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枭雄之吕家崛起 » 第7章 三英战吕布

第7章 三英战吕布

    魏刚登上土山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找到高顺,传达了下山命令。

    高顺认识魏刚,没有丝毫质疑,叫醒将士们,开始下山。

    陷阵营虽然是一支重步兵,但是,没有进入战争状态的将士可不会着甲。

    到达山脚,部队隐藏起来,安排斥候之后,将士们开始休息。

    陷阵营做足了准备,但他们的埋伏并没有发挥效果。

    刘备军团明显知道土山的价值,做足了防备,军队远离土山,在下邳城外的平原地区部署。

    身处平原,虽然增强了骑兵突袭的威力,却可以避免吕布军从土山上居高临下发动进攻。

    如果吕布没有调整部署,陷阵营驻扎在土山,那么,陷阵营很有可能无法即使投入战场。

    决战之前,刘备军派出大批斥候,对战场展开侦察。

    陷阵营的埋伏暴露了,将士们只能离开隐蔽位置,在平原列阵。

    刘备军团出现不久,下邳城响起鼓声。

    吕布军顺着南门出城。

    高顺知道吕布的心意,知道对方把魏刚当成了培养重点,所以,他也在指点魏刚,他不仅让魏刚明白了每支部队的基本情况和特长,还介绍了统兵将领的性格和习惯。

    魏刚与兖州兵的陈宫和丹阳兵的许耽很熟。

    河内兵的骑都尉郝萌却是个例外,虽然吕布也曾经给魏刚进行过引见,但这位将军不仅不善言辞,还拒人于千里之外。

    魏刚和郝萌之间,只是说过几句话的关系。

    既然决定留在吕布集团,了解将领们更多情报总归没坏处。

    魏刚有些疑惑,“河内兵的郝将军似乎不讨姑父欢心。”

    高顺:“主公逃出长安之后,郝萌就开始追随主公,他虽然能力不强,但资历很老,不过,你也懂,他那个性格不讨喜,再加上河内兵很少立功,主公也就慢慢疏远他了。”

    在魏刚和高顺闲聊的时候,吕布军决战部队全员离开了下邳城,南门开始关闭。

    高顺下达了作战准备命令,陷阵营将士开始着甲。

    魏刚也取出自己的破旧铁甲,开始穿戴。

    这件玄甲是魏续的旧甲,被魏刚拿来使用。

    魏续有一件旧甲一件新甲,他本打算将新甲送给儿子,自己穿旧甲,但魏刚却推辞了。

    魏刚同样上战场,但他跟随陷阵营行动,相对安全。

    魏续却是跟随吕布破阵的并州狼骑,他比自己更危险。

    高顺:“文长抓紧时间,战斗就要开始了。”

    高顺正指着刘备军团,魏刚顺着手指看过去,刘备军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着甲。

    着甲之后,刘备军开始变阵,

    一支部队簇拥着一面“关”字旗,朝着高顺的方向快步走过来。

    两军距离一箭之地的时候,刘备军停下队伍,开始布防。

    旗帜下的将军青衣绿帽,特征非常明显。

    剩余的刘备军分成了两支,一支部队朝着吕布军主力运动,军中的“张”字旗迎风飘扬。

    另一支部队原地待命,根据高顺的判断,刘备军的待命部队大概有三百人。

    除了陷阵营,其他军队着甲率普遍很低,在这个年代,拥有一件防具简直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刘备军先变阵,他们把兵派出来了,却全方位处于守势。

    吕布军团拥有优势,只能先进攻。

    主力军团先开始动作,丹阳军为先锋,军队如潮水般冲击刘备军防线。

    高顺看向魏刚,嘱咐了一声,“做好准备,咱们要进攻了。”

    说完,他看向身后的将士。

    高顺大声呐喊,“陷阵之志。”

    陷阵营的将士们很有默契的回应,“有死无生!”

    高顺提高嗓音,催动战马,“冲锋之势。”

    将士们同样大声喊了起来,“有去无回!”

    将士们喊话结束,立即跟在高顺身后,开始奔跑。

    发动冲锋,将士们立即陷入沉默。

    魏刚的耳边只剩下脚步声,呼吸声和甲片撞击的声音。

    难能可贵的是,将士们基本保持了队形,表现出强军风范。

    两支军队很快接触,展开战斗。

    刘备军本就没有兵力优势,在装备上同样差了很远。

    面对陷阵营的突击,刘备军防线不断被挤压。

    刘备反应很快,立即派出了大量预备队,向陷阵营突击方向展开增援

    高顺时刻观察战局,不断下达命令。

    魏刚没有指挥任务,比高顺更清闲,精力用在审视战局和分析战斗上。

    天空中矢箭横飞,魏刚担心被射中,不断在马上躲闪。

    高顺却不为所动,眼睛直勾勾盯着战场。

    鼓点声变得密集了起来。

    南门重新被打开,十几名骑将出城。

    魏刚虽然分辨不清父亲的位置,但他能认出吕布的身份。

    出城之后,骑将们立即加快马速,吕布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进行迂回,绕到了刘备军侧翼。

    刘备军的预备队已经全部派上了战场,身边的步骑将士只剩下了一百多人。

    吕布军数量虽少,但都是精锐的并州狼骑,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战场配合默契,突击能力很强。

    刚开始,并州狼骑如同进入无人之境,刘备军外围步兵像稻草一样被收割。

    没有防护的轻步兵更惨,很多人被撞倒之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并州狼骑不断突进,杀到刘备身边的时候,遭到了顽强抵抗。

    吕布身边的一名骑将被人一刀砍死。

    一名突阵的勇士被人用枪戳下马。

    刘备军迅速合围,将并州狼骑包围了起来。

    魏刚目击了全过程,虽说他看不清刘备军高手的模样,但他认出了那两件兵器。

    目光重新转向面前迎击陷阵营的刘备军。

    那名青衣绿帽的将军虽是武圣打扮,但他明显不是关羽。

    魏刚这才知道,吕布大意了。

    刘备比想象中更豁得出去,他们似乎从一开始就明白,在正面作战击败吕布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刘备军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只有吕布。

    不论是阻击吕布军主力的正面部队,还是防备高顺陷阵营的侧翼军团,这些人都是幌子。

    并州狼骑失去速度,被刘备军包围。

    眼下或许还能支持。

    但是,在关羽和张飞的联合下,并州狼骑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在《三国演义》里,三英战吕布,双方打的旗鼓相当。

    但是,现实中,双拳难敌四手,乱拳一样可以打死老师傅。

    陷阵营面前的刘备军将士不断被击退,但是,距离崩溃还有一段距离。

    照这种节奏打下去,杀到刘备身边,吕布已经死了。

    意识到形势不好,魏刚第一时间向高顺报告了自己的判断。

    高顺看到了并州狼骑的现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高顺大声呼喊,“将士们加快速度,目标刘备。”

    乱军之中,喊话很快被厮杀声掩盖,高顺的话未必能起到效果。

    面对危机,魏刚的大脑迅速转动,如果按照常规手段突破刘备军,那真的黄花菜都凉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突破刘备军的阻击,到达吕布身边。

    破阵的最快方法当然还是斩将。

    刘备为了围杀吕布,必然已经集合了军中所有勇士。

    那名伪装成关羽的替身,武艺未必很强。

    魏刚指着刘备军的绿帽子骑将,大声呼喊,“关羽就在那里,杀死关羽,必有重赏。”

    和高顺一样,喊出这话之后,厮杀声很快掩盖了喊话。

    但高顺明显听到了魏刚的对话,枪尖指向了伪装关羽的骑将,高声呼喊,“杀死绿帽骑将,赏五千钱。”

    赏银五千已经算很高了,别说对方是一个冒牌货了,哪怕是正牌货,现在也不值这个钱。

    此时的关羽名声不显,只是杂号将军刘备的副手,权衡风险和收益,五千钱很具有诱惑力。

    高顺确实更了解手下这些兵,听到高顺喊话,士兵口口相传,迅速把消息传递了下去,将士们朝着绿帽骑将发起进攻。

    魏刚暗暗感慨,姜还是老的辣,知道士兵们喜欢听什么,也明白怎么调动起将士的积极性。

    陷阵营的突击能力很强,队伍迅速在刘备军阵前撕开了一道口子。

    高顺抓住机会,策马狂奔,来到绿帽骑将身边。

    手起枪落,这名冒牌的关羽被戳倒在马下,那面“关”字旗同样被砍倒。

    魏刚立即大声呼喊,“关羽已死!”

    为了避免声音被厮杀声掩盖,简单的四个字被魏刚不断重复喊出。

    假作真时真亦假!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刘备军将士都知道,统兵将领不是关羽。

    为了维持将士的战斗力,刘备必然也欺骗了自己人。

    关羽的威望有多高,冒牌货战死后,对将士们士气的打击,就会有多大。

    面前的刘备军纷纷溃逃。

    高顺命令将士们直扑刘备将旗,他自己却没有等待,一骑当先,挺枪冲锋。

    魏刚也跟着激动了一把,加快马速,跟着高顺,朝着刘备中军冲了过去。

    战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面对不断逼近的陷阵营将士和不断发生伤亡的并州狼骑。

    刘备犹豫了,他虽然豁出了性命,但没有打算同归于尽。

    刘备军鸣金收兵,部队开始撤退。

    不论是并州狼骑,还是陷阵营,都无力追击,甚至阻拦。

    正面战场的吕布军将士表现更差,丹阳兵与河内兵不仅没能突破刘备军封锁,阵型反而大乱,耽误了追击速度。

    等到吕布军调整好阵型,进行追击的时候。

    他们只消灭了刘备军断后部队,刘备主力从容撤退。

    收拢俘虏,打扫战场之后,吕布收兵回城。

    (ps:明天估计还得忙一天,抱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