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群英璀璨 » 第四章 初识张角

第四章 初识张角

    “沛县刘渊,见过荀焜大人。”

    当荀绲第一眼看到刘渊的时候,竟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像!简直与刘兄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刘渊并不清楚,他的名字正是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荀焜大人给起的,渊,意为潜龙出渊,日后必定大有作为。

    两位老人更加希望刘渊长大之后能够潜龙出渊,中兴汉室,这也是两位老人的初衷。

    可惜自从那场变故之后,荀淑已经足足十五年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再次听到这个名字,荀绲的心里怎么可能不激动。

    十五年来,荀绲没有一刻停止过对刘雄的寻找,可是他心里清楚,刘雄躲藏起来就是不想让当年参与洛阳之变的老兄弟遭到牵连,所以才会一个人独自承受窦氏一脉的追杀。

    可荀绲又岂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很难想象,刘雄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究竟是如何躲过窦氏的追杀。

    “刘雄与你是什么关系?”

    “刘雄?祖父?”

    “你是说刘雄是你的祖父?”

    “没错!”

    “你的身上可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虽然刘雄临终之际交代过,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向任何人暴露自己的身份。

    可是看着荀绲迫切的眼神,刘渊又不忍心拒绝这位与祖父有着莫大关系的老人。

    内心挣扎片刻之后,刘渊竟然从怀里拿出龙纹玉佩。

    “前辈,不知这枚玉佩能否证明我的身份?”

    小心翼翼地接过刘渊手中的龙纹玉佩,仔细端详着上面雕刻的龙纹,这种材质,如此精致的做工,除了皇室御用工匠,旁人无法仿造。

    “是真的!是真的!”

    “整整十五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们了,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没想到刘渊的无意之举,竟然还会有意外收获,连荀绲、蔡邕这些名士都是祖父的挚友,由此可见,刘雄的曾经的身份该有多么高贵,至少也得是王爷。

    既然刘渊已经安然无恙的出现在自己面前,那就说明刘雄现在应该还活着,只不过荀绲并不清楚,刘雄已经不在了。

    “他现在人在哪里,能不能带我去见一见他?”

    “老前辈,祖父……祖父他老人家两天前已经驾鹤西去了。”

    听到这个噩耗,荀绲备受打击,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消息。

    “怎么可能会这样?老朋友,你还是先走了吗?”仅仅是片刻,刘渊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荀绲瞬间苍老了几岁。

    “刘兄走的时候有没有很痛苦?”

    “没有,祖父他老人家走的很安详。”

    “那就好。”

    “荀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要紧。”

    作为荀绲等人最敬重的兄长,刘雄的死恐怕没有人能够接受。

    “大哥他临终之前有没有什么交待?”

    “祖父只是让我拿着这枚玉佩去洛阳找蔡邕蔡大家,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如今的洛阳,对于刘渊来说简直就是龙潭虎穴,而刘渊只不过是十三岁少年,如何斗得过那帮老狐狸。

    而且蔡邕因为直言得罪张让等人,已经引起皇帝的强烈不满,不日将会被流放。

    即便是刘渊抵达洛阳,蔡邕也有心无力啊,甚至有可能会因为蔡伯喈受到牵连,为了刘渊的安全着想,荀绲是断然不可能让刘渊前往洛阳的。

    “渊儿,你觉得颍川书院怎么样?”

    “很好!”

    “要不要留下来陪陪我这个孤寡老人?”

    “啊?”

    “荀老,恕渊儿不能答应你的请求,既然是祖父临终之际的要求,哪怕是龙潭虎穴我也要闯一闯。”

    不愧是刘雄的孙儿,脾气秉性简直与刘雄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荀绲的关心让刘渊心里一暖,他怎么可能不清楚荀绲的想法,他这做只不过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罢了!既然你非要一心前往洛阳,老夫也不再执意阻拦,这枚令牌乃是荀氏一族的家主令,带上它,去找荀彧,有文若在,定能护你周全。”

    “荀彧,荀文若,王佐之才?”

    “哈哈,王佐之才,看来你对文若的评价还真不是一般的高,若有朝一日文若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你的,只不过现在的你还是太年轻了。”

    “多谢荀老!”

    “如果在洛阳待不下去了,随时可以回颍川书院,把这里当作自己家一样就行,老夫便是你在这里唯一的亲人。”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不必如此!既然你是大哥的亲孙子,那便是老夫的亲孙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要是再这么客气老夫可就要生气了。”

    荀绲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刘渊也就坦然接受了他的帮助。

    “如此,老夫便再书信一封,等你到达洛阳遇见文若之时,可以将这封信交给他,当他看到信中的内容之后,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说罢,荀绲奋笔疾书,把要交代法内容全部都写在书信上,只不过对于刘渊的真实身份,荀绲只字不提。

    将书信交到刘渊的手中,对于故人之子,荀绲更多的是不舍。

    “既然如此,孙儿刘渊先行告退!”

    “去吧去吧!”

    刘渊退出书房之后,荀绲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放声痛哭。

    “大哥,你放心,只要老夫还活着,就没有人能够伤害渊儿,谁也不行,哪怕是当今的皇帝也不行。”

    走出荀绲的书房,便看到远处等候自己的郭嘉。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三位谋士并没有出现,刘渊并没有因此感到失落。

    “郭兄,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为兄这不是担心你嘛,能从夫子的书房里走出来,而且还能安然无恙的站在这里,除了文若之外,你是第一个。”

    “啊?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不是因为郭兄馋我好酒了?”

    “嘿嘿!说什么呢,我怎么会是那种人,我这不是担心兄弟你吗,你可千万不要多想!”

    “哈哈,能结识奉孝,也是我的幸运。若有机会,奉孝一定要来洛阳,渊一定请你喝大汉最烈的好酒!”

    “既然如此,若有一天嘉真的能够前往洛阳,希望刘兄一定不要忘记今日的约定。”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哈哈~”

    从认识郭嘉以来,戏志才第一次见到他笑得如此开心。

    “奉孝,为兄已经看到抉择,就让我们未来再一较高下吧!”

    “奉孝,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期待我们在洛阳的相聚!”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吗?好!好!好!没想到刘兄小小的年纪竟然还有如此文采。”

    “低调!低调!”

    “奉孝,时间已经不早了,渊该离开了。”

    “这就要走了吗?”

    “没错,渊有不得不去洛阳的理由。”

    “洛阳不是久留之地,还希望刘兄能够珍重!”

    “后悔有期!”

    “后悔有期!”

    告别了郭嘉,刘渊再次踏上前往洛阳的路程。

    离开颍川书院之后,刘渊路过一个小村庄,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

    为了查明原因,刘渊只好下马一探究竟。

    “还有人吗?还有人吗?”刘渊的呼喊声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应,于是心中更加好奇:难不成这个村庄的人都死了?

    可是这些尸体上没有任何被害的痕迹,显而易见这些躺在地上的百姓全部都是饿死的。

    “怎么会这样?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就没有一个人管吗?大汉的官员已经腐朽到这种程度了吗?”

    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看样子只有六七岁的样子。

    “大哥哥,你也是这个村庄的人吗?”

    “并不是,我只不过是路经此地罢了。”

    “小姑娘,你知道这里的百姓都去哪了吗?”

    “当然知道!可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万一你是一个坏人呢,幸存的百姓恐怕就要遭殃了。”

    “宁儿,你在跟谁说话呢?”

    “爹爹!爹爹!你快来看,这里有一个奇怪的大哥哥,一直询问百姓的下落。”

    听到女儿的解释,中年男子拄着拐杖从一间破旧的茅草屋走了出来,将女儿护在身后,对刘渊开始警惕起来。

    “你究竟是何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朝廷派你来的,你们难道一点活路都不给吗?”

    面对男人的质问,刘渊没有丝毫胆怯,反而笑着反问道:“你又是何人?为何也会出现在这里?”

    “吾乃大良贤师,来到此地就是为了带领百姓们走出一条活路。”

    “大良贤师张角?太平道?”

    “汝究竟是何人,为何会识得吾?”

    “沛县刘渊。”

    “刘渊?没听说过,姓刘?难不成你是汉室宗亲?”

    “是又如何不是又怎样?”

    “老夫平生最恨的就是你们这帮家伙,拿着朝廷的俸禄还在不断压榨百姓,简直就是畜生行为,既然让老夫遇到,今日我就要替天行道。”

    “就凭你?可别闪了老腰。”

    “乳臭未干的小娃娃,竟然敢如此张狂,老夫今日就要替你的父母好好教训教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