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被模拟人生,曹操求我登基! » 第十二章 邪医练死士 唐王惊众人

第十二章 邪医练死士 唐王惊众人

    “谢师傅,弟子必将手刃曹操,为父报仇!”

    白衫少年,和黄衫少女,同声说道。

    黑袍男点了点头,旋即伸出双掌,从指尖射出了两根银针。

    银针射进少男少女的胸膛之后,消失不见,而少男少女则是满头大汗,痛苦倒地。

    并且在地上,不断挣扎、抽搐。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两人从地上爬起,木然肃立。

    两个人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身上,也没有半点活人气息。

    “你们记住,从今往后,世上不再有孔怀玉、孔怀古两姐弟。取而代之的,是刀枪不入、一心复仇的阴阳死士!”

    黑袍男,厉声说道。

    “我们不再是孔家姐弟,我们是阴阳死士!”

    少男少女,再次同声说道。

    黑袍男大笑几声,下了石床,向着密室外走去。

    这个神秘男人,便是御医吉平的师兄,邪医吴普。

    而这对可怖又可怜的姐弟,正是一代才子,孔融的亲生儿女。

    为什么说他们可怜呢?

    这得从九年前说起……

    九年前,一代才子孔融,因为多次出言不逊,得罪曹操,被曹操以“谤讪朝廷”、“图谋不轨”的罪名,处斩。

    孔融这个人,可谓十足的恃才傲物。

    看谁不顺眼,就要嘲讽一番。

    可这位老哥,也不知是哪根筋不正常,非得去招惹曹操。

    而且,是屡次三番地招惹,拦都拦不住。

    比如,曹操击败袁绍后,刚想掳走袁绍的儿媳甄氏,却发现被曹丕抢先一步,纳做了小妾。

    曹操正为此恼怒之时,孔融却在信中,讥讽曹操和曹丕的争妾丑事。

    曹操这般报复心重的人,岂能不记恨?

    还有一回,曹操正在征讨游牧部族乌桓,孔融便讥笑曹操:曹公远征乌桓,是因为当年游牧部落的人,不肯进贡,还逼着苏武牧羊吗?

    轻慢无礼至此,曹操岂能饶了他?

    于是,孔融终于成了曹操的刀下鬼。

    原本,曹操不想杀孔融全家。

    军士们前来捉拿孔融时,孔融的一对儿女,正在对弈下棋。

    完全无视,穷凶极恶的军士们。

    当孔融向军官求情,想让军官放过自己儿女时,仅九岁的长女孔怀玉,

    却淡然地说道:“父亲不必求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当军官把孔融的请求,和孔怀玉的话,转告给曹操时,曹操惊骇地回道:“他的儿女如此不俗,我怎能不杀?难道留着他们,给父亲报仇吗?”

    于是,这对气度不凡的小姐弟,也终于步父亲后尘,走向了黄泉路。

    幸运的是,孔融的老朋友贾诩,向曹操求情,让曹操念在两个孩子尚且年幼,不如将砍头改成服毒,也好留个全尸。

    曹操应允,于是,给这俩小姐弟,带来了复生的转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邪医吴普,当时已经练成了岐黄秘术中的一半邪术。

    要练成剩下的邪术,需得有两个八字极阴的童男童女助力。

    吴普用先天易术推算后,得知这俩童子,就在孔融宅邸方向。

    于是,来到孔融宅邸附近打听。

    打听之下,得知孔融确实有一对儿女。

    但已经被曹操毒杀,埋在城郊坟堆。

    吴普趁夜掘出姐弟尸体,用岐黄邪术,将两人复活。

    并和二人一起,乔装易容,逃出中原,远赴西凉。

    只因西凉羌族将领雷定,来中原活动时,曾身染重病,即将殒命。

    幸好遇到邪医吴普,捡回了一条命。

    雷定为了答谢救命之恩,许下诺言,若吴普日后有难,可去西凉投靠自己。

    于是,拿活人修炼邪术,被官府通缉的吴邪,走投无路之下,只好下定决心,带着两个八字极阴的孔家后人,奔向了西凉。

    来到西凉湟水城后,吴普将姐弟俩当成试验品,试炼起了各种岐黄邪术。

    经过九年的试炼,不仅吴普练就了所有岐黄秘术,姐弟俩,也变成了武功奇绝、身怀邪术的高手。

    两姐弟渐渐失去了善良与人性,逐渐被复仇的恨意吞没。

    直到如今这般,变成了刀枪不入、水火不惧的阴阳死士……

    ……

    曹魏大军,入陇西城的第四天晚上。

    经过四天的整顿,长途跋涉而来的曹魏大军,已经恢复了体力。

    明天中午,就是大军集结,攻打湟水之时。

    曹苗躺在郡王府客房的床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既是因为,明天就要出兵作战,有些紧张。

    也是因为这四天里,频频遭遇排挤,以致怒意难平。

    谁敢排挤,魏王的亲孙子呢?

    当然是许褚、贾诩那俩,魏王身边的大红人啦。

    说起这俩人,那可是魏王目前的绝对心腹。

    而且,也是力捧曹丕成为世子的,“曹丕党”主力。

    在这种身份属性下,他俩能不排挤曹苗吗?

    行军路上唠闲磕的时候,他俩倒是挺热情,一路奉陪。

    可到了陇西,商议攻打湟水策略的时候,两个人就故意甩开曹苗,秘密开小会。

    显然,就是有意防着曹苗。

    曹苗看着十分火大,但也琢磨不出,这是曹丕的授意,还是二人在私自加戏。

    魏王当初派他随军,正是为了让他旁听、学习,如何带兵打仗。

    这下可好,真就是学了个寂寞。

    憋了四天火气,曹苗终于怒了。

    虽然,他体内的陈宫、赵匡胤,都是用兵如神的军事奇才。

    但毒士贾诩的战争智慧,绝不在那两位之下。

    曹苗十分想,从贾诩身上讨教几招。

    可谁曾想,名满天下的贾诩,却也有如此狭隘、小气的一面。

    此刻,曹苗巴不得跳下床,抄起一柄钢刀,踹开贾诩房门喝问:“老匹夫,你教还是不教!”

    就在曹苗胡思乱想,难以入睡之际,他脑海深处的老朋友们,又上线了。

    第一位出场的,是千古一帝李世民:“曹苗小友,别胡思乱想啦。明天就要出兵作战啦,你睡眠不足,可是会影响督战的呦。”

    谋士陈宫,哈哈一笑,说道:“他那哪叫督战啊,他那叫待在大后方当吉祥物!

    没看到贾诩、许褚,是怎么排挤他的吗?他哪儿来的督战权啊,笑话!”

    吕布冷哼一声,冲着老冤家陈宫说道:“呵呵,你陈宫不是自诩三国第一谋士吗?不是自诩带兵如神吗?有本事,明天教教咱们曹公子,如何打爆羌人的四万精兵呗?”

    陈宫也冷冷回道:“呵呵,俗话说得好,秀木可琢,朽木不可雕。曹公子聪明伶俐,一点就通,区区四万羌兵,何足道哉?哪像有些扶不上墙的烂泥,手把手教他兵法,他也能落得个兵败如山倒!”

    曹苗本就心烦意乱,被这几个大佬一吵,更是愈发地睡不着觉。

    这时,李世民再次出声,一边劝架,一边带来了令众人震惊不已的,爆炸性消息:“二位别吵了,吵来吵去,也解决不了曹公子当前的烦忧。带兵打仗的事儿,咱们暂且搁一边。至于那个岐黄邪术,朕倒是有点话想说说。”

    “实不相瞒,大唐年间,药王孙思邈也曾拾得岐黄秘术的几张残页。药王靠着残页上的方法,也曾救过朕的性命。所以,对于那个岐黄邪术,朕还是颇为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