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子启示录 » 第十四章 大道基点

第十四章 大道基点

    “道初法场在临?”公子苏追问道。

    “前些日子异相不停,最后道初法场异动,今日竟然有再度开启的迹象,所以你看这些酒楼、茶馆、客栈可都人满为患,皆是要赶去凑凑热闹的。”老者乐乐呵呵,等了半天,也不见两人回应他,才又不情不愿的说道:“我看你们不妨也去瞧瞧,虽然限制进去的都是元丹左右境界,叶小友境界低了些,但不妨碍去凑凑热闹。”笑面佛面上带着些不明意味,故作轻松的说道。

    “全看你,小玖,你若是感兴趣,倒也不是不能去看看。”公子苏面上亦是带着些不明意味,竟然与那笑面佛老人有七分相似。谁曾想少年毫不理会两人,径直开口:“看看就看看,入山观景,相逢即是缘。”笑面佛一如既往的呵呵笑出声,不同的是公子苏这次亦是微笑在旁。

    三人就此在酒馆旁客栈歇息一夜不谈。第二日,三人踏上去往道初法场的旅程,只是一儒生带一书童的组合多了位时不时笑的呵呵作响的老者,这让一行多了不少言语。

    “小玖啊,少年男儿行历世间,当是看百态众生,赏万里花酿啊,你这赏酒坛趣之才还得磨炼些日子啊。”

    “晚辈记下了。”

    ...

    “常听传闻,楚地狂士为情所困故而隐居不出,是真是假?”

    “你信便是真,不信便是假。”

    “那你曾明拒儒家圣贤相邀,不入稷下学宫,又是真是假?”

    “你信便是真,不信便是假。”

    “你挂印归隐前,说了一句学而优则仕不过是羊头狗肉、当婊子立牌坊之举,这个当真假不了了吧?”

    “你信便是真,不信便是假。”

    ...

    老人嘴上闲不住,但是两人一个句句不离晚辈,一个不置可否,让他也自知交浅言深,不会满足他那些老来小的好奇心,于是,三人都变成沉默寡言的赶路人了。这一路上,那个酒馆中言辞狂傲,修为坚实的游侠,踽踽独行,但脚却快了他们不少,早超过了不知多远了,那些渠灵门的弟子各自乘着灵兽掠过,更是只与他们擦肩片刻就不见踪迹了。

    “照这形势,渠灵门乘着灵兽,追上那个独独一人的游侠是早晚的事情。你且猜猜看那个看上去有风度的渠灵门白少平会不会寻个僻静的地界,为难那个青年游侠儿。”公子苏看着不见踪迹的渠灵门众人,状似无意的问道。

    “依老夫看来,那个白衣的白少平,那日在酒馆看似大度,实则是爱护自家羽翼,在酒馆中大打出手不说,还是自家门人主动挑事,若是护短就显得不够大气了,这才屈身作罢。如今若真能找到个合适的地方,我看算计一番那个游侠一番在所难免。”笑面佛做胸有成竹状,还未顾得上是不是问的他就叽里咕噜分析了一通,却不知他这一番谋断权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问话的公子苏看也不看他,只是等着闻言就皱眉的少年开口。

    “护短就是护短,若是想护着谁,哪儿还顾得上羽翼名声。那个白衣衫的看似大度,衣着形态也在向外表达着他大度,他若当真风度翩翩,何须故作姿态,靠这些千金裘啊、五花马的物什来装点。他如此不够真诚,对,就是不够真诚。”少年言语掷地有声,对着真诚还强调一番,想来他看着那个白衣衫的渠灵门修士,是有些不喜的。

    “那你倒是说说看,那个看上去道貌岸然的白衣衫,会如何对待那游侠儿?”笑面佛好像从少年一番话中听到了一些什么东西触动到自己,少有的面不带笑。

    “我若是他,绝不在路上寻游侠儿的不自在,毕竟道初法场正事要紧。我且在秘境中,寻机会,不动则已,动了势必要个斩草除根。”少年面上不甚在意,好像刚才放出狠话的不是他自己一般。

    “当是如此,修道之人不做则已,做了势必要做到顶绝,断绝。”公子苏脸上泛起些微的傲然,随即不太习惯的抽了抽脸颊。

    “这世间哪来这么多万事做绝,我看啊多个朋友多条路,大可不必赶尽杀绝。”笑面佛看着身旁两个思想极端的疯子,还颇有些惺惺相惜,他不禁有些怀疑自己死皮赖脸的与他们同行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

    三人无言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到了两山之间一处山谷谷口,狭长的峡谷走过,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带,目视极远,三人驻足远眺看去。顿时身心都轻松下来,想来是那段峡谷有些沉闷,有些压抑了。

    谷口旁,那个本应该走出老远的游侠儿却出现在了路旁,就靠着一颗不算太粗的树干。他好像在等着什么,见出来的是一行三人,抬眼瞄了一眼,又闭目养神,显然他不是要等这看上去就挺好欺负的三人。

    三人正奇怪,打量一番,摸不着头脑,只得移步向前。那游侠儿睁开眼想了片刻,摇了摇头,也跟上,只是跟着却不搭话。三人倒也只是奇怪一阵,却不当回事,就此向前走着,如此行了数日,只越过数座城池,将这群山环绕的大平原生生穿过,又踏上一座数里的长桥,桥身长远,一眼看不见边际,却并不宽阔,堪堪容得两人过。

    三人只得由公子苏为首,依次叶玖溪,笑面佛依次排下过桥,如此还比并肩过桥来得舒坦些。只是那个游侠儿却是只比笑面佛距离叶玖溪远些的距离,远远的吊在后面。远处看去,不想是三人外带一人,倒像是四人成行,两个青壮将老小护在正中。

    四个人如此诡异的过着桥,这桥生生从晚饭时分走到了天光完全暗下来,才走到了尽头。尽头是个三面环山的地界,单单放开了桥这面单着,但放了却也有一条大江生生隔开,这座极其长远的桥当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了。若没有这桥,此处怕也难见天日,三山环绕着一片规整的地界,地界呈整圆,中心一处祭坛模样的地方。

    祭坛地面尽皆由石板完美的相砌而成,石板上或雕着荒古异兽;或刻着古代仕女;或填着玄奇文字;或列着杀伐战阵,不一而足,无所不包。正中布着些阶梯,阶梯上立着些青铜物,重器古鼎,精巧长剑,古朴铜币,平凡的植株等等。此地就是道初法场了,一处元丹境界的福缘秘地,元丹之上连进入的资格都没有,被这些青铜物什布成的阵法牢牢的压在阵外,那些青铜物件也有不少人起了贪念。然而,集了数位两仪、元婴倾力数日也未能撼动分毫。

    这个道初法场本是百年开启,此时距离上次开启时间远远不足。但是,这些青铜物件现世却是明明白白的法场开启预兆,于是无数修士趋之若鹜的赶赴此地,过了限制的是为了凑个热闹,顺带看看那些个进了道初法场天之骄子。没过限制的则是为了看看能不能碰上运气,可以进入这百年开启一次,一次只纳九人的神奇秘地。毕竟当今大陆各大秘地进入者,大多都成就不低,成就最高的几位又大多都进过此处的道初法场,故没一次道初法场开启,进入的修士就被称为道初九子。

    道初九子向来会被大陆上的人关注成长,一代九人,九人经历百年修道。如此轮回,便是对道初法场有了一个说法,道初法场印证着百年一代人,百年一个时代,道初法场便是大道初始的基点。

    一行三人,踱步向前,在这座声名赫赫的道初法场一番研究,一番观赏。一圈下来,自然是毫无收获,眼见得此地和经书典籍上也无甚分别,见难以琢磨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三人又因为连日赶路,索性不在逛悠,寻了一个靠里端的角落,一人靠着一颗树干,各自修整。

    是的,那个游侠儿自到了这道初法场后就不再吊在他们身后,自顾自的去寻休憩之地去了。这让三人有些诧异,几番争论后,少年道了一句他可能只是身边没有长辈熟人跟随根本不知道这道初法场在何地吧,见我们可能是会来这就顺路跟着了。这让三人觉得不太可信,但又不得不信,毕竟也琢磨不明白这个颇有些奇怪的游侠儿。

    三人靠着这端休息,看着桥面方向,皆是修习之人,目力也非凡俗人可比。相比那些看着跃跃欲试的少年少女,三人就显得闲散多了。老的就是凑个热闹,公子苏是带着叶玖溪来开开眼,涨涨见识。

    于是,那些元丹上下的修士越发的多了起来。这一拨人多是师门长辈陪着,少有如那个游侠儿一般独身而来的,当然也不全是少年青年模样的天才,也有一些稍显的落魄中年元丹修士,来谋求可能是最后的突破生机,倒是那些面临大限将至的修士极少。他们是万万不敢拿这元丹破焚道来求超越大限。毕竟焚道一境就是要燃烧生机至殆尽,以求绽出大道生机。大限将至之人只怕是堪堪点起焚道火苗就已经油尽灯枯、灰飞烟灭了,还谈什么破大限以求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