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燕颂 » 第1章 惊梦

第1章 惊梦

    大虞祥嘉十四年八月初七,燕京城燕王宫建章殿后殿,此地为燕王长子燕行云的寝殿,时近寅时,昏暗殿内只燃着两座烛台,勉强可看清人影,殿内留有两名宫女两名内侍在此侍候,此时也都坐在地上倚着廊柱打瞌睡,殿中那张罩着纱帐的大床上,刚刚年满十五岁的燕王长子正蜷缩着睡在靠墙的一侧,未长成的少年蜷缩在这张空旷的大床之上,像是一只在旷野之中无依无靠的幼兽。

    燕行云独自一人走在一条河边,周围芳草茂盛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的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周围只有鸟叫虫鸣,让人无比松弛。燕行云漫无目的的走着,过了一会,身后走来一位拄着杖的老者,须发皆白却健步如飞,从后方赶上燕行云后两人并肩而行,燕行云也不觉有异,两人相视笑了笑,就一同前行。

    又走了一阵,约莫是有些累了,燕行云驻足,老者却已不见,身边反而多了一个女子带着一个小女娃,女娃儿围着女子嬉闹,女子察觉到燕行云的目光转头与他对视,相隔咫尺燕行云却看不清对方面容,如此诡谲燕行云心中却生不出一丝疑虑,好似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他蹲下身,手掌抚着河水,无聊的来回搅动,只在刹那之间,天地骤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像是太阳突然熄灭了一般。燕行云悚然一惊,仿佛这一刻恐惧、惊诧等诸般情绪再次回到了自己身上,还未等想要起身,燕行云只觉得刚才还在拨弄的河水一下子变的粘稠,猛然间抬起手,在明明不可视物的黑暗中,赫然看见自己的手上沾满了淋漓的鲜血,正顺着手臂向下流淌。

    燕行云想要起身逃离,却觉得自己周身不受控制一般难以动弹,向着四周张望,周围尽是黑暗,刚才的女子和小女娃也都消失不见。还未等燕行云想要呼救,忽然间一张七窍流血的女子面庞出现在他的眼前,那女子盯着燕行云,眼中似有嘲讽又似有怜悯,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精致的脸庞诡异的表情配上七窍中缓缓渗出的鲜血,让燕行云几乎肝胆俱裂,还未等燕行云惊叫出声,女子就手持一把匕首插进了燕行云的胸膛。

    眼睁睁看着匕首插进自己胸膛,燕行云浑身一颤,周遭事物刹那间全都消散,胸口也不觉得疼痛,只觉得有些呼吸不顺。燕行云心想自己应是做噩梦了,想要起身,却发觉身体还是难以动弹,眼睛也睁不开,胸口愈发沉闷,感觉喘不上气,心脏正快速的跳着,仿佛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一样。

    燕行云愈发慌乱,拼命用力想要睁开双眼,但眼皮仿佛压着千斤巨石一般纹丝不动,燕行云转而想要呼喊内侍,嘴巴张开却发觉自己发不出声音,拼尽全力想要吼叫,却只勉强发出细微的闷哼之声。就在燕行云越来越恐惧时,耳边忽然传来几声轻柔的呼唤,“殿下,殿下”。

    在燕行云闷哼出声的瞬间,原本还在打瞌睡的内侍宫女们一下子都清醒了过来,围到了床边,今晚值夜的管事听到主子在帷帐里发出的哼叫立刻轻声呼唤。听到这几声呼唤,燕行云忽然觉得眼皮上的重量散去,一下子睁开了双眼,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发觉自己还蜷缩着身子,双臂垫在胸口硌的自己喘不上气来,现在心脏还在突突的跳着。

    燕行云转过身来平躺在床上,对着纱帐外还在呼唤的内侍挥了挥手,含混的说了句:“没事。”管事听到了退到了一旁,招手唤来了一旁的小太监,附耳吩咐道:“去把总管叫起来,就说主子像是做了梦魇。”小太监得了吩咐轻步向殿外退去,随后管事对着对面的宫女做了个饮水的动作,随后一名宫女会意后去一旁准备温水,管事随后小心的隔着纱帐看着自家主子的动向。

    燕行云躺在床上,平复着自己的呼吸,右手成拳一下下敲在自己紧皱的眉头上,渐渐困意袭来,就在快要入睡之际,那张带血的女子面庞再次在眼前闪过,燕行云一下子惊醒,睁开眼大口喘着粗气。燕行云知道自己不能再睡了,挣扎着撑起身子想要起身,纱帐外的侍者们,看见主子有动作,立刻上前挽起了纱帘,一名宫女上前搀扶,燕行云刚刚坐起,一抬眼就看到正扶着自己胳膊的女侍,此时殿内灯火昏暗,加之刚才的梦境,让本就不太清醒的燕行云一下子惊叫出声,手臂随之一挥将扶着自己的宫女一下子推到在地。周围人听见燕行云惊叫急忙跪伏在地,被推倒的宫女也急忙跪在地上请罪:“奴婢该死!”

    这时,陪伴燕行云从小长大的贴身大伴,建章宫的总管太监高福从殿外奔了进来,小步跑到床前,轻声安抚着:“主子,主子,您没事吧,奴婢们在这侍候着您呢。”

    这时又一位宫女端着一个托盘跪到近前,托盘上放着一壶温水旁边放着两个茶杯。高福先往一个茶杯中倒了些温水然后喝了下去,然后才又斟了一杯温水递到燕行云跟前:“主子,喝口水吧,奴婢们都在这呢。”

    燕行云接过茶杯将水一饮而尽,扫了一眼跪倒的众人,随后低着头摆了摆手,高福看到后了然,回身对着殿内众人吩咐道:“都起来吧,把灯都点起来。”“是!”殿内的奴婢们得了吩咐,立刻起身,纷纷拿着引火的蜡烛将灯台一一点燃,片刻后整座大殿就明亮了起来。

    燕行云捏着眉头尽力平静着自己的神思,“几时了?”“刚刚寅时,主子您要再睡会吗?”高福在一旁答道。燕行云又深吸了几口气,从床上起身,等高福将鞋套在自己脚上后站起,“不睡了,睡也睡不好。”

    高福这个燕王长子的贴身大伴明白今夜主子是真被梦魇吓着了,随后说到:“主子,今个天还是不错的,奴婢刚才在外面看见繁星满空甚是好看,要不奴婢把人都叫起来让他们把外面的灯都点起来,陪主子到外面看看?”

    燕行云略一思索,摇了摇头:“别叫了,让他们把外殿的灯点起来,在外殿的门口坐坐就好,把我的刀拿来,我要磨磨刀。”

    燕行云来到殿外,果如高福所言,今夜晴空万里,天空之上群星璀璨,虽是月亮已落下,但更显群星璀璨。默默看了一阵,燕行云回身坐在外殿的门槛上,高福在一旁奉上了燕行云心爱的宝刀。

    燕行云抽刀出鞘,只见此刀仿唐横刀样式,长约三尺七寸,乃是用精铁百锻成钢所制,此刻在烛火的映照下寒光凛冽熠熠生辉。燕行云取了一块小鹿皮细细擦拭着刀身,心情终于渐渐平复。

    及至东方渐白,燕行云终于将刀磨拭完毕,将刀身平举至眼前,细细端视,“高福,后日就是母后十年忌日了。”

    “是,殿下。”一直矗立在一旁陪侍的高福答道,高福是燕行云祖父燕骥获封燕王开建燕王宫后第一批入宫的太监,当时年仅14岁的高福被当时还是世子妃的燕行云母亲看中,令他成了燕行云的大伴,从此对这位小主子可谓须臾不离,每日侍候了主子睡下,安排好夜间值守才去偏殿睡下,在燕行云起身前又会早早的等候在床边等待召唤。当今燕王,燕行云的父王燕维疆都多次夸赞高福是难得的忠仆。

    祥嘉四年也就是十年前,燕王妃再次怀胎,临盆时难产,虽是保住了小公主但燕王妃却因血崩不治,最终崩逝。自此之后,高福更是小心侍候自己的这位小主子,凡是燕行云的饮食经试菜太监试过之后,高福都要再试一次才会进给燕行云,兢兢业业生怕出现一点纰漏。

    燕行云收刀入鞘,拄着刀起身,跺了跺已经酸麻的双脚,“十年了,把一切都准备好。”

    高福在一旁俯身答道:“是,殿下放心,一应事项已准备齐全,殿下自从八年前,每逢王妃忌日都亲去西郊陵寝祭拜,全燕京的人都知道,必误不了殿下的事。”

    燕行云看了眼天色问道:“几时了?”

    一旁的宫女前驱的两步答道:“回殿下,卯时了,奴婢们该伺候殿下沐浴更衣了。”

    “嗯。”燕行云将刀交给高福,边向后殿走边问道:“父王昨夜在毓秀宫吗?”

    “回殿下,王上昨夜是在秦夫人的毓秀宫,殿下沐浴更衣后可去毓秀宫请安。”

    卯时三刻,毓秀宫前,燕行云带着高福站在殿门外,等着给他的父王,当今大虞五大藩王之一的燕王燕维疆请安。

    宋景定元年(1260年)初,忽必烈回师燕京经开封时遇刺重伤不治,蒙古军大乱屠开封城,三月蒙哥汗幼弟阿里不哥在哈尔和林继位蒙古大汗,因阿里不哥一贯反对忽必烈汉化政策,对汉地蒙汉军政人员素有不满,汉地官员多不从其汗命,于是汉地兵烽四起,六月忽必烈旧部拥戴忽必烈子真金于燕京为汗。

    景定二年真金兵败被杀,大虞太祖高皇帝姚盛于洛阳起兵,以“尊奉宋帝,复汉疆土”为号,北地云集响应,介时蒙古东北诸王不尊阿里不哥,窝阔台汗国蠢蠢欲动,阿里不哥无暇顾及汉地,大虞得以席卷京兆、河南、山东等地,五年内尽收太原沧州至淮河地。

    咸淳三年(1267年),宋帝欲收太祖兵权,逼迫愈甚。七月太祖不堪逼迫,本欲交出兵权南下,将军燕骥汇同众将,杀宋使,拥立太祖称帝。太祖遂于洛阳称帝,以姚姓为虞舜后,立国大虞,改元天盛。

    天盛四年,蒙古汗阿里不哥与宋帝赵禥约合攻大虞,共分其地。阿里不哥亲率大军二十万自大同进逼太原,太祖与大将燕骥在太原与其对峙。宋帝命贾似道率兵三十万自襄阳北上,然贾似道胆小怯战,只在襄阳城纵情享乐,不思进兵,太祖命长子姚霸领兵监视。

    正值阿里不哥与太祖对峙期间,钦察汗国与窝阔台汗国合谋叛阿里不哥,阿里不哥急欲北返,遂与太祖于太原城下立约,大虞尊大蒙古国为上国,予粮草五十万石,银二十万两为大汗军费,并岁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约以互市。蒙古大汗赐大虞战马一万匹,牛两万头,羊五万只以示亲善。

    阿里不哥退兵后,大虞分兵两路攻宋,太祖与皇长子姚霸攻襄阳,燕骥领兵攻金陵,天盛六年,燕骥兵围临安,宋帝赵禥出降,南方遂定。赵禥被封献国公,令居洛阳,天盛八年逝于洛阳,太祖令以天子礼葬于开封。

    天盛九年,太祖依金蒙旧制,将除洛阳直隶外划为山东,河东,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江浙七大行省,设行中书左右平章事处置行省军政事。

    天盛十四年十月,蒙古大汗阿里不哥崩逝于哈尔和林,其四子争汗位,是年冬草原大雪,牲畜十不存一。

    天盛十五年五月,大虞举三路大军攻蒙,太祖协皇五子姚思亲率大军出太原攻大同,燕国公燕骥领东路军攻燕京,皇长子姚霸领西路军出凤翔攻宁夏。三路大军势如破竹各收其地,大虞得以东起辽西,西至兰州,长城以内复归汉土。

    然天不假年,天盛十六年二月,太祖皇帝崩于班师途中,享寿五十有四,临终传位于皇五子姚思。太祖皇帝共有六子,其中皇次子早夭,皇长子姚霸宿有军功,又领西路军得胜驻于西京(天盛六年太祖改京兆为西京),皇三子姚靖于山东平乱,皇四子姚霖镇守湖广,皇六子姚棹镇守江浙。诸皇子听闻太祖驾崩传位于皇五子,心思各异,皇长子姚霸放言太祖驾崩乃是奸人谋害,要起兵诛杀奸佞,其余诸皇子也各自收拢兵马,天下风云骤变。

    危难关头,燕国公燕骥会同皇三子姚靖领兵护送皇五子扶太祖灵柩回到洛阳,燕骥亲赴姚霸军中劝服姚霸听从太祖遗诏,最终化解兵戈,扶保当今天子继位。

    当今天子继位后为先皇行大丧之礼,谥曰:开天启运神圣睿武高皇帝,庙号太祖。

    第二年改元祥嘉,而后加封燕国公燕骥为燕王,命其镇守河北辽西等新归之地,封先皇长子姚霸为秦王镇守陕西,封先皇三子姚靖为齐王镇守山东,封先皇四子姚霖为楚王镇守湖广,将江浙行省改为浙闽行省,太湖以北苏州与金陵收归中书省,先皇幼子姚棹为吴王镇守浙闽,至此大虞有了五位权势滔天的藩王。

    祥嘉二年,燕骥于燕京病逝,天子赐谥曰忠武,其独子燕维疆承袭燕王位,直至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