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流浪美食家 » 第六章 野有遗贤

第六章 野有遗贤

    长安城街上的净街鼓响了起来,把准备进入梦乡小憩一会儿,结果睡过去的易楠给敲了起来,易楠一边嘴碎咒骂着一边打着喷嚏收拾着东西,昼夜温差还是挺大。万家灯火熄灭后,剩下夜夜笙歌处灯火通明,偌大的长安城像蛰伏的野兽安静了下来。

    皇城内,立政殿依旧灯火长明,殿外只有兵甲森严的守卫,大殿内悄无声息,内侍仿佛禁止般立于殿下,殿内只有时不时翻开折页之声,这个新生帝国英武的皇帝正位于高位之上,处理着堆成山一样的折子。

    无需说话,一静一动之间也透露出天策上将的威严,毕竟是马上皇帝。大殿内的气氛更加肃穆,空气仿佛凝结一般。

    皇帝伸手后,一旁的大太监将接下来要处理的折子递于皇帝手中。

    翻开看到署名后,皇帝发出的疑问声引起了大太监的注意。后又听皇帝问道:“这颜师古今日回长安了?”

    大太监不紧不慢道:“回陛下,颜侍郎省亲后于今日回长安,不知陛下所问为何事?。”

    “哦?这颜师古少有上奏,今日确在这如山的折子里有他一份,确是难得。”皇帝看着折子,言语间来了兴致,每日在机械化处理国事中,还是挺希望有点不同的`点缀`的。

    皇帝沉声看着折子,是一封举荐的折子,平日里这种东西多的可以当柴火烧,举荐的有实名之才屈指可数。这颜师古这人有些过于正直或者说是迂腐,不屑于去做替亲戚好友或是无能之辈某一职位之事。

    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令臣感此子报国无门之志,今臣望举贤才,野有遗贤,陛下得此般大才也是我大唐幸事……,看到此处皇帝久久沉声不语。

    这若是让易楠知道,随口间的话语,让这老头吹成了这样,还要让他去当官从新开始996,定要直呼,老贼欺人太甚,好不容易能松散当个富家翁过一辈子,这还得了。

    “陛下,陛下。”看皇帝愣是看了半天出了神,大太监在一旁唤着。

    “无事,只是有所感罢了,这折子放我于我要事里,你记下等闲时有空唤颜师古上殿来。”皇帝合上折子交于大太监,这种未批复归类于要事的折子,皇帝后面还会再着重处理一次。

    立政殿外,远处一条灯火组成的长龙悄然而至,宫门前侍卫,内侍俯身下拜,值守黄门内侍行礼后带着笑意赶忙迎了上去:“恭迎皇后娘娘。”

    一堆侍女前,宫装丽人摆袍抬手,黄门内侍立刻起身,躬身侧立于一旁候着。

    “陛下还未就寝?”

    “回娘娘的话,陛下戌时用膳后忙碌至此时,未曾就寝。”

    宫装丽人袖袍一挥,挥退众人后,独自一人进入立政殿。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大太监躬身在皇帝耳边轻声道。

    皇帝抬头看到踱步而来的宫装丽人:“去吧。”

    “是,陛下。”大太监应到后,从高位一侧后阴影处消失。

    皇后带着一脸责备的面容近前道:“二郎为何还不就寝,莫怪妾身多嘴这国事却是无法一蹴而就,明日还得早朝,陛下明日再忙可好。”

    “观音婢你莫要念叨朕了,朕这自下了马后实在闲不下来,不寻点事,让朕在这宫里养膘吗?”皇帝看着皇后笑道。

    皇后拿过皇帝手中的折子放下:“也不能是像如此这般糟践身体,陛下万金之躯,不可为点小事给拖累垮。”

    李二陛下扶着皇后的手坐下:“虽是小事,但朕觉事事朕都得有所涉猎,便不会做那被蒙蔽眼耳之辈。”

    “陛下有陛下的道理,妾身关心陛下的龙体,妾身还想与陛下万年呢。

    “好,朕依你。朕刚好有一小事想与观音婢帮朕瞧瞧。”

    “陛下说来便是。”

    李二陛下起身,从一旁角落里找出颜师古的折子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接过折子,打开看了看署名后仔细阅读起来,李二陛下坐在一旁等候。

    “陛下,妾身知颜侍郎不会是那信口开河之人,听颜侍郎所说妾身也觉如此贤才,当为陛下所用。”

    “朕也觉得英才当为朕所用,只是这几年被举荐之人,无不是那尸位素餐无得无能之辈,如今朕不敢报太大希望。”李二起身站在桌案一侧,从上往下看着大殿,无奈道。

    “听陛下说这些,妾身只能为陛下忧虑,恨不得将这些裙带之人一剑斩了为陛下泄愤。”长孙皇后起身握着李二陛下的手愤恨道。

    李二陛下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示意着犯不着生气。

    “陛下该就寝了,明日尚得早朝,早些歇息才是正理。”长孙皇后将折子放了回去,拉着李二陛下往寝宫而去,夫妻二人相辅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