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100天,从女生变成摄政女王 » 第51章 收服洪承畴(2) - 收税

第51章 收服洪承畴(2) - 收税

    1641年4月28日,乾清宫

    因为担心洪承畴不敢坦诚讲话,于是周宁鼓励道:“洪大人,起来吧,这里都是大明最忠心的人,所以,你讲话不要藏着捏着。以后内阁就交给你了,除了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外,其它官员都可以由内阁和你直接调遣和任命,报皇上知道就行。”

    每一届内阁的任期是五年。干好了可以再干。只要不犯大错误就可以继续当首辅。

    哀家想知道三件事:第一,你认为朝廷主要问题是什么?第二你认为以后内阁主要目标要求是什么?第三,你以后如何管内阁?哀家给你一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大胆说出你的想法,不要怕,国事已经如此,皇上和哀家都不怕,你只是讲出你的想法,言者无罪。”

    看着皇上、周宁、范复粹、王承恩、田守信都在看着自己。洪承畴心里知道,这三个问题很重要,回答不好,有可能刚拿到的首辅就没有了。

    皇太后刚才说的几点完全让洪承畴觉得这次已经不是做内阁首辅了,完全是做汉朝、唐朝、宋朝的丞相,这可是比内阁首辅权力大很多;而且一做就是五年,根本不担心中途被撤换。于是,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内阁首辅弄到手、坚决跟着皇上皇太后走。

    毕竟是做个大官,还上战场,在死人堆里出来的能人狠人。大约一刻钟后,洪承畴冷静地回答道:“皇上、皇太后,今日臣没有准备,只能简单回答,臣斗胆认为,朝廷主要问题就是三点:

    一、没有银子;

    二、打仗经常失败;

    三、官员之间纷争不断、相互推卸责任和挑毛病,不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停顿后,洪承畴继续道:“如果臣担任内阁首辅,负责整个内阁,最主要目标就是要搞银子,分配和监督每个官员任务,把目标落实到位。内阁需要调整人手,安排一些有能力、能够信任的大臣到五部;而把一些只能夸夸其谈、逃避责任之辈淘汰掉。

    地方上,南京、漕运总督、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官员任命要抓在内阁手上,这样才令行禁止。臣自荐兼任吏部尚书。”

    周宁回答道:“好。皇上和哀家果然没有看错人!有想法有经验也有能力!哀家想继续了解你准备如何增加国库收入的,主要向谁收税?”

    洪承畴回答道:“臣以为,目前阶段,不能再从农民身上收税了。收税过高,农民受不了就会造反,另外收税成本也过高。

    臣斗胆认为只能向全国各地王爷、大商人和地主收钱。毕竟,如果朝廷没有钱,就没有办法召集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有办法保护他们,那他们就会被流寇抢劫或被杀。这洛阳和襄阳的官绅地主不是钱财都被流寇抢劫光了吗?”

    “那以什么名义征收呢?那么会不会反抗和闹事?”范复粹追问道。

    洪承畴回答道:“范阁老,现在都已经火烧眉头了,还管他们反抗和闹事。臣任蓟辽总督期间,很多士兵穿得破破烂烂的,军饷很低。武器装备很差,还经常缺军饷。没有银子,总兵也有很多怨言,这打仗那有士气可言;没有了银子,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看到皇上、皇太后并没有反对和不满,洪承畴继续道:“皇上、皇太后,臣斗胆认为:先找一些明显违反规定的富商和王爷,进行惩罚性罚款。然后颁布政策,专门对全国各地官绅、地主和王爷收税。这总比被贼寇抢劫和杀死要好很多吧。”

    周宁暗想,这英雄所见略同啊,洪承畴和孙传庭基本想法一致。只是洪承畴眼光更毒辣、行事也果断,难怪他约十年前就提出对流寇不能安抚,只能剿灭。

    于是,周宁说道:“洪大人所言有些道理,也有可执行之处。收税一定要有正当的名义,这叫师出有名,要让各地官绅、地主和王爷认为合理合法,那到底以什么名义呢?而且,还要保持每年都能征收,不要逼富商付出太多或倾家荡产,毕竟,我大明还是堂堂正正的王朝。”

    周宁又担心这收税变成一件敲诈勒索的事情,于是提醒道:“另外,这收税一定要注意保证公平、不贪赃枉法、不故意制造冤案错案。要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碰到一次,严惩一次。

    总而言之,这些你上任后,内阁商量一下,拿出个具体章程,呈奏给皇上和哀家看一看,再考虑执行。至于全国各地王爷收税情况,皇上和哀家还需要斟酌一番。”

    洪承畴回答道:“臣知道了,臣一定会制订一个收税章程。”

    周宁原以为洪承畴会反对向官绅、地址和有钱人收税,没想到洪承畴自己会提出,而范复粹也没有明显反对。于是问道:“范阁老、洪大人,你们两位老臣也算是官绅,家里也估计有不少田地吧,为什么不反对对官绅地主和富人收税呢?”

    范复粹没想到皇太后会问去这样的问题,这可是跟崇祯皇帝做事情风格完全不一样,但这样也挺好,免得表面羞羞答答,背后恶狠狠的,于是坦然地说道:“回太后,坦诚地说,老臣的确不赞成向官绅地主富人收税,因为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收税对象。

    但是,老臣再一想,如果不向我们这些人和富人收税,这银两又能够从哪里来呢?国库内库的情况,老臣最为了解,先皇、皇上、皇太后不是奢侈之人,也并没有浪费银两。

    所以,没有银两就是没有银两,士大夫既然享受大明的优待,当然也一定有责任为大明作贡献;同时,正因为在大明军队保护下,各地太平安全,所以富商做生意才能赚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交税呢?老臣身为内阁首辅,更应该有士大夫的担当!”

    范复粹讲完了,周宁很高兴范复粹的坦诚、胸怀和转变,于是说道:“范老先生,哀家真是为你感动,哀家看到了你的担当、赤诚、忠心和爱国!”

    范复粹拱手道:“谢太后的赞赏,老臣不过是肺腑之言。这不破不立啊,早些年,如果老臣有这样的觉醒,也不会总是被银子弄得束手束脚的,先皇也会好很多。但不管这收税多少,使用时,还需要省着用,朝廷的缺口太大太多。”

    洪承畴则回答道:“谢谢范阁老的提醒。臣以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朝廷军队保护着所有人,当然也应该向所有人收税。只要收税公平,收税合理,从他们每年收入中少量抽成,就应该收。

    没有税收,就没有军队来保护他们。不愿意纳税的人,他们可以去辽东、去河南。那些地方目前朝廷不收税,他们敢去吗?愿意去吗?当然不敢,更不愿意。所以,臣认为收税是正常的应该的。

    士大夫既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自己的誓言,那么就更应该知行合一,向朝廷纳税。”

    朱慈烺站起来,兴奋地说道:“洪大人,你讲得太好了!来人,赏洪大人御酒一杯。等洪大人把这次收税事情做成,朕给你大大的封赏。范阁老也有赏赐。”

    周宁听了洪承畴的话,也很高兴,这真是一位能臣,很有战斗力的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