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书短命白月光,榆木太子开窍了 » 第三十六章 官缺民盈

第三十六章 官缺民盈

    他本就是按照规章办事,自然没有打算让旁人挑到错处,前面说的那些只是为了铺垫而已。讲明了情况,白若离终于进入了正题。

    “我是在想,如今第二批赈灾粮没了着落,朝廷得了消息运来的第三批粮食还需要些时日,殿下不如派人悄悄打探一下那些人家。”

    “虽然天灾之下,一城将乱,不排除有百姓平日里对一些富户心存怨恨,恶意散播谣言。但据我以往的经验,倘若这不是谣言,若是某处被道某物富庶,那大多不会是个小数目。”

    “如此,那在接下来等待朝廷第三批赈灾粮的时间里,对城内局势稳定的维持就尚有转圜的余地。”

    白若离说完了内心的想法,停下来等待江树和付衡的决断。

    付衡忽然道:“听军师这么一说,殿下,我想起来了一个事。昨日路过陆府的时候,我看到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跪在陆府门口求粮来着。”

    “那陆府出来了个管事,他拎着个袋子,里面应该是粮食。那几个灾民好像一人得了一些,就离开了。后来我们去赈灾粮的分发处巡视,又看到了那几个灾民。”

    “跟在我旁边的小伙子认出了他们,便去跟分粮的兄弟说那几个灾民已在别处领了粮了,不需要重复发放,省着粮食能分给更多的人。”

    “为此,几人还小闹了一场。我听说后出来问了问情况,就让他们还是按规矩发放了。是了,殿下那日您还因此训斥了他们呢。”

    江树原本正在思考白若离建议的可行性,付衡忽然开了口,他便顺着他的话,回想起了那日的情形。

    “哦,是那日。确实是有这么回事。”

    城中粮荒已久,平时也有一些人仗着每日来领赈灾粮的人数众多,负责分粮的士兵官员不能每个人都认识,排多了几次队前后重复领粮。

    对于这种情况,是有处理范例的。未免影响官民关系,除非是证据确凿,否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争吵最是要不得。

    当时他是后来才到现场的,只以为又是这类事情,便将不懂变通的士兵叫到了跟前来批评了几句。

    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些弯弯绕绕。

    不过如此说,那个兵也不冤。

    朝廷的补给每人可领一份,这是无可非议的。

    那几个灾民只是领了陆府的粮食,而并未领取官府给予的份额。

    不过……

    “陆府?”

    江树抓住了付衡话中的关键。

    自从来到江东城,江树就一股脑地陷进了灾情处理的事务之中,还没有空闲去了解城中的盘根错杂的家族势力。

    如今乍然听到一个陆府,且其有可能成为破江东困局的关键,江树当即要叫人去打探陆府的底细。

    白若离却打住了他的想法,开口解释起了陆府的背景:“殿下,那是江东城最有声望的家族,在江东根基已久。我第一次跟随将军来江东城时,当时陆府的家主就曾邀请将军去府上做客,不过将军因军务繁忙拒绝了。”

    “那时候,我便奉将军的令私下里让人调查过。陆府的产业遍布江东各个领域,从农耕,到金属器物、首饰的打造,再到制布制衣,乃至粮食种植售卖,他们都有涉足。”

    “对了,江东城最大的粮铺就是陆家的。”

    白若离短短几句话,就让江树清楚了陆府在江东城的地位:“也难怪灾民会去陆府求粮。”

    付衡闻言,亦是忍不住感叹:“陆府这架势,怕是除了官府,还有官府专营的行当没有伸只手进去,旁的都沾染一二了吧。”

    只是他的这个猜想,立即被白若离否定了。

    “付翰林此言差矣。据说,江东知县,也与陆府沾些亲故。只是知县不说,陆府不提,便没什么人愿把这事儿总放到明面上来谈。”

    付衡豁然开朗:“我倒是忘了,这江东知县,也姓陆来着。”

    两人的对白,江树坐在一旁听了个清楚,脸色也随之凝重了起来。

    直觉让他觉得——这个陆府或许不止是像他听到的这样单纯的“不简单”。

    江树将心中的猜测和顾虑和盘托出,正与白若离和付衡的想法不谋而合。

    三人仔细地斟酌了许久,最终定下了行动方案。

    陆府由白若离亲自前去摸底,探一探他们有关粮食的口风。待到有了准信,再进一步准备落实三人指定的“官民合作”计划。

    另外,考虑到百姓提及城中有好几些富户府中尚有存粮,便由付衡安排人列个单子,挨个前去打听。如若属实,也算是意外之喜。

    定下了方案,白若离和付衡不做停歇,便着手落实了下去。

    白若离领了江树的信物,出了驿站的书房就回屋写了拜帖递进了陆府。

    陆府很快就给了回信,邀他下午到府中一叙。

    白若离去到陆府大门时,不远的侧门处正巧有几个前来陆府求粮的灾民。

    稍微走近些瞧了瞧,他这才发现原来陆府管家乃是在向灾民售粮,而非他们最开始以为的“赠予”。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粮荒当前,粮食有价无市。灾民们能寻到一购粮处,已是难得,陆府自无义务慷慨以济。

    只是不知,为何这管家卖粮时的动作如此鬼鬼崇崇,好似见不得光一般……

    没待白若离继续想明白,陆府大门就被打开了。

    出来的男子人已中年,着一身锦衣华服,腰间挂着的几个玉佩或繁杂华丽,或白玉晶莹,并不低调地彰显着他厚实的家底。

    男子精神矍铄,不似白若离遇到的大多数江东受灾百姓那般灰头土脸,举止体态皆透着一股不凡的气度。再加上方才接了白若离拜帖进去禀报的家丁正低着头,站在这个中年男子身后,此男子为谁便不用多猜了。

    “白先生。”

    来人走近了白若离,率先笑着客气地向他拱了拱手,便将他迎入了府中的会客厅。两人刚在客厅的主位和客座的靠椅上坐定,陆府的丫鬟就将茶和点心呈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