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被模拟人生,曹操求我登基! » 第四章 模拟曹植人生后,魏武帝召见司马懿,

第四章 模拟曹植人生后,魏武帝召见司马懿,

    曹操得知曹丕的寿寝之后,久久无法从震惊中恢复,瘫坐在了床榻之上。

    甚至,头风的陈年老疾都发作了起来。

    “子桓吾儿,你怎么那么早就去了……”

    头内剧痛,心中绞痛,万般痛楚之下,曹丞相不禁沉吟了起来。

    也是,人世间最遗憾的事儿,莫过于胸怀壮志,却天不假年了。

    回想曹丕一生,虽贪图王位、残害手足,却也是个励精图治的勤政皇帝。

    为了曹魏的万世基业,可以说是殚精竭虑。

    怎奈福寿不坚,帝业初成便中道崩阻,留给后世一片唏嘘……

    “看来,我那不肖老三,定是趁着二哥亡毙的空档,扯旗造反,从侄子手中夺走了

    王位……”

    想到这儿,恰巧头疾又缓和了些,曹操便镇定心神,再次启动人生模拟器,点开了

    曹植的一生。

    幸好,使用者可以点开每次提供的所有候选人。

    一道白光闪过之后,曹植的人生画面依次呈现在了丞相眼前。

    【初平三年,你呱呱坠地,成为了曹操与卞夫人的第三子。你自幼聪明伶俐、出口成章,

    十余岁便能诵读诗经论语、秦汉辞赋。】

    【由于深受父亲宠爱,你在束发之年便随着父亲东临沧海、北出玄塞,在南征北战的

    军旅生活中茁壮成长。】

    看到这儿,曹操又想起了当年那个稚气未脱、但聪慧绝伦的小子健……

    遥想那年,子健爱儿曾当着自己的面,于半盏茶的功夫便挥洒出千字美文,令兄弟手足

    们黯然失色……

    更别说,在北征柳城、南讨新野、大战赤壁时,哪怕再劳顿、再危急,只要看到少年子

    健眼眸中的伶俐与坚韧,自己便觉得后继有人,斗志重燃……

    在很长一段时间,曹植可以说是曹丞相生命中的那道光。

    直到,随着岁月的流逝,曹植终于被他那狂妄莽撞的心性,彻底带偏……

    【建安十五年,你凭借一篇登台赋,彻底令父亲折服。不仅获封为临淄候,还得到

    了丁仪、杨修等贤才的辅佐。你的父亲,甚至想废长立幼,将你立为世子。】

    【可惜,你任性胡为、纵情酒乐、不懂筹谋,终于在夺嗣之争中,输给了兄长曹丕。

    建安二十二年,你擅闯司马门,在天子驰道上纵马,惹下大祸,也终于令父亲心灰

    意冷,颁下谪令,将你贬往安阳。】

    【建安二十五年,你的兄长曹丕称帝,从此开始了对你的长期限制和打击。你虽用

    一首七步诗逃过了死劫,但依然在不断的封地迁徙中,开启了颠沛流离的苦旅。】

    【你的兄长亡故后,你的侄子曹叡继位。你虽然多次上书,表达自己参政的决心,但

    未能打消侄子的提防。忍无可忍的你,终于有了谋反之心。】

    【太和三年,瘟疫再次席卷魏国,致使民生凋零,国库空虚。你趁机联合吴、蜀在内

    的各方势力,篡位成功,成为了魏国第三任皇帝。】

    ………………

    看到这儿,曹操内心五味杂陈,既痛心,又恼怒。

    痛心的是,没想到二、三子之间的嫌隙,由来已久。

    并且在自己死后,达到顶峰,并最终酿成了三子篡位之祸。

    曹操虽然是个看尽兴衰、心肠刚硬之人,但看到自己的子嗣上演手足相残的一幕,

    仍难免悲从中来。

    恼怒的是,子健这个不肖子,竟将自己与兄长的私怨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窜通敌国,引狼入室,竟然出卖国家利益,换取自己的王位。

    “逆子,我岂能让你得逞!”

    想到这儿,曹丞相气血上涌,将床榻锤得砰砰做响。

    气归气,曹丞相毕竟是个爱才之人。

    当初连写过“讨曹檄”的陈琳都没杀,何况这个才高八斗的亲儿子~

    再说,三子之所以做出忤逆之举,也是因为被二哥迫害多年,被恨意冲昏了头罢了。

    也不能全怪三子一人~

    为今之计,得尽快想个万全之策,阻止这场篡位闹剧的发生。

    劝二子大度,不许再猜忌、迫害三子?

    难啊难……

    这子桓的阴险脾性,比自己还犹甚。

    凡是威胁到自身利益的人,哪怕是家人同族,都得除之而后快。

    哪儿是言语说教,就能劝得动的。

    再者,大魏想吞吴灭蜀,必须得有个杀伐果断、阴险凶横的狠角色做主君。

    我若强行矫正二子的脾性,岂不是断了他日后的凶横王霸之气?

    不可不可……

    不能杀小的,也劝不动大的,这可如何是好……

    也罢,只能在人生模拟器里继续找线索了。

    可这个模拟器,每次使用都需要政绩点,孤作为新手使用者,还得从零开始

    积攒,这可真是难为了我这个迟暮老人……

    惠及一半以上百姓的国策,要先从哪儿着手呢……

    正寻思间,曹操想起了方才模拟曹植一生时,看到的一幕重要线索。

    那便是,肆虐曹魏多次的,瘟疫。

    曹魏除了长期受到吴、蜀的军事骚扰,瘟疫,也是频繁折磨它们的心病。

    就说眼下的建安二十二年,整个北方正在遭受一场罕见大瘟疫的侵袭。

    大到许多三国名人,都在这场无妄之灾中颓然倒下。

    比如,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就是为了给士兵送药,身染恶疾,死在了营帐。

    而多次北上的“南北粘合剂”鲁肃,也因为感染瘟疫,壮年早逝。

    最惨烈的,当属建安七子中的仅存五子。

    王璨、陈琳、徐干、刘桢、应玚五个大名鼎鼎的才子,竟然在建安二十二年

    同一年,全都染病去世。

    惹得失去了五个文友的曹植,在悲痛之下写出了那部名篇——“说疫气”~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岂料,这肆虐在北方大地上的恐怖瘟疫,不仅夺走无数生命,还成了日后

    曹子健篡位的帮凶~

    想到这儿,曹操有了个赚取政绩点的好法子。

    那就是,尽快想出治理瘟疫的方案,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之前,曹操也有过防治瘟疫的构想。

    尤其是在赤壁吃了败仗之后~

    没错,赤壁之败的主因之一,便是曹军中忽然爆发了瘟疫。

    怎奈华佗在内的当世名医,都已仙逝,想找个防治瘟疫工程的牵头专家,属实

    很难。

    于是,这个构想便被搁置了起来。

    如今,是时候捡起这个构想了。

    因为,曹丞相已经别无选择,如刀在颈……

    “来人呐,传主簿司马懿~”

    曹丞相向着寝宫入口处喊道~

    半个时辰之后,主簿司马懿在侍者的引领下,来到了曹丞相的塌前。

    “丞相深夜传召,不知有何吩咐~”

    司马懿躬身抱拳问道~

    老曹捻着胡须缓缓说道:“孤最近,见百姓深受瘟疫之苦,于心不忍。遂想寻一

    医学大能,研制良药,制定防疫高策,救黎民于水火。你可有,保举之人?”

    司马懿微微抬头,复又低首抱拳说道:“据臣所知,自从华佗在内的几位神医仙逝

    后,北方境内已无此等医学大能。”

    “既然主公有救黎民于水火的宏愿,臣就算访遍大江南北,哪怕潜入敌后,也要找

    出隐世神医,替主公圆此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