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倚剑长天外 » 第四章 靖海

第四章 靖海

    天空黑云翻滚。

    如墨一般浓重的云层中,偶有惊雷响起。

    闪电撕破了这压得人喘不过起来的墨色,云层中偶有金色的鳞片掠过。

    海面上,一道身影急速掠过。突然,云层里有一道粗如天柱的闪电落下,直直劈在了海面上,也将这道疾飞的身影逼停。

    狂风搅动起滔天的巨浪,无数面目狰狞的水族妖魔在波涛里浮沉,虎视眈眈的目视着前方被逼停的身影。

    这是怎样一个人?

    他眉如利剑,目若朗星。头戴紫金冠,身披亮银铠袍,脚踏云履。

    高耸的鼻峰,薄如刀锋的嘴唇微抿。明明未发一言,整个人却如一把出鞘的利剑般寒气逼人。

    他就这样孤身一人,踩在这怒涛黑水间。在东海十万水族的环视下,昂首挺立。

    如孤天里的鹤,

    荒原上的狼。

    彷佛此刻不是被群魔环伺,而是神灵高坐于九天之上,居高临下的俯瞰众生。

    一头身高丈二开外的巡海夜叉分开群妖而出,生的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的夜叉吐气开声:

    “杨玄极,你无故闯我东海,镇压龙子。是想打破上古人皇盟约,再启人族与龙族的万年血战吗?”

    闻听此言,杨玄极冷冷一笑,张开左手手掌。

    掌心有一团水波流转,其间居然有一头微型鲸鱼在里面左突右撞,想要撞破水球而出。

    “龙子,你是说我钓起来的这条小鱼是龙子吗?”

    原来昨夜萧逸他们撞见的鹤氅客,便是此时的杨玄极!

    “哗”的一声,本来就虎视眈眈的水族瞬间便躁动了起来。

    见平日里在水族心目中如神灵般高贵的龙种,此刻却如玩物般被杨玄极摆弄于股掌之间。有那性格暴烈的水族已经开始显露可怖的真身,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冲上去将他撕成碎片。

    云层间,雷声也轰然大作。见此情景,水族越发鼓噪了起来。

    “杨玄极,你好大的胆子。还不放开三太子,否则你今天绝对无法生离东海!”巡海夜叉也是目疵欲裂,怒吼道。

    “三太子?”杨玄极非但不怕,反而挑衅般的抛了抛手里的水球:

    “东海龙君只有二子一女,哪来的三太子。我只知道昨夜里这头精怪变化成鲸鱼,心怀鬼胎的潜伏在我人族航路中。他想当鱼,我想钓鱼,又有何不可。”

    “你!”见杨玄极不肯乖乖就范,夜叉恶狠狠地说道:

    “你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三太子是那位陛下的子嗣,真惹恼了他老人家,高守仙可护不住你。”

    “哈哈哈哈”杨玄极放声长笑:

    “我杨玄极是靖海军节度使麾下镇海将军,镇海平波是我的军职所在,靠的可不是高公的面子。”

    说完左手一翻,水球消受不见。

    右手食指中指并拢伸出成剑指在眉心一划: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一道夺目金光从杨玄极指尖亮起,既而极速扩大,直冲天际。

    金光将天空厚重的云层冲开,久违的阳光洒下,将几乎凝成实质的光柱镀上了一层斑点。

    在唤来金光护体的同时,杨玄极左手一招,一柄通体赤金的方天画戟由虚空生成。

    左手交右手挽了个戟花,杨玄极就这般横戟身后,傲然立于万妖之前。

    似乎没料到杨玄极会这般强势,双方言语交锋不到几回合就准备翻脸动手,彷佛此时势单力孤的不是他而是水族一般。巡海夜叉一下子陷入了两难之际。

    动手?

    他当然是不敢动手的。

    靖海军巡游东海,靠的可不是谁的名头,而是铁与血的刀锋下挣出来的。不管是怎样的魔头巨擘,绝代凶妖。只要是在东海境内作乱,没有不伏诛于靖海军的刀锋之下的。人族军阵的威力,八骁将的赫赫威名,才是靖海军弹压东海的底气。

    可是不动手,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杨玄极扬长而去。且不论眼下这些桀骜不驯的水族他能不能压制,便是天上那位,想到这里,夜叉下意识打了个冷颤,情不自咽了口唾沫。

    咚……咚……咚……

    这边厢夜叉正在为难之际,一阵厚重苍凉的鼓声响彻海面。鼓点虽不密集却震撼有力,如同直接在每个水族的心头敲响,惊魂撼神,彷佛将天空的惊雷都压了过去。

    “这是?夔龙鼓!”

    《三界志》中记载:“东海有神兽,其貌如牛。色作苍青,头上无角,仅生有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为夔。人皇得之,以夔龙皮为鼓,以雷兽骨为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如今的夔龙鼓,在靖海军中!

    夜叉大惊之下猛地抬头。远处,果然有十几艘巨舰飞空掠海的破浪而来。

    巨舰首尾相连,绵延不下几十里。甲板上旌旗蔽空,火炮林立。每艘巨舰上都有高耸的法坛矗立,法坛之上灵光流转,隐隐间将舰队结为一体。

    队首的旗舰上悬挂着一面玄黑色的大旗,上面书写两个硕大的金字:

    “靖海”

    威压东海的靖海军,守护人族的靖海军。横行东海三百载,无数水族尽低头的靖海军,终于来了。

    就在靖海军出现的瞬间,天空的乌云彷佛也被这坚船利炮镇住般迅速散去。水面上的夜叉都没敢丢下几句狠话,转头就沉入了波涛间。无数水族也四散而逃,本来还煞气腾腾的海面瞬间恢复了平静。

    这便是所谓的,靖海!

    看着船队驶来的方向,杨玄极微微一笑,凌空而起飞向了队首的旗舰。

    已经远远离开的萧逸,自然不知道海面上发生的一切,更想不到有过一面之缘的鹤氅客还有这般威风凛凛的一面。

    他此刻正陪着邹老下棋呢。

    这老少二人对坐在甲板上最粗的那根桅杆下,中间放着一个小小的方形竹箱。

    竹箱上面摆着一个半新不旧的紫檀木棋盘,棋盘上散落着三三两两个黑白分明的棋子。经历了一夜风波未睡的两人,居然谁都没有回船舱休息,而是下起了棋。

    少年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棋盘上的破局之策。

    看着眼前愁眉苦脸的少年,老者抚了抚及胸的长须,乐呵呵得说道:

    “小逸,说好的手谈五局,这才第二局你怎么就愁成这样了。老头子说话算话,只要你能打平一局。那本前朝宝林和尚注解的《见信集》就借给你读读嘛。”

    大名唤作萧逸的少年脸都皱成了苦瓜,抬起头看着笑眯眯的老者,气呼呼的哼了两声。

    “邹老,不就是您老人家前日里手痒,让小子我陪您下棋我没答应,至于这么记仇嘛。”说着指了指棋盘上的棋局:

    “这才不到百手,您这条大龙都要成了。别说下五局,就是再下五十局,五百局,小子我也不能是您的对手啊。您老人家高抬贵手,让让小子我如何?”

    老者听完萧逸的话,笑得更开心了:

    “那可不行,老头子我的棋瘾犯了,你小子居然光顾着看书把我晾在一边。今天我就要让你这条滑不溜手的小书虫也尝尝书瘾犯了的滋味。”

    萧逸听完之后连连讨饶,而老者只是一边轻抚着自己同样雪白的长须,一边眯着眼得意地摇头,并不接话。

    邹老和萧逸原本在东海群岛时就相处的极熟,老者是半年前搬到泗州岛的,从那时候起两人就时常往来。

    老者儒雅博学,诸子百家无一不通。少年年纪虽小也是博览群书,就连寻常读书人不屑一顾的佛道之学也颇多涉猎。

    两人读书谈玄,俨然是一对忘年交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老者还是个棋痴,自己打谱不过瘾,还总想拉着少年来上几局。

    对于围棋之道,名叫萧逸的少年至多称得上会下而已。加上自己又是个疲懒的性子,还与老者相处的融洽不生分。

    所以每次老者邀他下棋都被他嘻嘻哈哈的打混过去,留下老者一个人对着棋盘打闷谱,他在旁边抱着书看的不亦乐乎。

    哪知天道好轮回,昨日老者居然拿出了一本前朝宝林和尚注解的《见信集》。言明要让萧逸陪他下满五局棋,还得至少赢上一局,才肯把书借给他看。

    这宝林和尚是前朝一位极出名的僧人,往来友人都是当时名望才学俱佳之辈。称得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宝林和尚自己也是诗文双绝,有诗僧的雅号。

    据说宝林和尚有一次兴之所至乘着夜色泛舟访友,却在临到友人家竹篱小院的门口时想到了两句诗。

    因为纠结一句“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居然就这样在门口推敲了半晌,直到友人听到门口的动静出门查看时才惊醒回神,也由此留下了推敲的典故。

    宝林和尚流传下来的诗句虽多,但文章却少。萧逸因为家中变故,迁居东海近十年,能看到的就更少了。

    这本《见信集》虽然只是宝林和尚的注解之作,对他的吸引力也是非同一般的。当下就答应了邹老的赌约。

    这不,两人一夜未睡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各自回船舱补觉,而是就着这渐渐亮起的天光下起了棋。

    邹老看着是个敦厚长者的模样,骨子里却有些促狭的性子。

    嘴上说着臭棋篓子切磋几把,第一局就把萧逸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输的要多惨就有多惨。还因为害怕萧逸临阵脱逃,将赌约改成了五局中能打平一局就行。

    可就算这样,萧逸也照样毫无还手之力,第二局还不过百手就败局已定。这才有了上面老少二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