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覆清夺明 » 第四章 临终遗言

第四章 临终遗言

    金乌西斜,又是一天过去。

    田野间,启东与单大叔好似没有丝毫疲惫般的坐在牛车之上,互相聊着天唠着嗑。

    单大叔,本名单雄信,当然不是隋唐的那个二贤庄和瓦岗好汉,据他所说这都是因为他老子以前读过几年书,迷上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于是便给自己的儿子取了个这么一个名字。

    单大叔本来是明军军武出身,在边军的时候由于在战场伤了腿,故而使了些银钱,走了些关系后,便在后方做了几年后勤运粮兵,由于以前的卫所制的糜烂,后勤算是当时唯一稍稍有些油水的地方,攒了点小钱后,接着便直接退伍了,回乡娶了个不算漂亮的婆娘,生了几个大胖儿子。

    生儿易,养儿难,小伙子们消耗的银钱使得家里的状况急转直下,故而单大叔平日里也开始帮着那些有钱的地主和员外们,使一膀子力气,赚些糊口钱。

    俩人聊天间隙,启东拍了拍腰间的小钱袋儿,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里面装着王员外打赏的一两银子。

    在今天干活的时候,启东飞身救下了坍塌墙体下王员外的嫡子,故而得赏。

    王员外给了一两银子外加许多的铜钱,这可比干苦工赚的多的多。

    完工之后,启东便把多出来的大约几百文铜钱,不顾单大叔的推辞,全都给了他。

    故而收获满满的两人心情皆是不错。

    老话儿说的好,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当二人,一牛,走到快要看见村子的时候,二人忽然生出心悸的感觉,而后便相互看向对方。

    有些时候在亲人或者熟悉的朋友离世的时候,不少人都似乎有感应一般。

    这不是玄幻,更不是迷信,而是现实。

    (PS:免费的章节,作者说句题外话,和这种心有灵犀相似的情况:前几年我姥姥去世的时候,在那一天她足足喘了半日,直到他在外市念书的亲孙子回来的时候,老人家才咽气,安详的离世。没有胡说,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当二人远远的看到村子里那升起的滚滚浓烟,二人立刻慌了神。

    接着启东便开始催促拍打着老黄牛的后腚,加速的向着村子的方向而去。

    村口

    昔日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寂静无声,只有还在燃烧着的房屋木材发出噼啪的低响。

    那以前各家在村子里的道路上吵闹玩耍的孩子们和房前蹲地吃饭的大人们也全都消失了。

    有的只是那滚滚的热气向着进村的二人扑面而来。

    二人的脸色惨白,瞬息之后跳下牛车,便向着自己家的方向飞奔。

    “狗鞑子,我日你姥姥哇,呜呜呜!”当还在向着山下自己的家飞奔之中的启东,听见单大叔的咆哮声,便是心下一沉,面容冷峻的再次提高了速度。

    山脚下,启东家门前。

    也许是离村子稍远,好在房屋并没有人放火。

    看着那大门洞开,遍地狼藉的院子,启东默默无声推开了右边快要倒塌的木门,向着里面走了进去。

    这个时间妹妹应该在给“刘叔”做饭,看着桌子上那收拾妥当,装着饭食的篮子,启东喊了两声“丫头”。

    当然并没有任何回应传来。

    “没发现丫头的踪迹,相对于如果见到一具尸体来说,也许算是个好消息,有可能是被刘叔带走了,藏起来了也说不定”后世深知鞑子恶行的启东,略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紧绷的情绪,转身朝着“刘大叔”家走去。

    小土丘上。

    忽而一阵寒光,自启东背后袭来。

    只见一人,手拿发着寒光的阔刀向着启东后背劈去。

    启东躲闪不及,只能生受了这一下,而后便顺势趴倒,接着便面向着行凶之人。

    好在那人并不是抹自己的脖子,如果是的话估计自己就得直接隔儿屁、凉凉。

    而后背的伤口给启东的感觉似乎并不深,就像似钝器划过一般,但是微风吹到伤口的时候,还是感觉到火辣辣的疼痛,启东深知,还是流血了。

    这只是瞬息之间启东的感受。

    接着启东就看向面前之人,只见面前一个身着鞑子装束的一个壮年男子,手捂着自己的肚子,另一只手拿着已经卷刃的阔刀,警惕的盯着面前的启东,作势欲砍。

    见那人身上带伤,启东当然不会再给他机会,在生死之间,鼓起勇气,自地上抓起一把沙土,朝着鞑子的脸上扔去。

    鞑子本能的用手挡脸,启东拔出在靴子里的那跟用木头制作而成的尖刺,作势欲刺。

    可木刺却停在了半空中。

    因为启东发现,这鞑子忽然用捂着肚子的那支手去挡沙土,之后就见从那裸露伤口的部位里,流出肠子内脏什么的,直接流淌一地。

    而那鞑子也缓缓的向后倒去,眼见出气儿多,进气儿少,显然是活不成了。

    这场面却并没有刺激到启东,因为几年前的流民生活,早已见识过各种各样惨死的尸体。

    启东带着惨白的脸色,不顾四周的血腥味,挪步来到躺倒的鞑子身边。

    并没有用木刺结果了他,而是任其吐着血窒息而死。

    面无表情的开始搜尸。

    接着启东把鞑子手中的刀,费力的从他的手中抠了出来,又在鞑子的身上摸索着,随后便翻出一个玉佩大小的方形木牌,和一个灰黑色的钱袋儿,只见那木牌上刻着“镶黄”二字。

    把染上血的手在鞑子的衣服上蹭了蹭,把钱袋之中的银钱连同那块木牌,全都倒入自己的钱袋,龇牙咧嘴的忍着疼痛,便接着起身向着隔壁“刘大叔”家的方向走去。

    消失了,是的,消失了,刘大叔家的房子、院墙、大门全部消失了。

    那本来应该属于房子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黑漆漆的深坑。

    这就是现在出现在启东眼前的一幕。

    而且空气中还弥漫着不少还未消散的,那闻之发臭的火药味儿。

    于是启东便四下看了看,当发现在一处深坑的边缘,躺着像似已经死掉的四具尸体时候,启东便拔腿小跑了过去。

    当启东跑到地方的时候,愕然发现这衣衫褴褛的四人竟然全都活着,其中有三人气息雄厚,唯有一个老人,气若游丝。

    而这个老人便是他的“刘大叔”。

    启东喊了两声,见他没醒,于是便跑着回到自己家,自柜子中取出麻绳,回到坑边利落的把另外三个人捆成粽子。

    之后便来到刘大叔身边,拿起水囊,扶起他的脑袋,给他喂了几口。

    忽然,只见那刘大叔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而刚喂进他口中的水也混着鲜血和不知名的碎沫喷了出来。

    嘴角流血不停,好在人醒了过来。

    没等启东说话,只见老者露出一抹苦笑,看着启东,用微弱的声音说道“你回来啦!”

    说完便又剧烈的咳嗽几下。

    “嗯,你感觉怎么样,还有我妹妹呢?”启东小声问道。

    “她不是你妹妹,他是大明的公主,先帝的义女,咳、咳”。

    缓了缓,仿佛回光返照一般,只见这“刘大叔”的脸色竟然奇迹般的红润起来,呼吸也变的平缓了许多,不在发出赫赫赫的动静。

    看着启东那毫无惊讶的表情,疑惑的问道“你不惊讶?小子,你媳妇可是堂堂的大明公主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