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学武人 » 第三十八章 再回靠山城

第三十八章 再回靠山城

    东海。

    赵正带着两小一来到这里后,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空气中潮湿带着的腥味。

    这种空气与内陆的差别十分明显。

    前世,赵正也去过海边,还在海边住过一段时间。

    然而,世界不同,即便都是海边,可环境和气候自然也大不相同。

    不同的地方就是气候更加的恶劣。

    “大哥,这里的风好大啊。”

    看到东海后,小妹对着赵正说道。

    风,确实很大。

    海边的风吹的人走路都受到了影响。

    平时相对平静的时候都要弯腰低头走路,就像是在同谁角力一样。

    这是为了保证身体的重心稳定,怕被海风给吹的摔倒。

    再看向东海的海面,巨大的浪潮起伏不定。

    一重重的拍向海岸,看着就让人有种喘不过气的压制。

    就这,还是相对不错的天气。

    说实话,这样的环境真不是人类宜居之地。

    怪不得内陆那边那么苦,大家恐怕不只是因为路途遥远才不来这里。

    实际上,

    赵正他们来到这里后,经过一番搜寻,也找到了居住在这里的海民。

    据他们说,这里长年风大雨大海浪大。

    种植庄稼不行。

    去海里渔猎也是非常危险,稍有不慎或是运气不好,只能掉进海里喂鱼。

    而他们这些人,都是祖上为了躲避灾祸才来到这里。

    那时候完全活不下去了,只能来这里拼一下跟老天争命。

    因此当时来的人不少,可因为这里恶劣的环境,很快就死了不少人。

    只有剩下为数不多的人才活了下来,一代代繁衍生息,用生命换来渔猎的经验。

    后来陆续也有人加入进来,但人命的损耗一直居高不下。

    导致生活在这里的人数量始终不多。

    要知道,零星分布在海边的小渔村,基本上每年都有人死在海上的捕鱼中。

    也难怪内陆的人再苦,也不愿意跑到这里来生活。

    哪怕这里没有苛捐杂税。

    而就赵正了解到的情况,这里的渔村完全是自给自足。

    男人渔猎,女人织布。

    基本的生活物资自给自足,用不着向外界去换取什么。

    所以,赵正在这里了解了十几天之后,就找到一处隐蔽处,将张朝和小妹留了下来。

    目前,赵正采购的气血丸和生活物资足够他们在这里生活一年。

    考虑到自己去找岛屿,怕出现什么意外耽搁太多时间,所以赵正准备的物资是尽可能的多。

    后面,赵正会在出海前继续补充几波物资。

    毕竟,出海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他需要一个熟悉东海状况的渔民给他驾船。

    其次,他还要询问渔民们有没有知道的合适岛屿。

    要是让他自己在茫茫大海里寻找的话,先不说其中的危险,能不能找到那只有天知道了。

    那真是大海捞针了。

    所以一时半刻,赵正他是出不了海的。

    给两小找的地方是距离海边不远的一处山坳里。

    这里有一座破旧的木屋,不知主人是死了还是离开了,被赵正偶然发现就在这里落脚。

    实际上,海边的渔村都是在山坳里面住着。

    海边的风太大,房屋没有遮挡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要被掀翻掉。

    面对东海这种狂暴恶劣的气候再坚固的房屋也没用。

    实际上,

    来到东海边也有半个多月了,赵正发现海边的大风一直没有停歇过。

    前世的海边也有风平浪静的时候,可这里居然始终都是风浪席卷毫无停歇。

    而渔民们却说这样的天气一般化,还算平静。

    海边的渔民出海选择的就是这种一般大的风浪天气。

    若是很大的风浪天气,逼急了也能出海渔猎。

    特别大的风浪天气是不能出去渔猎的,一旦出去了连人带船就没有了。

    而极其大的风浪,别说出海渔猎了,这种级别的风浪就仿佛是末日到来,人被席卷到能给你直接扯碎了。

    当然,这都是挺渔民们说的,赵正也没有见过。

    海边的渔民语言就是这么的直白,用一般、很大、特别大和极其大来形容天气。

    至于这些词语到底代表什么程度的天气,只能以后他慢慢经历才能知道了。

    而这半个多月来,他见到最多的也就是一般的风浪天气。

    就这,也让赵正见识到大海的力量。

    风浪席卷起十几米高的海浪,狠拍下来,那股力量能将一些石头都给拍碎。

    很难想象,这样的天气居然也有渔民出去渔猎。

    这样多大的勇气,多高超的技巧才能驾驭这样的风浪。

    “大哥,能不走吗?”

    小妹可怜兮兮的拉着赵正的手臂,不想自己的大哥离开。

    “听话。”

    赵正摸摸小妹的头,说道:

    “这世道越来越乱了,我也不知道最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所以,我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当做我们的家。

    放心,我会时不时的回来看你们的。

    你们在这里好好修炼,有张朝陪着你,也不会觉得害怕孤单。”

    长这么大,小妹还没跟赵正分离过太久。

    现在赵正要离开寻找海岛,也不知要多久,小妹不舍也是正常。

    “张朝,你虽然是弟弟,但你比姐姐成熟的多,我不在的日子照顾下你姐姐。

    还有,监督你姐姐好好修炼,要是不用功,等我回来了告诉我。”

    赵正又对着张朝叮嘱道。

    “我明白,大哥,你要一定要小心。”

    看着有十四五岁可实际才十二岁的张朝也有些不舍的点点头。

    “那我走了,记住了,不要乱跑。”

    赵正不放心的又叮嘱一句,这才离开了小木屋。

    他接下来要去找一个人。

    这是他这段日子打听到的一个重要消息。

    在沿海的这些小渔村中,有一个被称作“渔王”的人。

    这个“渔王”是捕鱼经验最丰富,也是对东海了解最多最详细的人。

    可以说,渔王就是东海渔民中最靓的仔。

    只要找到他,也许能满足他寻找岛屿的两个条件。

    渔王住的地方也在山坳里。

    不过不像赵正给两小找的小木屋孤零零的,而是十来户渔民一起住在一块。

    赵正花了两天时间才找到了这里。

    实在是沿海渔村分布距离非常的远,还没有地图和路标,只能让赵正一边找一边问。

    只用了两天,已经是赵正运气不错的结果。

    进了渔村,赵正同渔村的人吃力的交流后,这才知道渔王带人出海捕鱼去了。

    也就是说,他空跑了一趟。

    无奈,赵正在打听到渔王起码还要半个月才能回来,也不继续在这干等着。

    他要继续给小妹他们搞些修炼资源回来。

    这也是要紧事。

    东海这边实在太偏了。

    哪怕赵正晚上入梦,白天时间全部用来赶路,也花了将近四天才看到城镇。

    这里距离靠山城已经不远了。

    赵正索性也就去靠山城看看。

    如今,他就一个人,真要有什么事也不用顾及小妹他们,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龙山寨,已经不放在心上。

    而靠山城他毕竟生活了不短的时间,回去那里采购物资也方便许多。

    可以的话,他也想跟李立柱和铁兰芝他们来个告别。

    上次一走了之太匆忙,这次就给补上算了。

    然而,没等赵正到了靠山城,就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他又见到一处留下断肢残骸的山村。

    极乐教派。

    赵正瞬间想到这个邪恶教派。

    这让赵正心头微沉,没想到靠山城这么偏僻的地方,居然也有极乐教留下的踪迹。

    靠山城已经是最靠近东海的一处城池,与东海之间相隔着接连起伏的大山。

    这里已经属于辰道最偏僻的城池。

    可如今这里也有了极乐教派的踪迹,那么清湖郡的三十座城池如今还剩下几座?

    或者说,辰道的九十座城池如今还剩下几座?

    清湖郡城作为道府,难道真的就龟缩不出,仍由极乐教派肆虐整个辰道不成?

    若是照这样发展下去,东海那边也不是真的安全。

    就看极乐教的人会不会因为东海那里人烟稀少,不愿跋山涉水费劲跑到东海去。

    可赵正不愿意把主动权交给其他人,说到底他还是要抓紧时间去东海寻找岛屿才行。

    赵正对寻找岛屿更加迫切。

    在前往靠山城的途中,赵正专门路过了一下黑山村。

    在这里,他倒是没有看到断肢残骸,可村里的村民也人去村空。

    也不知道是逃难去了,还是躲在哪里。

    赵正也没有去深究,加快速度赶往了靠山城。

    一到靠山城,赵正就发现城门禁闭,城楼上居然还有兵丁在来回巡逻。

    这很是稀奇。

    赵正在靠山城也呆了不短的日子,知道靠山城其实没有什么像样的兵丁的。

    有是有,可那些兵丁就欺负欺负乞丐或是普通人还行,真要是有什么事只能靠城里的各个势力的武装力量。

    就像上次对付那个老女人,靠山城的兵丁毫无用处,只能靠着各个势力的力量才能解决。

    没办法,谁让魏国实行的是强干弱枝这个国策呢。

    除了魏国的国都有着百万以上强军拱卫,地方上各道的道府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强军。

    一旦临时有变,只能就地招募力量应对,然后等待官家派兵过来镇压解决。

    而这,

    这也是极乐教派在辰道肆虐的根本原因之一。

    赵正只是稍微观察了下,便发现城楼上的兵丁气质不俗,更加确认不是靠山城的兵丁。

    他们的行动举止中带着明显的训练有素。

    难道官家的禁军来这了?

    赵正不由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