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机甲,从职业联赛开始 » 第九章

第九章

    比赛开始!

    比尔·辛德姆小跑了起来,不断调整着源能的输出强度,直到身体和机甲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使得他在操纵机甲时,不会出现夸张的动作变形。

    同时,在耳麦里不停地确认着队友位置,信标传感组件也在搜寻信标塔的源信号。

    “活动结束了嘛,小伙子们,30秒,我需要知道你们在各自空间中的三维位置。”

    “boss,我需要你们搭建出我和其他的队友的数据位置模型,尽快。”

    队长的场上主控光脑和队员的略有差异。

    所有队员的主控光脑都搭载了队长板块,只是板块权限只对指挥队长开放。

    依靠这个板块,队长可以接收到所有队员的场景信息和教练席的场外战术支援。

    再由队长在实时通讯中,组织队员进攻和防守,或者执行其他战术。这个实时通讯中,只有队长能够向所有队员发言,而所有队员也只有队长能接收到他们的信息。说出的话语,会转变为阿尔特文字,经过队长光脑的处理后,在全队脑海中形成信息。

    要完成实时语音交流,只有一个条件,像往常一样说话。也就是隔距离很近的情况,耳麦才会通过同队通讯窗口,放出声音。同队通讯窗口也意味着,说话不会被发现和监听,当然和对手也不可能存在任何形式上的交流了。

    加泰安奇格很快展开了对竞赛场地的侦查。依靠队长的各种指示,迅速确认到各个队友和自己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围绕这点,开始贯彻他们的战术。

    而努比利亚斯这边,作为组织者的阿雅苏,并没有获得队长权限。

    他的战术定位是,场上第二队长。

    队长会尽可能在视野,交流和战术上向他转移权限,他也拥有场上的部分指挥权。

    队长需要学会做一个传声筒。

    这也是维克罗尼尔·莫桑德里的悲哀,他是一个盾卫,并且缺乏一定的战术眼光,他是一个更衣室队长,能镇住人,但不能镇住场。至少,他不是那个能决定局势的人。

    “队长,我踩中信标塔了。”

    范德利梅·阿雅苏很幸运,在他消除了操作机甲的阻涩感后,才五分钟,他就踩响了信标塔。

    所谓信标塔,除了赛场中心那个高台上形似巫师斗篷架的主信标塔。

    其余八个,都是隐藏在赛事建筑之中的。

    信标塔的侦测范围是方圆100米,可交互范围是15米。越靠近信标塔,交互时间越短。

    在15米位置上,交互时间是10分钟。随后每靠近一米,交互时间缩短30秒,也就意味着,在信号源中心,只需要两分半钟,就能占领该信标塔。

    然而,信标塔源信号频段在30米范围内就只剩一个红圆了。这意味着,机甲自身的信标传感装置不能精准定位到信标塔源心,同时在信标交互进行时,过程没有任何提醒,完成度,倒计时,这些在赛场上都不会有。

    只有79131个在观众席上的裁判能看到信标塔和信标交互的实时距离和倒计时。

    场上,操作机甲的队员们无法预知胜利会在哪一秒中来临。

    他们能做的,就是等待,就是信任。在与信标塔交互的一小段时间里,机甲受信标塔源信号牵制,主控光脑是处于宕机状态,这时候迎来打击,很有可能就是致命的。

    而信标塔的状态有两种表现,1.在机甲进入它百米范围内时,迅速向场上队员发出警报,并通报信标塔方向。2.在有队员进行交互时,信标塔会通报实际位置和图画信息。

    这时候,就是战斗的高发阶段,行话叫做抢标。

    竞技场的范围是根据一架通用机甲,用最理想时速跑动15分钟的距离来圈定的。

    这使得机甲在全力运转下,一个机武队员能够在约摸最长八分钟的时间内,赶到全场任何想到达的地方。

    当然前提是没有阻碍。

    砰!砰!

    两声猛烈的撞击声揭开两队对抗的序幕。

    来自努比利亚斯—17号托克·马维的一脚飞身直蹬。

    源能倾注于双腿,在加泰安奇格—14号哈莫尔·吉格飞速疾驰时猛然出脚,吉格即时用手减阻了力道,但还是被狠狠蹬中腹下,倒飞而出,撞塌了一面高墙。

    两声巨响,一声飞蹬撞腹,一声机甲破壁。

    托克·马维,努比利亚斯的主力尖峰之一。在阿雅苏踩中信标,并很快进行交互,公布位置时,他就斜插到心里的预设位置,果然被他发现了前来抢标的哈莫尔·吉格。

    在果然拦下一人后,他的压力陡然一清。

    因为在还有七座信标没有暴露信息的情况下,让对手投入很多人马抢标是不现实的。

    此时观众席和远在阿努齐格特银河大厦的菲亚斯,格瓦略德,贾莱·克维都见识到了这一脚。

    光脑给出的数据显示,托克·马维起脚略有仓促,源能输出效率不高只有76.1%,加压时间0.82秒,两脚蹬出时,源能输送有一个大跌幅,使得源能爆发提前,并没有吃准力道,仅仅是打出了2.46纳比的峰值强度。

    但是由于,他这一蹬来自对手的侧后方,对手高速过程中的逆身接挡,没能抗住力道,被顺势踢飞出去。

    这一蹬有取巧的嫌疑,但确是实实在在地挡下了对手。

    在缓下一口气后,托克·马维提快了源能运转速率。他的实时源能强度均值来到0.89纳比,当源能强度均值突破1纳比时,意味着队员的体能考验才真正开始。

    源能快速的涌出涌入,会极大地加快神经和肌肉的劳损,而当源能周转强度攀升至1纳比,将不能再降低强度,否则就会出现源冲逆压,人体神经和肌肉组织都会因此出现不可修复的重大损伤。

    在托克·马维和哈莫尔·吉格相爱相杀的时候,又两处信标塔的警报发出。

    分别来自努比利亚斯—21号安卡·德莱,加泰安奇格—13号莫里尼·扎克拉尔。

    而阿雅苏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加泰安奇格—11号德莫·安卡洛恩,绰号狂刀。

    负责对位阻拦的是努比利亚斯—13号卢比尼茨·拉齐玛。

    安卡洛恩的绰号和他的机甲并不相称,至少此时,从比赛的导播视角来看。

    安卡洛恩的机甲涂装,是加泰安奇格的经典蓝银。而他机甲的涂装颜色,还要比队友的浅上许多。

    通体银灰的机甲,在胸,腰,腿等部位的装甲上覆上几道随性的蓝色抹痕。

    就像在薄纱般的阴云中突然擦开几道缝隙,露出让人心怡的淡蓝晴空。

    这时候,哪怕其本身是暴力爆裂的攻防机器,却在导播镜头的特写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让人不自觉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赞美——机甲是工业美学的绝佳代表!

    可这种宁静很快就被打破,并引起看台观众无限激情的阵阵高呼。

    这时再看方才的特写,一个静静伫立在灰黑建筑中,极具力量的机械骨骼设计,极富美感的机体流线,极饱眼福的蓝银涂装,它就站在那里,蓝色的流光飞速从机甲内置光路流过,它的沉寂,成了它爆发的最好铺垫。

    像极了暴风雨来临的前夜,像极了夜幕荒漠中,那一株摇曳在沙海中的曼珠花。

    安卡洛恩的动作非常快,在骤然的变步加速下,拉齐玛的应对动作显然出现了仓促变形。

    没有什么花哨的动作,安卡洛恩精准捕捉到了对手的漏洞,一个卡身背摔撇下对手。

    随后又是一个猛突,直接掠至正在交互信标塔的阿雅苏身侧二十米。

    此时,在光脑眼镜的数据分析中,安卡洛恩的源能强度均值已然上升到1.21纳比

    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