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星昼战梦 » 后靠倒(十三)

后靠倒(十三)

    就在他们交谈着的时候,花男又听到有人时哭时笑大嚷大叫的声音。

    “呜呜呜……修了那么多年的‘痴癫’!却是如今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痴癫!哈哈哈……”

    “这莫非是痴癫僧兄?”“没错,他从湘王爷那里来。”“湘王怎么样了?”“湘王爷不愧是洪武万岁的子孙,甚有骨气,在得知有人要来抓他的消息后,笑着对自己的手下道:‘我亲眼看到很多在太祖手下获罪的大臣都不愿受辱,自杀而死,我是高皇帝的儿子,怎么能够为了求一条活路而被狱吏侮辱!’湘王爷说完这句话之后并未开门迎接使臣,而是把老婆孩子都召集起来,紧闭宫门……自焚而死。”“什么?堂堂皇室宗亲一位藩王竟落得如此下场?”“唉!现在的燕王爷可以为兄弟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的很呀!”

    这时,他们又经过了一层比较宽阔的院子,花男见到了一个瘦而精神的男子正在训练一众强壮的汉子,看服饰应该是燕王府的卫兵,那个男子正在教他们当年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留下来的一套“盘蛇七探枪”,很是地道中用。

    “这个较瘦的汉子是燕王的贴身侍卫,姓‘空’名‘云’,人称‘猛灵猱’。他原来精通的是‘行者棒法’和‘盘蛇七探枪’,后来觉得枪棒这种东西随身携带不方便,遂改为练就可以随身携带的武器,再练成链枪之前,还想过练藤棒,毕竟是练惯了长硬的傢伙,可就为了能更好的护主,还是练了更顺适的软兵器,光是从腰间解下链枪的动作,就练了三年有余。”

    花男听着,在走过“猛灵猱”的时候,二人四目相对,他冲着空云一颔首,对方回应也是一样,却皆在眼神里看到了一种英雄惜好汉的意味。

    就这样,白先生带着花男一路来到了燕王的卧房。

    当花男见到屋中除了一个僧人之外另有一人,一副敦厚的相貌,耳大有轮,唇上、唇下和颔下都有胡须,微黑,微胖,绝不似艰险之辈,当即上前施以大礼,“草民花男花传说见过燕王爷。”

    燕王朱棣登时站起上前把花男扶了起来,“以后花壮士在小王面前切不可再自称‘草民’二字。世人多是锦上添花之辈,少有雪中送炭之人,花壮士在小王危难之时施以援助之手,真是小王幸甚,国家幸甚。”

    “王爷谬赞了。”花男此时又看了看那个僧人,“这不是如仇僧兄吗?”

    如仇也早就站了起来,冲着花男起手施佛家礼,“这不是空难僧兄吗?”

    花男一笑,“我怎么听说燕王府中的僧人法名应该唤作‘道衍’?”

    如仇还以一笑,“洪武十八年,洪武万岁从民间选拔十名僧人,准备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若是贫僧用‘如仇’这个法号,又怎能见到燕王爷呢?也就更不可能跟随燕王来这北平,还在庆寿寺做了住持。”

    白先生在一旁说话了,“既然大家这个时候来到这里,就是有着共同的目的,我看还是闲话少叙书归正传才是。”

    朱棣也笑了,然后带着三人落座。

    如仇这时先开口了,“既然白先生都说要书归正传了,那咱们就直接说要紧的吧。燕王此刻已是身处险地,若是换做空难僧兄应该如何?”

    “自是先要想办法过了眼前的难关,为了以后的大事多多拖延时日。”“可燕王爷眼前就要有一个非常凶险的难关要过?”“什么难关?有多凶险?”“按照大明皇王礼数,藩王理应近日入朝觐见皇帝。如今已可说是剑拔弩张,不知花兄是赞成燕王爷去,还是……”“去。如果说现在还不到举大事的时候,不去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天大的麻烦,所以当然要去,但是,燕王爷不可亲身冒这个险,不如由我易容之后,假扮燕王爷去趟京都。那这几日王爷您就得让花某好好模仿一下了,还有一些京都的事情,也请王爷您悉数告知。”

    朱棣一听到这里当即起身,冲着花男一躬扫地。

    花男也立即站起,还以同样一礼,“燕王礼重了,花男实在担当不起。”

    “花壮士于小王已有等同救命之恩,此等礼数又有何担当不起?苟富贵,莫相忘。”燕王虽话不多,却都说在了点子上。

    白先生这时向花男问道:“不知花兄此行要带多少人马?”

    “两个就行。”“什么?两人就足以吗?”“对,白先生给我派一个人,我自己再带上一个就完全可以了。我现在先想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建文帝对湘王的事情怎么看?”

    “从京都传来消息,建文已派人吊唁去了。”“如仇僧兄倒是对花某十分的坦诚。”“空难僧兄不也是一样嘛。”“这么说来,此事之后建文应该更是注重自己的名声了。”“这也是空难僧兄你能平安从南京回来的一份本钱了,还请空难僧兄你切记,一定要表现出燕王爷是不会造反……”“一个劲地向后靠,最后一定会倒下的,倒不如以进为退。”“嗯?空难僧兄的意思是……”“看朝廷如此的势头,若让那建文帝不信燕王爷会造反,已然不切实际了。花某认为,显现出来的应该是,燕王爷确实有造反的心思,却是有心而无力了。”

    如仇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战妖’不愧是‘战妖’,如仇佩服之至。”

    “花某现在还想知道一件事情。”

    “花壮士请讲。”这回说话的是燕王朱棣。

    “既然王爷您可以从京都那里把重要消息给弄回来,那会不会有人也可以从王爷这里再把重要消息给弄回去呢?”

    气质沉稳,眉目疏朗,喜怒哀乐不都形于色,待人接物礼貌周全,而且大方有度,知书达礼,很容易赢得长辈的称赞和同辈的欣赏,此时燕王妃的面前就有这样一个女子,她正被一块绢帕蒙住双眼,而且手里还在拿着剪刀正裁剪着一张红纸,并没用多长的工夫,一个好看的窗花就呈现在燕王妃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