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个农村八零后的故事 » 第十八章:交公粮的场面

第十八章:交公粮的场面

    很多八零后估计才能记得,至于九零后,大概知道的就少了,毕竟“交公粮”这种农业税,已经被取消很多年了。这些场景也只存在于记忆中了。

    农民把“交公粮”的这部分粮食,清理的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用自家的平板车装上,拉到乡镇的粮食收购站。

    由于“交公粮”的时间有规定,所以,大家都是蜂拥而至,排起了长龙队伍,很多农民都是从几十里路赶来的,天不亮带着干粮就出发了,就这样要排队,排队排个一两天都是正常的。

    家离得近的,还能有人送饭,家里远的,就只能吃点干粮,或者在街上买点吃的。

    由于存在插队的事情,所以,争吵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只见粮站工作员,手拿着一个尖锥子,这锥子是空心的,对着粮食袋子,直接捅进去,然后粮食再经过空心锥子,流出来到手心里,粮站人员,用手捏捏,再用牙咬一咬,就能决定你的粮食湿度和干净程度是否过关。

    过关的就直接登记信息,拉进去,自己负责倒进粮仓。那不过关的就不能进去,直接打道回府,继续晒干清理干净再来。

    因为,排队很漫长,如果粮食质量不过关,排队也是白排,所以,大家都会认真的对待粮食的质量。

    粮仓很大很高,里面的粮食堆积如山,小峰的父亲负责拉车,小峰跟着推车,到了粮仓,小峰的爸爸一袋一袋地把粮食搬下来,倒进了粮仓。

    小峰在回去的路上,坐在父亲拉的平板车上问父亲:“爸,我们的麦子为啥要给他们?”

    小峰的父亲轻描淡写地说:“这个叫公粮,就是给公家的粮食,因为,我们的土地是公家分给我们的,我们种了公家的地,肯定要给公家一些回报的。不管是在古代还是什么时候,农民种地都要交公粮的。”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税,就是这样一直流传下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税的取消,也相当大的减轻了农民的压力,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国家不到取消农业税,还给种地的农民补贴,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带来的结果。

    小峰听到父亲的话,虽然不太明白,但是他也知道这个道理。毕竟是借别人的东西,给别人点好处,这个道理,小孩子都会明白的。

    小峰也似乎明白了,但也不明白。不管如何,这种交粮食的场面,已经消失了。

    接下来的就是等雨种大豆或者玉米了。

    下雨为了给土地存墒,就是让土里有水分,然后就可以耕地播种了。

    以前没有农机,只能用耕牛来拉犁翻土,让后用钯来平整土地,这样土地松软又又水分,播种的时机恰到好处,出牙率就会更高!

    一般玉米要用人工刨坑栽种,一个小坑当两粒玉米种子。这个玉米种子是用农药拌过的,是为了防止老鼠或者虫子吃。之所以放两个种子,是为了挑选保留一颗更好的留下来。

    大豆是用农具播种的,如果发芽太多,就拔掉多余的豆芽,这些豆芽是绿色的,炒菜吃是非常美味的,特别是用猪油炒的,更加的好吃,小峰也只能等到这个时候才能吃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