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忆是最美好的重逢 » 又是一年又是一天

又是一年又是一天

    时间:2021年6月27日

    “我不记得初次见你时你的模样,但我会记住未来每时每刻的你。”

    ……

    很多人都羡慕那种“超越亲情”般的友谊,因为那种友谊难以拥有。

    试想一下:你有一个认识了超过十年的朋友。在这十年里你们虽然有过争吵,但感情依旧如初没有淡过。你和他的生日接近,星座、属相相同,就连身高、体重也非常相似。

    如果不是因为外貌不同,估计会有人把你们误认为亲兄弟。

    你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相约去老地方重聚一次,每次重聚几乎是从早到晚。

    你们都是最了解对方的人,你们互相诉说着内心的秘密……

    ……

    江齐,性别男,身高172cm,体重55kg,生日和我相差九天。

    我们是小学同学,在五、六年级时一直是同桌。当时他给我的印象大概就是:他长得好看,学习也好。

    和他同桌两个月后,对他又多了两个印象:话痨和污妖皇。

    从六年级起,我们两个经常在放学后一起走回家。我们不仅顺路,家离的还很近——从我家到他家也就三百米,走得快的话,估计三分钟就能到。

    那时候,每一天他都会给我讲各种故事。有的是普及生理知识,有的则是恐怖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怀念的。

    虽然到了现在,他依旧会给我讲各种故事,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也许是少了当年的无忧无虑。

    真的很想和他再次坐在曾经的那个熟悉的座位上,听他再次讲几个故事。

    只可惜,那些只能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但也很庆幸,至少我曾经经历过那些,至少那些还可以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小学六年级他就写起了小说,也是因为他当时不断的推荐才使我爱上小说的。

    没有他,或许也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现了。

    唯一可惜的是,他最初的那本书在一次不小心的情况下被误删了。或许内容他还记得,但我知道他永远不会再写一遍那本书了。

    小学毕业那天感觉没有什么,当时也没觉得“分别”有多么的让人难过。但后来也明白了——当时认为分别后还能经常再见,因此“分别”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只认为是暂时的。之所以后来那么想要回到曾经,并不是因为曾经轻松无虑,也不是因为曾经因不懂世事只懂快乐,而是因为那时天天能见到江齐。

    不像现在,要好几十天才有可能见到一次。

    毕业那天没有多么正式,老师也只是简单的交代了几句话,祝我们未来一切顺利。

    同学间完全没有意识到“毕业”的严重性,依旧几人之间有说有笑。在分别前也只是说了一句简单的“拜拜”或“再见”,根本不知道所有人都将去往不同的地方,走向只属于自己的人生——各奔东西之后,只有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一辈子。

    那天江齐没来,我没有机会和他说“再见”,可我们都知道——我们还会再见。

    小学阶段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天堂,它和以后的人生相比轻松了太多太多……

    即便那时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甚至说是“无知”也不为过。却正因如此,才令人向往。

    小学阶段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条小溪,清晨见底、永不停息的那种小溪。

    ……

    初中开学的那天,体会到了令很多人都畏惧的军训。本来肤色就不白的我,在那几天后就像一个“小黑人”。

    记得第一天军训的休息时间,我满操场寻找江齐的身影,以为他也来到了这所初中。后来才知道,他去了另一所学校。为了方便他上学,父母甚至把家搬到了那所学校周边的居民楼。

    因为诸多的现实因素,我们两个只好在网上聊天。

    再次见到他时,他留起了寸头,那所学校只允许学生寸头。

    自从那次之后,我们有时一个星期重聚一次,也有时候一两个月重聚一次——每次重聚,我们除了谈论小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会找一部犯罪或恐怖类型的电影观看,或是玩一玩游戏。

    初一下半学期,因为青春期和新鲜感的原因,我瞒着所有人谈了个恋爱——虽说是网恋,但也喜欢了近乎于三年的时间。那段恋情对于我来说,美好且遗憾。

    2020年在家上起了网课。当时正好是初三的复习阶段,因此那时的课堂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沉重感。

    虽说是快中考了,可那段时间我却很悠闲。当时七点起床,拿起手机签到完后,紧接着便躺在床上分屏看小说。

    也就是从那时起,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上网课,本来不热闹的聊天群顿时热闹了起来。

    赵齐也因此有了几个新的想法。

    随着几个群聊的创建,他新创的几本小说也有了“序幕”。

    中考前的几天我还在不停地玩,他还想约我考到同一所高中去。

    奈何我最后考了三百多分,而他考了五百多分。

    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而且放月假的时间经常不同,但幸好有节假日和寒暑假。

    毕业前几天,我是那么的渴望与期待。

    临近毕业,似乎不少人都拿下了所谓的“面具”。曾经关系非常好的朋友转眼变成了“陌生人”,每一天的生活似乎都很煎熬。

    毕业当天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如往常那般平淡,似乎不是正在面临毕业一般。

    或许是感到不舍,又或许是感到遗憾,我在最后走出了教室,一路上只想着:“毕业了,三年结束了。”

    当时脑海里只有空白,这种感觉我经历过四次:第一次是和前任刚在一起。第二次是初中毕业。第三次是刚来到高中。第四次是前任提出分手。

    那种感觉并不是“悲伤”或者“难过”,而是感觉不到任何的情绪,甚至有一种存活在世界之外的感觉。

    初中和小学相比多了些人情世故,也多了些学习压力,还多了些对他的思念。

    初中给我的感觉就像河流,里面游荡着许多类型不同的鱼,河水不再像小溪那样清澈,多了些淤泥和异味。

    非要说感觉的话,高中像是大海,充满了新奇与危机。海水中充满着各种污染物和异味,如果不及时适应并产生“抗体”的话,就会变成他人眼中的“怪物”。

    所有人都在努力成长,只为去往更大、更美的“海域”。

    ……

    除了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外,基本没有机会见到他。

    月假每次只会放两天。虽是艺校,却要在学校将近一个月才会放假——和他重逢的机会虽然很少,但我们总在创造机会。

    机会虽少,但创造机会的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在初二的时候我就想过,往后余生不会再做什么改变了;上了高中后才明白,即便一个人不想被改变,但终究还是要去选择适应“环境”,最后不得已改变。

    但不论我再怎么主动或被动的改变,对他或许永远不会变。

    每次见到他时,总感觉他没有太多的变化,不论是外貌还是内心;每次听到他说话时,都是那么的熟悉。可分别之后却又记不清他的声音。

    也不知道为什么,越是对我重要的人、越是熟悉的人,我就越不清那个人的模样,那个人在我的记忆中也总是模糊的。

    不久前的一次重聚,他依靠在我的肩上,对我说他很累。

    我真的很想劝他先放一放手里的那些小说,但我知道他永远不会听到心里——即便听进去了,也永远不会落实。

    他的脊椎和我一样有问题,和我一样有几百度的近视。

    每天,近乎于每一天,他都会熬夜到两三点直到困得抬不起眼睛的时候才会入睡。第二天会早早的起床,每天睡眠时候超不过五个小时——持续一两年这样,他的身体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毕竟,他已经不止一两次咳血了。

    ……

    以下,是大型社会性死亡现场,也是我要对他说的一种“表白”:

    你是我这平凡一生中遇到最不平凡的一个人。除了父母外,我最珍惜的人就是你。即便是父母,都不像你这么了解我;即便是父母,我都没有向他们诉说过内心的秘密。

    从小学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了,我们也认识十年了。我不记得初次见你时你的模样,但我会记住未来每时每刻的你。

    在很久前,你曾把自己比作成一颗星。也是在很久前,我开始在夜空中寻找最亮的星。我知道那颗星并不是你,但至少窗外的长夜正拥抱着闪亮的星星。

    有时,我会回想起曾经的我们。正如前文所说,我很想回到有你的小学。也是从小学时起,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把有趣的事分享给对方。

    有人说,这叫做“分享欲”。

    我们希望彼此感受到彼此的快乐。

    每次约好重聚的前一个晚上,我都会莫名的感到兴奋——就像即将见到女朋友了一般。

    你我曾经都说过:“你要是个女生该多好”。

    直到现在我也想这么对你说……

    “你要是个女生该多好”。

    见到你时我都很想给你一个拥抱,可每次都没有落实——落实的话,会有点社会性死亡。

    又过了一年,我越来越懂你,也越来越懂我自己。

    在这一年里,我们重聚了多少次?我们又像曾经一样一起熬夜码字了多久?我们又像鸽子一样“咕咕咕”了多少次?我们又思念了彼此多少次?

    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离老去又近了一步。

    当我在构想未来的时候,我发现总是有你的身影陪伴着我。

    当下,我们相约去同一所大学吧?至少有你在的地方,我不会孤单。

    又过了一天,我越来越想你,也越来越思念我们。

    在这一天里,我们是在学校里思念对方?还是坐在家里用手机聊天?亦或是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谈论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从早晨八点多到下午五点多的那几个小时只属于我们。

    当下,我们约好再重聚一次吧?老时间,老地点。时间可能会有所偏差,地点可能会有所变化,你可能同曾经或多或少有些改变,可我们依旧是我们。

    又是一年,又是一天。我们如往常一般在未来重聚,一同看着长夜拥抱最明亮的星辰,也一同走在黄昏之下熟悉的桃李街。

    果然,有你,真好;

    果然,有你,最好。

    既然携手走进了“板块大厅”,那么也要共同闯进“狂绫古堡”;

    既然结识了几只“兔子”,那便不能忘记“凤白永恒”;

    既然见到了“卫龄”,那便再去看一看“潘尼杰斯”;

    既然拥抱过“安德烈”,那么也要亲吻“伊始纳尔”;

    既然见过“脑浆大帝”的留言,那边不能忘了“半瘫大帝”的祝福;

    既然参加过“红绫山营救”,那便也要抵御“海啸”到到来;

    既然去往过“动物世界”,那便不能只路过曾经熬夜码字的“作家群”;

    既然在“焚烧后的灰烬世界中寻找白色的傻院长。”,那么也要在熟悉的地方寻找正在被长夜拥抱的星辰。

    既然缘起于“脑洞穿”,那便不能止于“姓白”。

    既然打过那些赌,那便要向最美好的结果努力;

    既然你是“白”,我是“夜”,那便——永不分开。

    ……

    你相信那种“超越爱情”、“超越亲情”般的友谊吗?

    它既真挚又美满,既真实又没有被夸大。

    它代表的是毫无理由的信任,它代表的是我希望在未来与你永不分别。

    回忆是最美好的重逢。

    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总在未来的明天重逢。

    我会一直在你家楼下等你,会一直让你依靠在我的肩上;

    我会一直站在你的身旁,会一直倾听你的心声;

    我会一直,在未来的明天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