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何处望长安 » 第十章 长河

第十章 长河

    刘姚收拾了下床铺,和衣躺在床上。脑中还回想今日的事。

    “或许去上学真的是条好出路,这世界远比我想的复杂的多。至少想要出人头地,还是得找到邓晨说的修炼法门。”,刘烑闭着眼睛想着上学的事,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等有了点自保的能力,再发明点后世的东西,怎么也能当个小富豪吧?”

    翌日,刘烑早早的就起了床,收拾了下床铺,向院子中走去。

    院中二姐夫邓谦已经收拾好器具,坐在树下饮水等待刘烑了。

    刘烑快步走向树下,对邓谦招呼说:“二姐夫还是早我许多,我这惫懒性子还得改改。”

    “唉,算不得早。你还年轻,睡觉多些也是正常的。”,说着招呼刘烑一起坐下。

    刘烑坐下后,邓谦递了杯水给他,“先喝口水,润润嗓子,你二姐这就做好饭食了。”

    刘烑刚接过陶杯,二姐就提着食盒走了过来。刘烑放下水杯,起身接过食盒,帮二姐摆放好碗盘。

    今日的馒头都比平日多了两个,刘萱给刘烑又添了一个馒头,对刘烑说:“今日多吃些,也说不好何时才能回来。”

    “嗯嗯,不过我我这吃一个也就饱了,让二姐夫多吃点。我这也就是凑个数,添个心安。这束脩自己尽一份力,也好看点。”,刘烑又把馒头推给了邓谦。

    邓谦吃着饭,拿起馒头递给刘萱,“包裹起来吧,若是回来的晚,也能吃一口,不至于饿着肚子回家。”

    刘萱接过馒头,点点头。

    三人吃完饭,刘萱就收拾好,往厨房去了。

    刘烑跟着邓谦走到捉雁的器具处开始整理。

    邓谦背起硕大的背篓,把藤条做的简单套锁放了进去。而后对刘烑说,“一会你拿着馒头吧,不要和藤锁放在一起,免得污了。”

    刘烑见这背篓如此巨大,好奇着问二姐夫,“二姐夫,您这背篓是不是过大了,把我都能装里了。”

    刘萱把走过来,把装好的馒头递给刘烑,帮邓谦解释道:“你二姐夫怕捉的雁太大,万一折了翅膀,便不好了。做大些,以防个万一。而且你二姐夫打听了,这大雁比寻常鸡鸭要大上许多。”

    刘烑其实也没见过活的大雁,只是前世见过些图片,还真不知道具体有多大。

    刘萱又嘱咐了二人几句,两人就出门去了。

    这是刘烑重生后第一次走出家里的小院子,看哪都好奇的紧。自己却又不敢显露出来,怕二姐夫看出什么端倪。

    从家中出来,二人沿着村内的道路往村口走去。虽然只是黄土铺成的道路,夯实的却很紧密,走在路上也不会扬起尘土。

    许是二人出门的早,路上没有什么人。路两旁都是如自己家一般的小院落。

    偶有几家院中会升起炊烟,应当是家主人在做早饭。

    快到村口时,碰见了一名老叟,邓谦对他拱拱手,说:“邓公晨安。”

    邓公看年面相年事已高,但精神很是健旺,开口回邓谦说:“哦?子明这么早带着弟弟是准备去哪啊?”

    邓谦笑着回说:“这不小五前几日病了,却因祸得福。得一名大人相荐,要去进学呢。那先生束脩只要只活雁,今日我与小五就去河边那菰米地瞧瞧。”

    邓公看向刘烑,哈哈大笑,“好样的,咱这村子百多年没有过读书人了。小子,好好读书。赶明个去长安城里当个差,省的隔壁那姓陈的老不死,总用他们五十年前,村里出了个镇上师爷的事挤兑我。”

    刘烑对邓公拱手施礼,笑着说,“借您吉言,我这日后去长安城里当了差,定得让您挤兑回去。”

    邓谦在一旁笑骂,“你小子,邓公与陈公只是说些玩笑话罢了,你还当个真。”

    “哎,我就是想气气他,一天在我面前神气的那个劲,想起来就烦。”,邓公挥挥手,“去吧,前几日还听那老王八蛋说那片菰米地看到了大雁在那落了。今个你们加把劲,是在不行,我让狗儿明与你们同去。”

    邓谦听邓公说近日见到过大雁,大喜过望,再次对邓公拱手施礼,“子明这就过去。实在不得再让邓兄帮忙。”

    两人说完邓公背着手哼着小曲晃悠着离开了。

    邓谦与刘烑出了村口,就往河边而去。这条路,再之前刘烑的记忆中是很清晰的。今日又走这一次,刘烑心里也是感慨。“以往走这路都是为了躲开二姐二姐夫,今日是为了上学的礼物。”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渐渐的能听到轰鸣声传出。刘烑越走声音越大,心里好奇这大河是什么样子。目光可及的地方,还看不到河边,这声音就远远的传来。

    以往,刘萱是不许刘烑到大河近前的,说是河水湍急,又没个定数,怕他出什么意外。

    今日与二姐夫同行,刘烑开口和邓谦说:“二姐夫,您带我去河边看看吧。我还没见过大河呢。平日里二姐都不许我去。”

    邓谦想了想,从河边去那菰米地也多费不了多少时间,就点点头,“好吧,今日带你去瞧瞧。不过不要走到近前。河水湍急,可不是闹着玩的。”

    “知道了,姐夫。咱们就远远的瞧一眼。”

    又走了快半个时辰,河水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邓谦笑着看向刘烑,也不言语,拉着刘烑走到了一处小坡上。

    这处比刘烑以前挨着河边可要近了不少,现在坡上,刘烑向大河的方向看去。

    眼见这大河湍急如万马齐奔,声动如滚雷炸响,河水有些浑浊,与前世的黄河有些相似。

    刘烑开口对邓谦问道:“二姐夫,咱们离大河还有多远啊。”

    邓谦指着大河说:“到那里,按咱们的脚程,还得走一个时辰。”

    刘烑惊讶道:“那要走到近处,还不被震聋了。”

    “哈哈,那倒是也有可能。这河水如此湍急,咱们也捕不得鱼,还不定会有危险。所以一般咱们都不去近前。”,邓谦说完就拉起刘烑的手下了小土坡。

    “这大河通流向哪里的啊?”

    “从兖州流向天海。”,邓谦回答,又看刘烑十分好奇的神情,就接着说:“据说这几万年前,这长河时常泛滥成灾。禹王那是刚刚成亲,见这岸边百姓饱受水患之苦,十年间灭十部天龙,取龙筋做绳,用龙骨做矩,丈量长河四年。后以大法力,埋龙筋龙骨于河底,以镇长河,方得长河安宁。后世人都说,长河传来的巨响是十部天龙的灵魂,在河底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