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100天,从女生变成摄政女王 » 第34章 商谈国事,首辅却要辞职(2)

第34章 商谈国事,首辅却要辞职(2)

    1641年4月21日

    休息过后,周宁提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五位阁臣认为目前有能力带领军队打胜仗,剿灭流寇的人选吗?谁有能力像张江陵一样力挽狂澜的本领?”

    乾清宫里安静得能够听到大家呼吸的声音。首辅范复粹站出来了,说:“臣认为前期的孙传庭、洪承畴打仗就很有本事。但是打仗又需要银两,所以银两就是个问题。如今能够力挽狂澜的就只能是皇上和皇太后了,需要得到皇上和皇太后的大力支持,才能够推动变革!”

    陈演站出来说:“孙传庭前期就是不听圣旨,骄纵。所以被先皇下了大理寺监狱。此人不适宜掌握过多兵权。”

    张四知也站出来道:“臣同意陈演内阁的话,只要京营派出人马,辽东抽取一支部队,再加上贺人龙、左良玉、刘泽清等几个总兵,以开封为据点,就可以耗死流寇。”

    其余两位阁臣未讲话。

    周宁心里想了一下,看来这张四知和陈演是一伙的,范复粹和另外两位内阁意见相符,而范复粹是一个弱势的首辅。朝廷内部的确是有不同的帮派,如何将这些人凝合在一起,好好做点事情是个问题。

    周宁又问道:“诸位阁老,朝廷内部又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呢?”

    范复粹突然再次跪倒在地上道:“臣再次请皇上、皇太后免去臣的首辅职位。如今朝廷内部存在着一股悲观情绪,朝廷官员也有快半年没有领饷了。每天讨论最多的消息就是辽东战事、中原流寇;各地奏报上来的都是天灾和流寇掠夺、向朝廷要赈灾。臣作为首辅,无能为力,深感羞愧,请皇上、皇太后另选贤能。”

    张四知突然站出来道:“首辅大人,你这是夸大事实,你这是逼宫啊!如今新皇登基,大明到处一片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局面。”

    陈演也站出来道:“首辅大人过于悲观,但是不能把个人意见错误地禀报给皇上、皇太后。”

    其余两位阁臣未讲话,但都低着头。

    周宁知道,今天的对话只能到这里了,再谈也谈不出什么东西。于是她大声地说:“首辅范复粹,四位阁臣,朝廷当下要靠你们。今天谈话内容不可对外泄露。我大明江山,两京、山西、河北、江南、南方等全部在手中,千万不要泄气!皇上、哀家和诸位一起努力,一定可以还天下太平!”

    内阁成员听了,心情好像舒畅很多,他们离开了乾清宫。

    内阁成员走后,周宁与皇上、王承恩、田守信商量了一会儿。

    “母后,您今天可是讲得太好了,问的问题也很好!朕也受教了。只是首辅一直讲现在局面不好,而张四知和陈演却认为状况还好。接下来我们如何应对呢?”

    “皇上以后会比母后讲得更好,只是你现在年龄太小,而且国事又处于危险之中。先皇为此付出了生命。等皇上到弱冠年龄,皇上就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应付各种局面,母后完全相信你能做得到。”

    “母后一个妇道人家,真是不想管这些事情。但目前正如万历初年的局面一样,而且形势还远远危险。”周宁把自己同万历的母亲相比,怕自己如此干政,日后引起皇上、王承恩、田守信他们内心的怨恨,发生一些不可知事件。所以还不如小心点,也避免未来放手的麻烦。

    “皇上问接下来如何应对,王公公和田守信,你们俩人怎么看?”

    “老奴认为,先皇在世时,认为内阁成员的能力不足。现在看来,今天对话表明他们的确没有底,没有能力应付眼前的事情。依老奴多年伴随先皇的经历,首辅范复粹讲的话还是公心的,可信的。”王承恩说道。

    田守信回答道:“回太后,臣对朝局了解不够,不便发言。但是臣认为,目前阶段要想办法短期内搞到钱,谁能用正常的手段搞到钱,还忠心,谁就是能替皇上办事的人。”

    “皇上、王公公、田守信,还有在御马监的曹化淳,我们这五人是核心团队,要保密,切不可对外泄露我们讲话的内容。哀家认为,首辅范复粹的话很认真很坦诚,他是一位不错的内阁,可能能力有限,但是有公心和忠心。”

    “陈演和张四知这两人不行,只知道搞内斗,还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其他两位内阁也可以用一用。毕竟我们要稳定局面,不能对内阁动得太多。”

    “至于搞钱,让其他人来吧。外面有锦衣卫和军队,他们会想办法的。你们不要担心,还怕没有钱。王承恩一定要监督好银两入账出账,禁止宫里的太监挪用和贪污以及索贿。见到一个,惩治一个。还要搞出个章程来,可以奖励,当然也有惩罚,在宫里宣布。”

    “另外,宫里要加强安全监督,这个由田守信负责;宫外要保护一些朝廷重臣的安全并监督好锦衣卫、军队,这由王承恩负责。”

    王承恩田守信齐声道:“皇太后娘娘的话,我们受教了!我们回去安排一下。”

    “好,明天,我们在乾清宫见一些留在京城的成国公和侯爵、伯爵。后天上午还是安排一下见孙传庭吧!”

    “好,老奴这就去办。”

    等王承恩和田守信离开了乾清宫,只有周宁和皇上时,周宁对皇上说:“皇上对母后的安排有什么看法吗?”

    “朕突然觉得这做皇上也没有什么好的,一堆烦心事。过去父皇安排的老师教我的知识与现在完全不一样。还是母后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而且还实用。”

    “以前每次父皇上朝,儿臣在乾清宫里,看着父皇经常发火和烦恼,我就认为这皇帝不是很好当。”

    周宁听了,忍不住笑了,尽管已经继承皇位,却还是个孩子。但这样的语言才真实可信。于是她笑嘻嘻地说:“是啊,这皇帝也就是这样,整天还忙得不得了。如果碰到大臣不给你办事,你还就只有烦恼。专门换人和砍头也解决不了事情,过去你父皇也就这么干的,结果呢?把自己累死了,朝局却越来越危险。”

    说完,周宁叹了一口气,继续道:“做皇帝最应该的是选择对的人,把喜欢干事和有能力干事的人提拔上来做事情,只要他们忠诚,不要给他们制造麻烦。你当皇帝就舒服多了。”

    “为娘要告诉你,不要以为皇帝就是无所不能的,不要以为权力是万能的。等到皇上完全亲临朝政的时,也要记住母后的话。”

    “还有,有什么抱怨和牢骚的话,千万不要和大臣,以及王承恩、田守信、曹化淳他们讲。否则会影响朝政和军心,造成误会!但是在为娘面前,皇上可以大胆地讲。这世间,只有母后才是真正为皇上好!”

    “母后,您真好!”朱慈烺感动地说。母子两人心连心才能战胜目前的危局,周宁知道,她的生死与以后的日子,是与皇上朱慈烺绑定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