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100天,从女生变成摄政女王 » 第75章 供认不讳

第75章 供认不讳

    1641年5月上旬,山西

    两天时间过了,没有人过来理他们,只有送饭的人。范永斗借着老乡的机会,与送饭的人进行搭讪,并塞了银子给对方,这时候才知道这次真正大事不好了!

    原来,他和其他三人都被抄家了,家里人都被关在自家的宅院里审问,家里人没有送到县城衙门里来是因为县城衙门太小了。

    “完了,这次可能真是天塌下来了!”范永斗脸色苍白,难道自己从祖上到现在的基业都要被毁掉吗?他实在不甘心,他还以为仅仅是抄家呢。

    他把信息传递给了其他三人,大家顿时都焦躁不安起来,纷纷要求见锦衣卫大人。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更没有人理他们,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人理。

    这次所有的人跟县衙门里的人完全不一样,跟以前锦衣卫也不一样。这次是真正办事的人,以前那些官府之人只是打着官府名义搞钱罢了。

    第三天,锦衣卫千户陈大人和东厂太监过来了。范永斗等四人被羁押到衙门办公大堂里。千户和东厂坐在堂厅正座上,旁边有一箱的信件,分成几堆放在一边。

    “来人啊,抬上来!”!

    两个锦衣卫把抄到的金银珠宝和账册都抬了上来。

    千户拿出账册念到:“范永斗,抄家所获白银一百一十六万两,黄金二万两;

    王登库,抄家所获白银七十五万两、黄金一万两;

    靳良玉抄家所获白银六十八万两......四人抄家总获白银三百八十三万两,黄金三万二千两。

    你们正正经经的商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这还不包括宅子、商铺和其它财物?”

    “回禀皇上,小民确实是正正经经的生意人啊,这些群都是祖辈代代积蓄的啊!”范永斗继续狡辩到。

    “那你看这些银子的背面印的字样。”千户让锦衣卫拿着官银的字样给他们四人看,“这是官银!是建虏于崇祯11年曾经掳掠山东的官银,怎么会大量在你们家里找到了?”

    范永斗等人顿时哑口无言,和满洲的贸易数量太大了。满洲也真是的,掳掠到的白银没有熔化直接就拿来交给范永斗他们了,范永斗之前还注意到这些,所以每次拿到满洲的白银后都会重新熔化过再拿出来使用,但后面银子越来越多了,偶尔有不注意的。没想到,竟然栽在这官银上了!

    但显然不只有这么多,就是没有官银,也有足够的其它证据。

    “来人啊,传证人”千户接着喊到,于是范永斗的几个伙计被带了上来。

    “范老爷把在张家口收购的粮食,生铁、火药、布匹等,让我们运到关外给建虏,我们再把建虏给的银子运回来。”

    “范老爷命我探听大同守军情况。”

    “范老爷要我送银两给大同镇、太原镇的官军。”

    ……

    四大晋商的管家、账房、几十个伙计纷纷被押上来作证,范永斗等八人彻底蔫了。

    在死亡面前,管家和账房刚开始也嘴硬,但在伙计纷纷招供,以及证据都找出来后,他们也唯恐自己招认落后,没有立功而遭到官府的严惩,马上把知道的全部招认了。

    旁边的东厂太监说道。“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你们这四个是建虏的走狗、汉奸!是我大明的卖国贼!

    你们把我大明的粮食、生铁、火药私自运到关外卖给建虏,建虏吃着我们大明百姓的粮食,拿着我们大明百姓制造的武器,来我大明烧杀劫掠,再把烧杀劫掠抢来的金银珠宝,和你们换粮食与武器,再接着来我大明烧杀劫掠,周而复始。你们还有脸说自己是正正经经的生意人。”

    东厂太监接着大声说道:“看来你们不见棺材不落泪,不用问了,大刑伺候!”,

    千户开口了:“范永斗,你们几个犯了朝廷大案,竟然把限制进行交易的物资,粮食、生铁、布匹和火药偷运走私卖给建虏,这完全是资敌啊,我大明与建虏常年交战,死了这么多人,跟你们有莫大关系。

    本官已经收集了你们四大家所有证据。本官直接跟你们说了:你们四人肯定是要杀头的,你们的妻儿老小和家属如何,得要看你们的表现。

    如果全部交代你们的情况,本官会酌情处理。到了京城,还会交给大理寺继续再次审问,如果翻供,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旁边的东厂太监得意洋洋地插话说:“当然,你们今天也可以全部不承认资敌卖国,可以不说话。本公还是不会把你怎么样。反正这么多证据也不需要拷打你们。”,

    “大人,我说,我说。请保我家妻儿老小的命啊!”范永斗知道事情全部败露了,这家都抄了,所以的纸质证据都有了,证人除了自己,自己的儿子、账房和管家等都知道很多,自己不说,上个刑,大家都会说,坚持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大人,我也说。请保我家妻儿老小的命啊!”其余三人也赶快说。

    说完,三人还手指着范永斗,齐声说道:“大人,这范永斗就是最大的坏人,他与满洲鞑子关系最密切,认识满洲鞑子里的王爷贝勒。我们也都是被范永斗带进去,我们好后悔啊!”

    范永斗反驳道:“瞎说,我与建虏只是生意上的来往。你们祖上很早就跟他们有来往,还怪在我范某人身上。”

    千户马上呵斥道:“不要吵了,把所有知道的事情都讲出来!交代得越多,交代的消息越重要,立的功越大!

    大家痛痛快快地讲出来,也免得上刑,免得打打哭哭的。把家里的财产、银两、黄金、珠宝藏在哪里,以及外面的商户、跟建虏交易次数、货品和金额、跟京城和山西、宣府镇等地方官员来往情况等,都讲出来。

    讲得越多,你们家的后辈就存活得多。

    来人啦,从现在起分成四组,每组四人,分开审问,分开交代,分开作文书。马上进行。”

    经过一天的审问交代,全部交代清楚,并进行了画押。基本与前期锦衣卫收集的信息相差无几,也与羁押在四大家老宅子里的账房、管家和四大家家主的直系后代交代一样。所以情况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