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以诸天之力建设大汉 » 第二十九章南阳工业城情况

第二十九章南阳工业城情况

    第二天,刘宏如约而至南阳郡,南阳郡太守盖升携带南阳郡众多官员已经早早等候。

    “臣等拜见陛下。”南阳郡各官员发现刘宏等车队过来连忙赶过去拜见到。

    “众爱卿请起。”

    “陛下,微臣已经备好了宴席,请陛下和众位大人移步”。南阳郡太守盖升道。

    “宴席就不必了,现在天色尚早还是先去工业之城看看吧。”

    “诺。”

    车队再行进了一个时辰左右,众人终于看到了“传说”之中的工业之城。

    一座有别余现在的城池跃然出现的众人面前。

    少府李膺向众人介绍道:“此城长八里左右,宽六里左右,城墙高10米左右,城墙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以现在的攻城器械是无法对城墙造成有效伤害的。”

    “城墙由招募的10几万百姓建设几个月才完工,城内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管道都是由预先制作的混凝土管道铺设而成......”

    “李爱卿边参观边说吧,再驻留在城门口就要造成堵塞了。”

    “诺,陛下跟各位大人请跟吾走,吾在此监工几个月,对此城非常熟悉。”李膺连忙道。

    可怜的南阳郡太守盖升本来还想在天子面前多露露脸,谁知道半路杀出个李膺来,前面今天做的功夫全白费了。不过谁叫对方官比自己大道了呢,只能委屈巴巴的跟在队伍后面了^o^!

    “陛下请看城门后面两边有巨大空地的就是校长了,里面驻守了2500名大汉将士,工业之城四个城门附近都是如此,每个校长都由一名城门校尉负责......”

    ......

    “陛下这些就是钢铁作坊,水泥作坊,马车作坊,玻璃作坊,千里镜作坊,火药作坊......”

    刘宏听道火药作坊都建立起来了眼睛一亮连忙打断李膺道:“爱卿火药前段时间不是才配比出来吗,这么快就可以量产了?”

    “微臣根据陛下给的《百科全书》知道火药的重要性,所以先把作坊建设起来,火药威力什么的可以边生产边改进。”

    “哈哈,朕把《百科全书》先交给爱卿读研真是太正确了,爱卿这种探索精神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太学院那帮学子都还一知半解呢,朕给他们建设的“实验室”都还鲜有人去使用。基本都还在理解阶段......”

    “陛下谬赞了。”

    “陛下,微臣把工业之城分成了四个区域,现在所看的为工业区,为在工业之城东北区域,工业之城东南区域为商贸区域,西北和西南区域为住宅区域,中间区域为各官员办公和工业太学。”

    “那爱卿百姓们出门和工作可方便?”刘宏问道。

    “陛下,工业之城各个区域通勤有专门的公共马车通行,百姓们去工作和采购都非常方便,并且还有本城生产的自行车,黄包车等辅助百姓出行非常方便。”李膺答道。

    “工业之城内还设置了专门的货运铁轨,所以材料、物品运输也非常方便。等工业之城以后建造出蒸汽机以后将更为方便。”

    “工业之城和附近城池也开通了公共马车服务,所以最近南阳郡发展很迅速,一天一变样。”李膺赞叹道

    “哈哈,爱卿这还哪到哪呢,以后将会更日新月异。既然爱卿如此赞叹工业之城以后工业之城就叫明珠城吧。它会成为大汉明珠以及世界明珠!”

    “明珠城只是起带头作用,发展一个明珠城不是朕本意,朕需要大汉城池各个变成明珠城。爱卿有持续派出各个工匠指导、培训各个大汉城池中的工匠建设各种作坊麼?”

    “陛下微臣有按照陛下吩咐做,请陛下放心”。

    “彩,希望爱卿继续努力”。

    “诺”。

    “为了提高工匠的积极性,日后不论民匠还是官匠,亦或是其它百姓,只要有改善百工机巧之功,皆可将耗费呈报朝廷。”

    “朝廷审批查验,若封赏不抵耗费,便在酌情补贴钱财,诸爱卿以为如何?”刘宏道。

    刘宏现在不缺钱财,以后更不会缺少,只要有成果,无论大小,刘宏均会封赏,毕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些看似鸡肋改善,便是那跬步,想要行千里,便少不了他们。

    众文臣揖手赞成:“陛下思虑周全,确该如此。”

    “彩,那就直接以告示方式通传天下”。

    “诺。”

    “陛下这么看重百工之人才,为何不从娃娃抓起,陛下可以在太学院增加百工门学,又在明珠城建办工业太学,为何不在大汉各地开办学馆,从基础教起呢?”李膺茫然问道。

    “哈哈,爱卿有所不知,朕并非不想从娃娃抓起,而是以前作为匠人地位没有读书人高,百姓如何会让自家孩子去学习匠学?不过现在条件基本成熟了,朕提高了匠人地位,有成果又不惜赏赐,朕打算在大汉境内铺设开基础学馆,不论什么门学,只要有利于大汉发展都教,而去费用由国库承担。”

    “陛下英明,陛下仁慈”!群臣连忙赞道。

    “哈哈,李爱卿太学院和这所工业太学最大作用是吸纳各自门学当中出众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为大汉培养顶尖人才。而不是只是照本宣科的“普通人”。

    “虽然爱卿理解有偏差,但是意见还是很好的,大汉不仅需要顶尖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普通”人才。”刘宏道。

    这时大司农张奂道:“陛下不公也!”

    “张爱卿何意?”刘宏纳闷问道。

    “陛下百工有奖赏制度,那农业、畜牧业、医疗等等,凡有创新改善者,不应也需要奖赏制度嚒?”大司农张奂道。

    “爱卿言之有理,是朕考虑不周,那发告示时把各行各业都加入进去,只要有利于大汉的皆可上报朝廷讨封赏,若封赏不抵耗费,可酌情再申请钱粮补贴。”

    “诺,陛下圣明”!

    “南阳郡太守盖升何在?”这时刘宏问道。

    “微臣在”。南阳郡太守盖升回答道。

    “盖爱卿现在天色也不早了,爱卿带路吧。”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