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花语黔斛 » 15 迎难而上的军人

15 迎难而上的军人

    做村干部难,做一名女村干部更难,上山下乡,风里来雨里去,徐秀从不叫苦叫累,她热爱村里的工作,只是现在家庭和工作已无法兼顾,在她做出离开村委会选择时,整个人如释重负,又怅然若失。

    “支书,主任,对不起。”

    徐秀无法面对二人,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拉起被子将自己藏起来。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陈谦和王明江扶着廖主任默默的退出病房。

    “当务之急是物色到适合的村委班子,我们还是要去征求一下镇上意见。”王明江情绪低落的说道。

    村委班子青黄不接,最怕遇的就是人员流失,这是偏远地区村委会面临的共性问题。

    长久以来这个问题都困扰着基层,年轻人更多的把村委会作为一个跳板和过渡站,家乡的黏性敌不过城市的虹吸。

    陈谦和王明江进入病房,廖主任面带微笑,道:“不管是去是留,徐秀都为我们五宝村奉献了青春,我们应该感谢她,也尊重她,不是吗?”廖主任的乐观和豁达,感染着陈谦。

    陈谦知道无论如何,自己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一名村干部身上更应该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好好,就你廖宗文主任有格局,现在你得给村里合计一下村委班子后备力量的问题。”

    王明江笑道,给廖主任倒上一杯白开水。

    “我想想谁家娃在家,又是党员,又能致富,也有担当,能吃苦。”

    廖主任的念叨像一面镜子,一一对照,陈谦发现自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村干部,路还很长。

    “喂,张哥,你家儿子现在什么工作,有没有到村委会上班的想法。”

    “李大哥,你家姑娘大学毕业,工作落实没有,现在村里缺人,先到村里上班怎么样。”

    “老王,你儿媳在家带孩子,到村委会上班,工作带孩子两不误。”

    ……

    廖宗文和王明江两人挨家挨户的合计村里所有的青壮年,一个个电话询问,得到的答案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钱少,二是事多,都不太想到村委会上班。

    “一个合适的都没有。”王明江拍头伤脑筋。

    “支书,主任,我们把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青壮年筛选出来,只要是在镇里面的,我们一个个去走访,当面谈谈。”陈谦提议道。

    “确实,当面谈更有诚意。这个事就交给你了陈谦。”廖主任赞同陈谦的提议。

    “嘿嘿,要靠大家。”

    陈谦笑得很心虚,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服有志青年加入五宝村委会。

    离开医院,陈谦和王明江到镇纪委说明情况,陈谦表示谅解,镇上考虑实际情况,整个舆论风波以徐秀辞职告终。

    镇上也下达命令,一周之内找到适合的后备班子,不过也收到一个好消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村干部工资待遇马上就要提高,基本上能够达到镇政府一般干部的薪资。

    “王支书,现在是饭点,到村里来还没有请你吃过饭,我请了到红军客栈喝杯酒,虽然不能一醉解千愁,但是喝点酒解解乏顺顺气还是可以的。”

    陈谦反正也要顺道把电瓶车还回去,吃顿饭彼此交交心,把近期挤压的情绪疏导一下。

    “你认识祝竹青。”王明江一眼就认出陈谦骑的是祝竹青的小电驴。

    “说认识吧又不太熟,说不认识吧又见过几面。”陈谦笑道。

    “小伙子,祝竹青可是我们四渡大能人,她能把小电驴借你,至少对你印象不好,年轻就是好啊。”王明江笑道。

    “祝竹青到底是什么能人,王支书你给我讲讲。”不是第一次听说祝竹青是能人,陈谦很是好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得意弟子,返乡创业带头人,乡村电商达人,这些算不算能人。”王明江反问道。

    陈谦一听,完全没有想到祝竹青竟然有怎么多事迹,完全就是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典型。

    “祝竹青这样的年轻人一定会越来越多的。”陈谦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要看向祝竹青看齐。

    “好,你和祝竹青都是年轻人的榜样,至少在为四渡振兴这一点上,你们很搭配,有时间我给祝老爷子通通气,给你撮合撮合。”

    王明江也想把陈谦留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陈谦变成四渡女婿。

    “哈哈,这个要看缘分,王支书你给祝老爷子很熟?”陈谦问道。

    “四渡酒仙,你说熟不熟,陈老酒的爹是祝老爷子的师弟,他现在身体大不如前,要不酒坊也不会关门。”

    小镇小村中生活,五代之内都是亲戚朋友,农村乡土人情味浓,是好事,也是坏事。

    “哟,王支书,稀客,幺妹把山上刚挖下来的竹笋做几道好菜,有贵客要小酌几杯。”

    祝红军热情的让进门的二人入入座,关切的问道:“陈谦怎么样。”

    “真相大白……”陈谦道出前因后果。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你们现在是不是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后备班子。”祝红军一语道破五里村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

    “老爷子,你给我们物色到适合的人选了。”陈谦有些激动道。

    “天机不可泄露,不过看在谦小子不远千里到四渡的份上,我给你们推荐一个人。”祝红军老爷子说着指了指桌上的酒,陈谦火速给满上,惹得祝竹青不满。

    一盘竹笋炒肉腊肉,一盘凉拌笋,一碗酸菜竹笋肉片汤,一堆竹笋中间放置了一碟下酒菜花生米,四个菜不多不少,恰够三人份。

    “你们慢慢吃,我还要招呼其他客人。”祝竹青不失礼貌的说完,转手就将桌上的酒瓶顺走。

    “先吃,吃完我们慢慢聊,越是急事就得慢办,你们先说说物色的是哪家的后生,我也得对比一下,免得闹出不必要的矛盾和笑话。”

    祝红军老爷子轻轻的啄了一口酒,反复确认孙女进了厨房,偷摸着又拿出一小瓶酒,给陈谦和王明江倒上。

    “你老办事还是滴水不漏,我们合计了一下,可以争取一下老任家春梅,老程家飞伦。”王明江说道。

    “这两个后生我都接触过,干事情都不错,但做支书主任的话还差点火候,但是我给你们推荐的人,只要你们能把他说动,妥妥的支书主任料。”

    祝红军买了个关子,惹得陈谦和王明江心里难受。

    “老爷子,来喝酒,你说我们听着。”陈谦看了看后厨,又悄悄给老爷子满上。

    “王支书,你觉得你怎么样。”祝老爷子突然问道。

    “我怎么样,马马虎虎,当兵出身,文化不高,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王明江说了句心里话。

    “我觉得很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是兵支书,为什么不找一个给你一样当过兵,接受过部队历练,立场坚定,意志顽强,能吃苦,敢碰硬的退役军人接过你们的接力棒,挑起五宝村的大梁。”

    两杯酒喝的很高兴,祝老爷子点出自己推荐的人。

    陈谦豁然开朗,军人身上的优良传统,正是克服村里各种问题的必备品格。

    一语点醒梦中人,王明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你说的是袁飞银。”

    “对耶,就是他,我今天看到他在镇上接送孩子读书,听说现在工程不好做,现在人在家,能否说通就看你们的本事。”

    祝老爷子摸了摸胡子,一口将酒喝完。

    “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就去。”陈谦想趁热打铁,给王明江一拍即合,快速吃饱,起身就走,走时留下一张百元,“老爷子,这是菜钱,竹笋味道真美,下次再来。”

    “毛毛躁躁,改天我让孙女做熊猫筵席,不醉不休。”祝老爷子起身,送走行色匆匆的二人,心中欢喜。

    “王支书,你说袁飞银能答应我们的邀请吗?”陈谦有些忐忑。

    “试试说不定能成了。”王明江给陈谦打气。

    直奔河对岸,一路都有相熟的人给王明江打招呼,听说要到袁飞银家,街坊邻居七嘴八舌的询问。

    “王支书,他们真是神了,一猜就知道我们要做什么。”陈谦诧异道。

    “这应该是他们心里早已有的想法。”王明江说道。

    “早就有的想法,看来我们今天来对了。”陈谦知道能够深得人心的人,定有过人之处。

    “飞银,我是王明江,在不在。”门开着,王明江站在门口冲里面喊了一声。

    “王支书,你到家里坐,刚刚我在楼下听说你找我。”楼道中传来洪亮厚重的嗓音。

    短寸发型,饱满国字脸,剑形浓眉,铜铃大眼,一米七五左右,体格健壮,显得格外挺拔,一身迷彩,更显得顶天立地。

    双手各自提着桶装水,一步三台阶,站到陈谦身边,放下桶装水,热情的请陈谦和王明江进屋里坐。

    “飞银,这是村里新来的代理村长,陈谦。”王明江介绍道。

    “飞哥,我是陈谦,实不相瞒,今天特意来找你,是有事请你帮忙。”

    陈谦觉得给军人打交道就应该开门见山,快人快语。

    “幸会,幸会,你叫我一声哥,我认你这兄弟,我就是书读的少,特别羡慕陈谦兄弟这样的大学生,哈哈哈。”

    袁飞银伸出粗壮的大手,陈谦立即伸手握住,彼此用力一握。

    “飞哥,今天来找你主要是请你你到村里干。”陈谦说道。

    “啊,到村委会干,不行不行,我没什么文化,干不了,干不了。”袁飞银第一时间推辞。

    “飞银,谦虚了,我们第一时间就来找你,也是觉得你能干,也能干好。”王明江说道。

    袁飞银愣了一下,还是说道:“王支书,我一家老小要吃要喝,我得挣钱养家。”

    “飞哥,能冒昧的问一句,一年你能挣多少钱。”陈谦问道。

    “多则十来万,现在工程难做也有五六万吧,够一家吃喝。”袁飞银笑道。

    还真不少,即便薪资待遇提高,满打满算也就五万,用钱打动袁飞银基本没戏。

    人不外乎财侣法地,陈谦转而说道:“飞哥,现在村委会待遇一年勉勉强强五万左右,但是有一些东西确不是钱能买到的。”

    “什么东西。”袁飞银一时间没有想到。

    “飞哥,支书,主任大小是一个官,你的社会地位会因此提高,你是对吧。”陈谦说道。

    国人大多数都有官本情怀,收入相差不大谁又不愿意做一官半职。

    “哈哈,支书,主任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顶多是一个村里带头人。”王明江有些尴尬的打圆场。

    “陈谦兄弟你说的也对,但也不太对,想受其利必受其重,村干部要能创收、体力好、精力旺盛、能熬夜、打的赢恶势力、骂的赢泼妇、哄得了小孩子、随叫随到、任劳任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袁飞银没有那样的本事。”

    完全没有想到袁飞银对村干部有这样的见解,陈谦受益匪浅,道:“飞哥,本事都是学来的,主要是你想不想学,愿不愿意干,我也是边学边干。”

    “那不一样,你错了你是外人,随时可以离开,我错了,得罪不起亲戚朋友,也怕对不住父老乡亲。”袁飞银说出心中的担忧。

    “正因为我是外人,我不可能一直在五宝村做代理村长,现在我觉得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村长。”陈谦坚定的说道。

    “对的,飞银,我以前也有你一样担忧,你看我现在骂我的多还是感谢我的多。你在村里做事至少不用在东奔西跑,至少能够留在家乡陪着老人孩子。”王明江动之以情。

    袁飞银能说出担忧,说明他心里也不在抵触,陈谦知道还差临门一脚。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村干部,也是给孩子做一个榜样,也是给孩子积累一些社会资源,优秀的村干部走上国家公务员领导岗位的政策早已经实施,于情于理飞哥你都值得试一试。”陈谦将做村干部的好处说清道明。

    “飞银,我们都是当过兵的退役军人,也是共产党员,现在村里面遇上困难,党组织需要你帮帮忙,你可以先到村里干一段时间,实在不行,我绝不拦着。”王明江直接把袁飞银的退路都给了出来。

    于公,作为一名军人,退伍不褪色,他必须迎难而上,顶上村干部的工作,解决村里人员短缺的困局。

    于私,村里上班工资加上妻子在集镇打工或做做小生意,老家还能搞搞种养殖业,一年收入给自己外出奔波相差不大,还能够留在家乡照顾老人孩子,袁飞银确实有些心动。

    “王支书,怎么大的事情,我得给家里人商量一下。”袁飞银说道。

    “好,我们就先回了,想清楚明天就到村委会报到。”王明江说完,带着陈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