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事随笔记 » 馋嘴小偷(二)

馋嘴小偷(二)

    苦李

    话说我偷吃的好多水果都是只隔我家几块土的三哥(堂)家的,所以每次作案都很方便。苦李有两种,一种是脆骨李,一种是鸡血李。李子长成拇指大小的时候我就有点迫不及待,所以有时也会摘几个尝尝,但是都很苦涩。等到它们长到直径两三厘米的时候应该就差不多熟了,这时候如果还判断不了,就直接摘一颗尝尝,有点酸味正常,但是不涩,咬到果肉时会慢慢渗出汁液,细细品尝会尝到酸甜味,然后吃到口中基本能脱核,甜分越高的可以直接掰开。鸡血李嘛,熟了就是外皮慢慢变得鲜红,基本外皮红了一半就算是熟透了,一颗一半青一半红,青得发亮,红得渗人,就像一颗亮了的宝石一般诱人,但是外貌和味道不成正比,口感没有脆骨李的好,但是它又有它的特色,汁水多,酸甜各一半,不脱核,所以需要在嘴巴里嘴动吃肉,一般吃完之后都还是有些残肉在上面,新鲜感很强,因为它的红不在在外皮,咬开之后会发现颜色从外至内递减,深红,鲜红,淡红,颜色的面积也可能会逐渐减少。一般去偷苦李就是中午和晚上行动,中午一般都在吃饭,所以快速跑到苞谷地里,然后抬头的同时手也在寻找目标,先选大个的,然后晚上的时间是七八点,借着月亮的微光,然后又钻进了苞谷地里,接着不管是凭直觉还是胡乱摸索一通,又开心地兜着一衣服跑回了家。晚上行动很刺激,也有点危险,需要小心苞谷叶割伤自己,也要小心土坎,即使是惯犯也会有失误。

    枇杷

    枇杷树我家没有,但是别人家有,有些山腰上也会有几棵。枇杷的核很大,但是老家的那些核大得离谱,或者说它们长得很畸形,不管枇杷大小,核一般占一颗枇杷的百分之五十,有些看起来很大颗的,但是剥开之后,就会发现果肉可能也会跟外皮一般薄,然后其余的就是一颗圆鼓鼓的大大的核。枇杷的话给我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基本只会偷吃一两次就OK了,味道偏酸,然后需要用手剥,有些麻烦,但是不用手直接丢嘴里有时会吃到枇杷外皮的绒毛。然后捏!除了堂三哥们几个离家近的受害者之外,还有其他的受害者。离家七八百米的地方会有个小山坡,那个地方就是我们放牛的固定地点,把牛赶上山顶,然后就等牛自己慢慢去啃食青草,如果要跑去庄稼地里,也会花上两三个小时,当然也有那种跟我们一样的惯犯,就不吃草,就直奔玉米地里,所以那种牛我们都是找根小树或是大石块拴住。然后我们就身手敏捷地跳下山坡,走到一片树林里面,然后在里面寻找果树,找到果树之后我们会先吃饱肚子,然后再兜上一些爬上山,看着牛儿吃草也分给帮忙照看牛儿的小伙伴。

    桃子

    桃子,不好意思,我家只有毛桃,个头小,毛毛多,而且中心还容易出虫,所以抱歉啊,各位邻居,我又要光顾你们了。桃子的话其实偷的次数比较少,因为偷经常前面水果,有几次被当场抓获,所以邻里关系稍稍有点紧张,所以后面不得不减少次数。还有一点是远处的山坡上有一排桃树,虽说好像也是人家的,可完全就像野生的,桃树是不是他家的还难说,只是桃树长在他家种的土地上,所以我们一群孩子都会先把那个地方的桃子摘光,吃光。当然桃子成熟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春夏交际,所以我们要么是背着背篓去坡上地里割草,然后再把摘下来的桃子放入背篓里带回家,然后和家里人分享,要么是拉着牛儿去山坡上吃草,然后我们跑到山腰,然后摘一个,用衣服裹住或是扯下几片叶子,然后把桃子表面的绒毛搓点,就送入嘴中,吧唧吧唧吃了起来。这种吃法有些危险,绒毛容易擦不干净,吃了会导致肚子疼,如果用衣服擦的话又会是身体瘙痒难耐。那时候在农村老家,很节约,所以即使带着镰刀也舍不得削皮,水果一般都是在衣服上擦一擦就吃下肚子里去了。对了,忘记说了,我记得爷爷家的后面的院子里是片小果园,然后好像有一棵还是两棵特别的桃树,蟠桃树,这种桃子一般个头大,然后通常是扁平装的,就跟一个饼一样,每次蟠桃熟了爷爷奶奶总会叫我们这群爬树高手爬上树去,然后尽量把桃子摘完,然后爷爷奶奶要了几个,用小刀片出一片一片地吃着,其他的就叫我们兜回了家。

    黄果

    黄果,柑橘类吧,反正水分多,然后很酸。也是爷爷家后面的院子中,靠近通往各个邻居的小道,结的果掉得很频繁,汤圆大小的时候就掉满了小路,小孩子喜欢捡起这些小果果,然后互相朝对方扔去,投掷物不大,然后造成的伤害不大,但是排除力气大的人,比如我就是经常被打哭的那个,只要我回家告状,他们也免不了一顿父母爱的鞭打。黄果熟的时候应该是八月份吧,黄果树上有刺,所以爬上树去摘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我在树上扭来扭去,灵活地避免每一根尖刺,然后又用出灵犀一指,趁果子没注意,快速把它收入囊中。黄果的皮很厚,差不多一厘米吧,费力撕下它的外皮,才慢慢看到果肉冒出来,辦开一瓣递入嘴中,啊,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极了。然后赶紧哄骗伙伴尝尝。其实没那么酸,吃多了就会习惯,然后会发现还蛮好吃的,只是一个小时之后,牙齿会突然开始酸了起来,吃个白米饭都有些扯动牙齿的神经。

    杏子

    杏子树少见,我家旁边的亲戚家居然只有一棵,还就在路口旁。三四月份开花,粉红粉红的,还有些迷人。两三个月之后,杏子就成熟了。我一般只会偷两三次杏子,其他时候就在下面找,因为啊掉下来的才是熟得甜透了,还挂在树枝上的都是有些算的,而且脱核也不完整,小时候敲杏核米是我们的一大爱好,有时候在树底下捡可能不是想吃,而是想要收集杏核,然后去豪赌一场。你们不知道,当时的我们可是在一堆腐烂的杏子中用手抓来抓去,找到的杏核需要用水清洗,这下你们应该能想象我们是有疯狂吧。毕竟,玩,小时候真的是无与伦比,几颗石子,一根木棍,一根竹竿就可以玩一天。

    拐枣

    拐枣是个稀罕玩意,我也是有幸看到过。之后去走亲戚,还是到大城市里流浪徘徊,就真的没瞧见过。它的果实是一大串,一节一节的,一节的末尾还有个小籽,不知道是不是它的种子。吃它的话要去头去尾,然后放入嘴中,把外皮和里面的果肉吃点,最后吐出中心的纤维心。不怎么好吃,但是好奇感爆棚,三哥家路边的小路旁边有且只有一棵,由于这树有些高大,所以这课树的果实我是真的没偷吃过,因为吃的全是掉在地下的,尝一两串感觉很新奇,味道很独特,可吃多了就会发现,那特殊的味道其实就是是涩口,现在那棵拐枣树还在那里,只是每次回去都不凑巧,地上没有了掉落的拐枣。

    听说是人老了,味觉就慢慢退化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吃的,现在尝起来也不在是当年的滋味,可能也许不是味觉的原因,而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