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100天,从女生变成摄政女王 » 第29章 冰火九重天,收服骆养性(1)

第29章 冰火九重天,收服骆养性(1)

    1641年4月19日

    周宁让王承恩找来了朝廷里主要人物的资料,这些资料在崇祯时期,她是不敢碰的,也没有人会提供给她。

    这些资料包括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内阁五位成员,还有都察院、六部尚书、大理寺;她和太子详细看了他们的资料,不断询问王承恩,这了解情况最多的就是王承恩。

    “骆养性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忠心吗?”,周宁问道。

    “回皇太后,老奴记得,骆养性三代都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所以还是可信赖的。他跟朝廷官员来往很少。这些年来用到他们的地方很少,所以能力和忠心没有检验过。”

    “那首辅、次辅,以及其它内阁成员呢?”

    “先皇在时,一直对首辅有意见,认为他能力不行。次辅和内阁其它成员平时也没有多讲话。所以也看不出来。内阁五位成员一直拿不出办法来解决朝廷银子欠缺问题。”

    “六部官员呢?”

    “除了礼部和刑部,吏部、户部、工部、兵部总是被挨先皇批评。兵部总是打败仗;户部总是缺银子,工部赈灾总是被爆贪污,还做不到位;吏部则被批评对官员的管理不到位。”

    算了,事情太杂,人太多了,周宁也不想多问太多的人。以她几百年后的眼光看,没有那么复杂,找能够干事情的人出来就可以了。如果能够扭转现在的时局,就是贪污一点也没有多大关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比如说像张居正这样的首辅,放权给他,只要对大明和皇上忠心就可以。如果处理事情的逻辑听起来可以执行,风险较低。就放手让他干。

    太子现在没有能力去招惹这么庞大的官僚体系,自己也没有兴趣更没有能力去和这些人天天斗争。参合这些事情,有什么意思呢?了解那么多干什么,难道要让自己自寻烦恼吗?

    别的官僚体系也就算了,但是锦衣卫是个很特殊的机构,是皇上的私兵和家臣。

    在这个危局时刻,锦衣卫很重要。现在周宁和朱慈烺对锦衣卫内部不了解,又不能随便换人,否则引起混乱掉就麻烦了。必须要保证身边重要人物忠心和能够干事情,这样才能布局一个好的未来。

    对锦衣卫,周宁是半信半疑,毕竟从得来的消息看,锦衣卫已经很多年没有大用过。里面的狠人、办事的人和有能力的人越来越少了,估计他们有些还跟朝廷官员有牵连。

    锦衣卫到底能够用还是不能用,周宁不想花时间去搞明白。能够凑合着用就行,反正是不能大用,特别是一些机密和关键的行动不能用他们。

    所以,首要问题是收复骆养性,让他心服口服,死心塌地为皇上办事。

    于是,周宁和朱慈烺先商量了半天,朱慈烺尴尬地说:“母后,这样做是否太阴险!”

    周宁笑着说:“阴险适用于坏人,你看母后像坏人吗?为了大明天下,为了皇上的江山,母后就是阴险点也比其他人对皇上阴险好啊!”

    于是,朱慈烺叫来田守信,吩咐他按要求做。

    其次,往锦衣卫里面塞沙子。二人跟王承恩商量的结果是:不要动骆养性这一批人,增加一些信得过的人进锦衣卫,分别增加指挥同知1名、指挥佥事增加1名、抚使1人、千户3人。这样,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就调动这些人去做。这些信得过的人等曹化淳回来后去勇武营选。

    1641年4月19日傍晚,乾清宫里,周宁和太子朱慈烺坐主座,王承恩田守信分别站旁边。

    王承恩派一名贴身太监去骆养性宣旨进宫。

    骆养性听到口谕,看得出来,他这时内心忐忑:他在想,已经登基的天子和太后宣召自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自前任皇帝以来,厂卫就跌下神坛,不复天启朝的辉煌。作为天子的亲军,他有时候也是深感遗憾和无奈。现在可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说错了话,就会丢官和失去信任。

    他跟在传旨太监后面,“沙沙……”多数被黑暗笼罩的宫闱,除了回荡起一些脚步声外,骆养性没有听到其他声响,越是靠近乾清宫,眼前亮光多了起来,但心中却也越是紧张。

    此时,骆养性一路可是胡思乱想,疑惑、不安、激动等各种情绪,不断在心头涌过。

    “皇上、皇太后娘娘,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来了。”小太监站在乾清宫们外,停下脚步,恭敬的对堂内拱手作揖道。

    “叫他进来吧。”

    骆养性随后便快步走进正堂,内心变得紧张,微抬的眼睛,看见皇上、太后冷冷的坐着,心里咯噔一下。

    骆养性跪在地上:“臣,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拜见皇上、拜见皇太后!”

    等了半天,没有声音,骆养性头上直冒冷汗。

    一会儿过去了,听到皇上淡淡的声音:“骆养性,你可知错!”

    骆养性只好顺着皇上的话回答道:“回皇上,臣知错。臣自皇上登基后,没有主动觐见皇上,同时对先皇的驾崩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请皇上恕罪!”

    皇上生气地讲:“骆养性,你不知罪!你的罪主要不在这里。田守信,宣旨吧!”

    田守信走上前,拿出圣旨,说道:“骆大人,接旨吧!”

    骆养性恭敬地跪在地上,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圣旨。

    “骆养性,你掌管着锦衣卫,身为皇上的近臣,作为皇上监视朝局的眼睛和左右手,长期以来,竟然放松对朝廷官员的监听、忽视各地民情民意、接受官绅和商人的贿赂。导致如今朝廷混乱、纷争不断、国库无银、中原流寇作乱、辽东处于危局。你该当何罪?”

    听了这些,骆养性脸色发白,豆大的汗水往下滴。

    田守信继续读圣旨道:“现在,锦衣卫跟朝廷官员拉帮结派,内部倾轧,朕几乎无法相信锦衣卫的忠心和能力。骆养性罪无可赦,故免去骆养性锦衣卫指挥使职位,处以死罪、抄家。其全家满门投入东厂大牢,以审查其是否与朝廷官员、官绅富人有罪恶交易。”

    “但朕念骆家,世代在锦衣卫当差,已经三代都是锦衣卫指挥使。故家人免去牢狱之灾。全家流放三千里。”

    听完了圣旨,骆养性几乎快要疯掉,心想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怎么会这样呢。于是大声喊着:“皇上、皇太后,臣冤枉,臣冤枉啊!臣绝对对皇上忠心耿耿,不敢有半点懈怠。只是在前朝,大臣们对锦衣卫反感和挑刺,先皇也不主张像天启年间的魏阉一样对大臣大动干戈,所以臣得小心翼翼。如今皇上登基,臣正准备重整旗鼓,把锦衣卫整顿得像皇上的一把利刀,皇上指向哪里,臣就杀向哪里,就是上辽东战场,臣也愿意啊!”说话,骆养性嚎嚎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