,应该能达到第七层。

    林小远风卷残云,把剩下的水果统统塞进肚子,那些不能吃的灵材则被他扔在一旁。

    接下来的三个月,他利用千青引的感知能力寻找灵种,同时又主动去挑战周边山林中的凶禽猛兽,与灵神抢灵种。

    虽然那些凶禽猛兽部分甚至也因为机缘吞食过灵种有了特殊能力成为灵神,但并没有给林小远带来什么致命伤,而脑海中的那团光芒所蕴藏的海量知识,已经被他消化理解差不多了,所以对于药材的各种功效他还是十分清楚的,因而并没有因为频繁战斗留下什么后遗症。

    甚至因为他观境前六层修炼有成,肉身防御能力极高且恢复速度惊人,再加上千青术的治愈效果和山野草药的配合使用,使他越战越勇,斗志昂扬。

    期间有三十多个修者先后来到此地。能打过的就把暴力镇压,打不过就驱狼逐虎。

    最终林小远是这座山林中唯一的人族。

    ——————

    观守各有九境。

    守暂且不谈,观是如我闻、如我见、如我想。

    没有观世界,哪来世界观?

    悬泉瀑布,声如雷鸣。危崖高耸,下临绝地。

    荒凉幽深的山涧处,林小远看见有羚鹿飞渡。

    一群羚鹿为躲避狼群的追杀选择跳涧飞渡,奈何两座山峰距离甚远,于是老羚鹿们纷纷先行跳跃,其坠落的身躯成了下一个飞奔羚羊的空中借力点,使之成功完成了空中飞渡。

    老鹿落下山涧,久久不闻落地声。

    林小远被这一幕震惊到了。

    很久之前林小远就听说过乌鸦反哺这个故事,真实性存疑。但对于羚羊飞渡,他则是半点不信。

    林小远太过理性,甚至可以说天性凉薄。他知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更深知世道无情人心翻覆。

    于是打小起,他就在心中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高墙。可以说这道高墙是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敏感与冷血凶戾交织出来的产物。

    正是因为童年生活不算幸福,常年被刁难排挤,他见识到人性的恶。他之所以谨言慎行,不只是怕给奶奶添麻烦。给奶奶添麻烦是小,可奶奶若是死了,那谁来照顾自己?

    他一直小心行事低调做人,可当得知时来运转后,林小远再也忍不住了。

    于是在春分日,他在痛揍镇长儿子林大壮之后,还能冷漠地说好几句“你怎么敢的啊”来突破林大壮的心理防线,致使林大壮险些崩溃。

    那一日之后,镇长儿子林大壮重拾大名林东雷,而林小远也终于锋芒得显,只是锋芒太冷。

    再之后,林掌柜数年暖冰,击倒了林小远内心的高墙,让林小远体会到人间大有真情在。

    今日观羚鹿飞渡,林小远又明晓了万物有灵。

    按照人们对于人这一物种的定义,有的动物在某些时刻,竟然比某些人还像人。

    现如今,林小远生而为人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有所领悟的林小远,心中暖流中有生机播撒,高墙坍塌后的废墟之上,隐约有了点绿色。

    ——————

    林小远深吸一口气,抬起不断发抖的双腿,只身挡住狼群。

    这一次的对手太多,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对战经验,但林小远不敢马虎大意。

    一个吐息间,林小远在周身具现出四扇千青盾,盾面上布满锋利的枪尖,拦住了狼群。

    他速度并不比群狼慢多少,但到底寡难敌众。

    不得已,林小远又将四面盾牌重构成一座塔状堡垒,塔的外壁仍旧有着许多利刺,每一根寒光烁烁,令人胆寒。

    狼群见久攻不下,不再发动攻击,身子贴地蓄势,将林小远包围。

    这时候狼群后方走出一只与众不同的存在。

    它眉心生出三目,身形比普通的狼高大五六倍,犬牙森然凌厉,浑身青色皮毛发亮。

    头狼竟然眉心生出第三只竖眼,辟出一道碗口粗细的黑色神光。

    自血盆巨口中又吐出一道磨盘大的青白色风刃,与黑色神光前后交织,攻向林小远。

    这只头狼是狼王,一定是。

    林小远心中顿觉不妙,但还是咬着牙加持千青宝塔。

    狼王的风刃唰的一声,削掉盾塔上的尖刺,又在青色盾牌塔身上留下一道深深地刀痕。

    自眉心射出的黑色神光紧随其后钻进那处裂痕。

    林小远立马用千青术加持千青宝塔,千青宝塔才没被黑色神光崩碎。

    狼是铜头铁骨豆腐腰,这句话听林北光说过。

    得益于在传承地接受的启灵,林小远能清晰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具体方位,因此林小远冲入狼群,举着盾枪横冲直撞,险之又险地避开浪费的尖牙利爪,同时盾塔上的尖刺不停改变着形状,刺向群狼的腰腹。

    只不过几个眨眼,就有三只狼被刺中要害,倒地不起,眼看着是活不成了。

    看到林小远那个长满刀剑的怪异青色宝塔在狼群中显威,口中的青色风刃刚刚成型又瞬间消散。它投鼠忌器,害怕杀招既没攻破青塔,又误伤狼群。

    此时羚鹿群大多数已经跳过悬崖,狼王朝天怒号,恶狠狠回头看了林小远一眼,就带着剩下还活着的狼群朝山林深处退去。

    林小远看到狼群退走,浑身都是冷汗。

    那只狼王的实力他厉害得多得多,而且攻击力极强。

    虽然林小远身上没有受伤,可刚才为了防御和立威,就用去了七成灵力。

    要不是他闯入狼群让狼王忌惮,否则很可能会葬身狼腹。

    林小远平复好呼吸,刚想离开,就被一只幼鹿衔着衣角拽住了。

    幼鹿憨态可掬,长长的睫毛扑闪,黑墨般的瞳孔十分清亮。

    林小远虽有点薄凉心性,但不代表他隔绝冷暖。他笑着用衣袖擦干净手上的鲜血,才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小鹿的脑袋。

    触感柔滑,幼鹿侧过头舔了舔林小远的手掌。

    不多时,一只头上犄角断了大半,身形嶙峋的老鹿蹒跚着走了过来。

    这应该是一只老羚鹿王。

    林小远见四周羚鹿群自动为老羚鹿让出道路,有了推测。

    鹿王眼睛浑浊,还微微泛着泪光。它俯首向地上吐出了一枚青色圆珠,用鹿角朝着林小远点了两下,就带着鹿群朝着另一侧山林跑去。

    年幼的小羚鹿松开嘴,头往林小远亲切地蹭了蹭,恋恋不舍地跟着鹿群离开了。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法理。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是小生命的感性。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群山中,有青狼奔啸,有呦呦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