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枭雄之吕家崛起 » 第19章 淮水大决战

第19章 淮水大决战

    贼军的抵抗力度并不大,稍作接触,它们就开始败退。

    魏刚立即反应过来,敌人试图把吕布军往淮水边上引。

    陈白骑诱敌深入的手段太低劣,连王征都产生了怀疑。

    王征来到魏刚身边,拉住马头,“少将军,不能追啊,贼人明显引诱咱们,很可能在淮水边设伏了。

    魏刚鼓励式发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咱们曾在海西击败过贼兵,真正的溃兵会朝着四面八方逃亡。”

    “但是,眼前这支败兵没有崩溃,朝着同一个方向逃亡,这恰恰说明敌人有备而来,属下认为,敌人很可能在淮水边设下了埋伏。”

    魏刚笑了笑,“无妨,咱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当,陈白骑就算想捕鱼,他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渔网够不够大。”

    “真到淮水边儿,鹿死谁手还真不清楚呢。”

    王征不再劝,吕布军开始追击。

    当然,魏刚也没有大意,他派出了一些斥候,对后路和侧翼进行侦查。

    在海西剿匪的这段时间,魏刚倒也获得了不少铠甲和战马。

    魏刚军中虽然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但还是有少量骑马斥候可以执行侦查和传话任务。

    魏刚没有派出全部斥候,留下两人应对突发情况。

    一路追击到淮水岸边,贼兵重新完成整队,气势汹汹的在岸边布阵。

    这次贼兵有了长进,前排士兵都是长枪兵,武器长度也大致相同。

    后面贼兵就不行了,男女老少都有,武器长短各不相同。

    贼兵背后的淮水上出现了一些船只。

    魏刚没有下令进攻,而是等到船只靠岸,贼兵下船。

    下船的贼兵都头系黄巾,并不是薛州的海盗。

    海盗没有现身,魏刚当然不急着动手,静静等待着。

    魏刚仔细打量起那些新下船的贼兵。

    这些人似乎比岸上列阵的那支贼兵更有纪律,而且都是青壮男子。

    魏刚突然发现,局势似乎正超出自己预料。

    贼兵并不是只有眼前这几船援军。

    越来越多的船只出现在海面上,朝着战场方向驶来。

    面前的贼兵似乎担心吕布军撤出战斗,没有等援军出现,主动发起冲锋。

    魏刚留下两屯士兵作为预备队,命令将士们进行反击。

    担任先锋,组织进攻的是杨磊,王征的部队则留在自己身边,担任预备队。

    两支军队很快厮杀在一起。

    魏刚的判断没错,新到的这些贼兵确实精锐,和吕布军杀的难舍难分。

    被魏刚派出去打探情报的两批斥候,此时也开始折返,带回了侧后的敌情。

    大批海贼兵分两路,从淮水腹地和沿海地区登陆。

    看这架势,两路海贼似乎准备在背后汇合,配合正面贼兵掩杀。

    魏刚这才意识到,敌人比自己想的更狡猾,面前这支黄巾贼中有不少正规军。

    此时敌人还没有合围,转身突围,可以在被包围之前逃出去。

    虽然会造成极大伤亡,但是,可以避免全军覆没。

    权衡利弊,魏刚决定打下去,撤退之后,吕布军或许只是小败,但是,海西匪患将会更加猖狂。

    派出斥候回海西求援,同时,魏刚下令加大进攻力度。

    半数预备队在一名屯长带领下,从侧翼出击,压迫贼兵防线。

    魏刚的眼睛死死盯着面前的战场。

    贼兵已经投入全部兵力,海面上再也没有敌军增援出现。

    而且,贼兵战力不如吕布军,似乎坚持不住了,阵型出现松动。

    身后的坏消息越来越多,以至于,魏刚不需要斥候的报告,用肉眼看到了来犯的海贼。

    海贼不论作战方式还是作战武器都和陆地兵种不一样。

    由于长期在船上厮杀,所以,海贼大多使用短刀和弓箭,而不是笨拙的长武器。

    魏刚处心积虑等待的敌人终于到达了战场,但他完全高兴不起来。

    海盗们士气高昂,喊着口号,开始冲锋。

    魏刚觉得口干舌燥,身后的海贼至少有上千人。

    魏刚不得不做最坏的准备,再次派出斥候,突破海贼的封锁,催促援军

    扭头看向面前的战场。

    贼兵已经支持不住了,随时可能崩溃。

    在吕布军的压迫下,贼兵节节败退。

    贼兵中虽然有正规军,但是,匪军的数量同样不少。

    这些匪军削弱了贼军的整体战斗力。

    吕布军这边儿的战斗力还能维持,而且,魏刚手上有王征统帅的一屯预备队将士。

    魏刚接下来的选择决定了全军生死存亡,他的手心沁出了汗。

    不论是把预备队投入正面战场,扩大胜势,还是把部队派到后方阻击海贼,机会只有一次,没有悔过的可能。

    魏刚大声喊道:“王征!”

    王征连忙应声。

    魏刚彻底冷静了下来,“你带领麾下将士迂回到黄巾贼侧翼,用最快速度瓦解敌人的防线”

    王征大声喊道:“是!”

    在王征带兵离开之前,魏刚大声喊道:“我和将士们的性命就拜托你了。”

    王征身体明显一滞,但很快加速离开。

    魏刚派出了最后的预备队,这意味着,不成功,就成仁。

    不到最后一刻,魏刚不会放弃反抗,敌在身后,没有了预备队,魏刚就把所有斥候集合了起来。

    魏刚自己也抽出了宝剑,成廉送给自己的宝剑闪耀着寒光。

    预备队进入正面战场之后,贼兵快速崩溃了。

    吕布军顺势掩杀,除了少部分匪兵及时驾船逃生,大部分匪兵被撵下海或者被俘虏。

    这支贼兵没能撑到与海贼形成配合,但是,吕布军将士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海贼进入战场。

    魏刚迅速分兵,一小部分看管战俘,主力部队转身整队,准备迎击海贼。

    吕布军可战之兵已不足三百,只有海贼的三分之一,而且,阵型不齐,编制混乱。

    海贼们与仓促应战的吕布军杀在了一起。

    吕布军的防线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大麻烦,队伍摇摇欲坠。

    依靠平日的纪律和训练,将士们还没崩溃,但已经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海贼的武器长度处于劣势,短时间倒也没有办法扩大战果。

    但他们像潮水一般,一波波的进攻,吕布军防线飘摇欲坠,部分地区已经被海贼突破。

    魏刚手上已经没有多余兵力堵缺口。

    魏刚拒绝了身边将士的建议,放弃独自突围,此时不需要指挥,双方拼的是意志力。

    魏刚正准备下马,加入战团,与将士们共同作战。

    地平线上出现了大量人影。

    魏刚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起远方。

    新出现的这些人,似乎都是海西的平民。

    他们可能知道吕布军陷入危险,拿着木棒,举起钉耙,朝着战场支援了过来。

    这些平民的战斗力不会比黄巾贼更强。

    但是,他们出现的正是时候。

    魏刚大声呼喊,“援军已到,将士们跟我冲啊。”

    说完,魏刚跳下马,举起剑,杀向了身边的海贼。

    魏刚明白,不能等百姓赶到战场,这些平民打不过海贼,战斗一定得在平民到达战场之前解决。

    由于吕布军防线已被压缩到了海岸上的一小块区域上。

    魏刚的话迅速被将士们听到,士兵们重新萌发斗志,发起反击。

    海贼也听到了魏刚的喊话,他们的士气受到影响。

    深处前线的海贼看不到身后的情况,有些海贼甚至认为自己已经败了。

    总之,一边在拼命,另一边斗志动摇,海贼没有死战决心,大溃。

    魏刚没有放弃追击,大声下命令,除了看守俘虏的士兵,所有能动的人都被派出去追击。

    吕布军大胜,海西匪患平息了。

    魏刚相信,即使是薛州的海贼,短时间也不敢再犯海西。

    战争打完了,该处置匪首了。

    陈白骑这一次没能逃走,被抓到魏刚面前。

    陈白骑表现一副大义凛然,誓死不屈的模样。

    魏刚骑上马,转身看了他一眼,对押送陈白骑的士兵说道:“砍了。”

    两名士兵听到魏刚命令立即拉着陈白骑要走。

    陈白骑这才慌了,连忙说道:“少将军手下留情,我是安东将军陈瑀的部将,我叫陈牧。”

    魏刚原先还怀疑,认为吴景不可能派军队协助贼兵。

    陈牧的话让所有事情变得非常清晰。

    陈瑀一直对海西有想法,但是,他不敢明着反抗吕布,所以,才动用了贼兵。

    那些贼兵杀掉吕布的官吏,陈瑀可以光明正大接管海西。

    原本吕布管不到海西,陈瑀的计划就成了。

    但是,吕布正好训练了一支新军,又恰好想培养魏刚。

    所以,新军来到海西剿匪。

    陈瑀似乎意识到了海西的民心向背,知道吕布势力即将在海西扎根,所以,淮水决战成了他最后的机会。

    听完陈牧的话,两名士兵犹豫了,看向魏刚。

    魏刚淡淡的说:“匪首陈白骑煽动作乱,诬陷地方官员,立即处斩。”

    士兵拖着陈牧离开,陈牧这一次真怕了,不断求饶,“少将军一直有仁义之名,不该杀我,饶命啊。”

    魏刚没有搭理这位败军之将。

    有仁义之名,但不等于烂好人,杀掉坏人间接等于救了好人。

    所有的事情都讲究一个度,仁义之余偶尔也得使用雷霆手段。

    如果陈牧真想活命,他应该在大军出兵前投降。

    等到吕布军赶到了淮水战场的时候,已经晚了。

    魏刚需要陈牧的人头安抚人心,同时,威慑海西所有意图不轨的人。

    (ps:剩下一章得晚上了。

    薛州和陈牧都是在史书上有记载的。

    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海贼薛州之群万有余户,束手归命。《三国志陈登传》。

    策自将讨虎,别遣范与徐逸攻瑀于海西,枭其大将陈牧。《三国志吕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