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静若幽谷 » 第十七章 脚踏东来山,剑指封仙门

第十七章 脚踏东来山,剑指封仙门

    那灰衣老者杨文杰,捋了捋胡须,不再去看龙纱义,而是把目光全放在了站立如松的易衡远身上。

    那个见谁怼谁,自称道爷的吕不凡,自杨文杰在他后背点了一下后,一动不动像个雕塑。龙纱义好奇啊,忍不住用手掐了他两下。那道士一改的好脾气,没有喊杀喊打,只是用恶狠狠的眼神瞪着他。

    李婉晴此时眼睛里可不是她的心上人,而是这个挨千刀的龙纱义。心里在衡量着:“这家伙和武呆子认识,教训他会不会惹心上人不悦。诶呀,怎么想什么都能想到那个武呆子。”脸上泛着红润。

    “你刚刚动用真气带出来的可是冰魄寒气?”杨文杰捋着胡须问道。

    “先生好眼力,确实是冰魄寒气,我此来北寒城就是寻鹿北王求破解之法。”易衡远如实回答。

    冰魄寒气又名“遮月神功”,百年前“遮月神功”名声大噪,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代表人物就是夏文帝王明端的皇后鹿银杉。功法绝迹江湖近百年,世人也都是听说。

    夏国成帝年间,爆发四王之乱,还是寒王的王明端身负重伤带大军返回北寒城。途中遭遇暴雨,在渡北通河时,桥已被洪水冲塌,前有洪水后有追兵处于两难之地。

    忽见对岸站立一人,王明端见是自己朝思暮念的王妃鹿银杉。绝望的王明端瞬时勇气暴涨,死又何惧?组织军队准备反杀回去。

    却见对岸鹿银杉腾空而起,双掌齐出,奔腾的河水寒气升腾,慢慢平静转而成冰:“夫君,快快渡河”。王明端带领北寒将士顺利过河后。这一段,被北寒将士传为佳话。后鹿银杉也因功力反噬,久卧病床。

    关于冰魄寒气还有一段故事,成帝初年,东海城龙东王龙傲天的第三子龙玉楼曾在国宴中使用过冰魄寒气。

    当时正是暑夏,成帝王演在上都城祈福殿中招待群臣。成帝性情暴躁,以天气闷热为由,宴会中无端杀了几位大臣。据说平息这场杀戮的就是龙玉楼,他命人在殿中摆放了众多水桶,施展冰魄寒气,水桶中的清水结成冰坨。祈福殿转而凉爽,成帝大喜,赏金银无数,封龙玉楼为下一任龙东王。

    易衡远问道:“现在冰魄寒气已经侵入我的五脏六腑,鹿北王派人送来破解之法是药王谷。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杨文杰捋着胡须摇头道:“我虽知晓半个江湖事,但对这冰魄寒气知道甚少,这凭空出现的遮月神功实在诡异,知道的传承者也只有鹿明月一人。”

    而后他又仔细的打量了下易衡远问道:“你不动用真气,很难看出你中了冰魄寒气。难道是鹿明月出了红豆阁为你镇压住了?”

    易衡远若有所思的摇头道:“送破解之法的是一个蒙面的哑巴姑娘,功力高深莫测,帮我暂时镇压住了冰魄寒气的侵蚀。”

    杨文杰点头道:“看来也只能去药王谷碰碰运气了。”可他在心里却写了这样一句话“鹿麒麟是一个喜爱蒙面的哑巴姑娘。”

    他曾经在红豆阁三楼藏书阁中呆了整整十年,除了看武学典籍和写书。其余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猜想鹿麒麟是个什么样子。可经易衡远说是个姑娘,他却有些犯嘀咕:“不应该和鹿明月一样,是个老太婆嘛?”

    随后他又看向李婉晴,指着那个脸被图黑的道士说道:“你可知道他是谁?”

    李婉晴点头,随后又摇头,转而低头不语。

    “看来还是李老头懂我啊。什么也不和你们小辈们说,是怕丢人嘛?”

    杨文杰微笑着请几人坐下,讲起了《龙夕镇东海》中被抹去的一段故事。

    …

    读过《龙夕镇东海》的人都知道,鹿明月与龙夕在念夕酒楼相遇,那时的酒楼名字可没这么有深意,较为俗气的叫“飘香酒楼”。

    飘香酒楼中,鹿明月只一眼,便痴情一生只为龙夕一人。可世人不知飘香酒楼里,痴情的不只有鹿明月。还有那位被封仙门视为叛徒,又被世人称为铁拐仙的李乘风。

    故事还得从十八岁的龙夕脚踏东来山,剑指封仙门说起。

    顺帝三年末,处于北凉郡东来山上的封仙门,被一片白雪笼罩着。抬眼望去,满眼的亭台楼阁,朱漆高墙,近乎占据了整个东来山。

    封仙门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经历过顺朝罢武传承了千年的大门派,散发着它独有的古朴底蕴。

    山门前两个外门弟子有说有笑的扫雪,见一个身穿白衣的青年自山下上来。

    其中一个外门弟子问道:“你是何人?何事前来拜山?”

    那青年男子朗声回道:“东海城龙夕,前来拜山,还请吕仙出来一战。”

    声音震震似雷鸣,楼阁顶中积雪纷纷滑落,无数次回音在山谷回荡着。

    此时封仙门封仙殿中,一个身穿白色道袍的七旬老者,双眼微闭打坐。身前跪着两个身穿青蓝色道袍的年轻人。

    左面那位体态肥胖,样子慈眉善目,是封仙门吕仙吕卿侯的小子“吕满”

    右面的男子,略显稚嫩,清秀的脸庞,倒像个漂亮的大姑娘,是吕卿侯从小抚养长大的义子李乘风。

    “满儿,你去山门接待下龙夕,就说封仙门早已避世,不喜争那天下第一,让他走吧。”吕卿侯睁眼对着吕满说道,随后又看向李乘风:“风儿,你性子急,容易惹事,就在为师这呆着。休要想着与那龙夕比试。”

    其实吕卿侯这么吩咐是有原因的,封仙门经历前朝变革,损失也极为惨重。甚至到了他这一代就剩了他一人。

    幸好吕卿侯有二子一女。大儿子吕广和二女儿吕盈称的上是一流高手,可下山游历多年还未归来。现在山门中只剩下这两位没出息的核心弟子。

    小儿子吕满,不喜武功,说比武斗狠徒增杀戮。身为父亲也不好强迫,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义子李乘风倒是个武学天才,可天性风流,爱出风头。近几年在山门中与那些内外门的小师妹,没少谈情说爱,将武功也荒废的差不多了。

    那龙夕才二九年纪,总不能让吕卿侯一派掌门亲自出手吧,有失吕仙风骨。也只能是先打发了龙夕。

    “儿子知道了”吕满起身躬身说道,退出门去。

    “师父,我也随三师兄一起去吧,我会控制好自己不去招惹龙夕。都说他是千年难遇的武道奇才,瞻仰一下也好啊。对我将来的武道会大有帮助的。”

    吕卿侯点头,觉得李乘风说的也有道理,一摆手让他去了。

    李乘风比吕满快一步,到达山门前。见门前站立的男子,眉清目秀,却不失阳刚之气。眉宇之间透漏着运筹帷幄的气势。

    这气势李乘风只在师父吕卿侯身上感觉到过。那是有何等的自信才能锤炼到这种程度?武功不达到地域无疆境界,不称“地仙”。眉宇间怕是修炼不出这气势。

    李乘风也是二九年纪,四岁练武,虽说有些偷懒,喜欢和那些小师妹钻钻树林。但也师承名师,修炼的是一等一的武学功法。可在武功造诣上和龙夕比,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李乘风咧嘴一笑,心生一计,不等他三师兄吕满到来,便要一个人先会一会那被夏顺帝封为东海侯的龙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