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这皇子我不做了 » 第16章 东宫见闻

第16章 东宫见闻

    翌日晌午,赵朴和赵构赶往东宫赴约。

    昨日晚间的小插曲,丝毫不影响赵朴愉悦心情。

    傍晚时,二人在赵构院中饮酒谈笑,喝空了一坛丰乐楼的眉寿酒。

    小赵樾像块狗皮膏药,哪里有美食哪里就有他,甩都甩不脱。

    这小子自己偷酒喝,赵朴也不管他,由得他作。

    结果一扁碗下肚,躺地上呼呼大睡。

    昨日养心堂院门前,赵樾连番小动作,全都被赵朴看在眼里。

    这小子年纪不大,心眼不少,墙头草的属性基本没跑。

    乔贵妃所生的几个亲兄弟,在赵朴看来个个都是奇葩。

    就是不知,还未见过面的皇二十子、卫国公赵楃,又是什么德性。

    老八益王赵棫被揍的消息,一夜间传遍蕃衍院。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赵朴和赵构一路离开蕃衍院,遇见的皇子们,无论哥哥还是弟弟,全都站在路边笑呵呵地主动打招呼。

    老八仗着身强力壮,平时蛮横霸道。

    除了乔贵妃、大王淑妃、小王贤妃几位娘娘生的皇子,其他兄弟没少受欺负。

    昨晚喝酒时,赵构说,他小时候被老八揍过一顿,之后痛定思痛,习武强身。

    十三岁时又跟老八打了一架,那厮没占到便宜,往后面对老九时收敛了许多。

    “我辈男儿,该硬就得硬,绝不能软!”

    这是赵构带着七分醉意,举起酒碗对邀明月时发出的感慨。

    当时赵朴想,这个时候的赵构,或许才是真实的他。

    历史上,赵构在南渡时坠马受伤,导致他余生再也硬不起来。

    受此重创,必定对他的性格造成极大影响甚至改变。

    赵朴带着些同情,又灌了他几碗酒。

    蕃衍院门前,正好遇见老七赵栩。

    这家伙正指挥十几个杂役太监,把他的行李装车,准备运走。

    “爷,奴婢都打听清楚了,七哥儿拿不出三百贯赔给益王,只得提前搬走,把清心堂让出来。”

    王保小声嘟哝。

    赵朴笑道:“老七已经成婚,按规矩早就该搬离蕃衍院,怎地拖到现在?

    扔下新婚王妃独守空房,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什么。”

    赵构压低声道:“我听说,七哥近来时常出入赌档,已经外借了不少银钱!”

    赵朴“呵”地一声,难怪坑蒙拐骗到自家兄弟头上。

    俩人牵着马站在石阶下,毫不掩饰地冲着赵栩一顿指指点点。

    赵栩恼火地怒视二人,坐进一辆马车,催促车夫驾车驶离。

    俩人哈哈一笑,跨上马直奔东宫而去。

    东宫位于左承天门北侧,由四座大四合院组成。

    来到承宣殿前,早有一名穿红色公服的宦官等候在此。

    赵朴见他面生,一时想不起此人是谁。

    赵构却加快脚步,上前见礼:“有劳梁大官久候!”

    那宦官欠了欠身,嗓音阴柔:“太子殿下特命奴婢在此迎候康王、雍国公!

    二位,请随奴婢入殿!”

    两人揖礼道谢,跟在他身后踏上台阶。

    “九哥,他是?”赵朴凑近小声问。

    赵构讶异道:“东宫都监梁方平,你应该见过才对!”

    赵朴讪笑道:“宿醉未醒,一时忘了。”

    赵构咧嘴一笑:“十三弟酒量有待长进~”

    赵朴看着朝前领路的梁方平,暗暗惊讶。

    原来是此人,难怪赵构客客气气。

    梁方平乃是东宫都监,正五品内侍。

    他还是大宦官梁师成的干儿子。

    梁师成号称隐相,拜少保,加开府仪同三司。

    虽不领职事,但他在东京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朝堂之上不少官员,更是以其门生自居。

    梁方平是太子赵桓身边亲信,由此可见,梁师成必定是坚定的太子拥趸者。

    承宣殿里,二人躬身行礼:“臣弟拜见太子哥哥!”

    端坐案后的赵桓放下手中书卷,笑道:“九弟、十三弟,近前说话。”

    在殿内玩耍的太子嫡长子赵谌,撒腿跑来:“九叔!”

    四岁的小赵谌抱住赵构大腿,赵构弯腰胳膊一伸把他抱起来。

    小赵谌咯咯直笑,叔侄俩颇为亲昵。

    “九叔,他是谁?”小赵谌指着赵朴。

    不等赵构说话,太子妃朱琏笑吟吟地从殿后内室走出:“谌儿不可无礼,这位是你十三叔,还不快叫人?”

    小赵谌乖乖“噢”了声,似模似样地作揖:“谌儿拜见十三叔。”

    赵朴蹲下身,摊开右手笑道:“谌儿,你看我手里有东西吗?”

    小赵谌眨巴眼,摇摇头。

    赵朴从袖口摸出一块丝帕,盖住右手掌:“往我手里吹口气。”

    小赵谌噘嘴“呼”地吹了口。

    赵朴扯下丝帕,只见右手掌多了一枚铜板。

    小赵谌睁大乌溜溜的眼睛,拍着手惊呼:“十三叔会变戏法!好厉害呀!”

    太子妃朱琏美目一亮:“十三弟可真是灵巧!”

    “呵呵,小小把戏,让嫂嫂见笑了。”

    赵朴忙揖礼,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史载太子妃朱琏聪慧貌美,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眉目如画,身段婀娜,当真是位倾国丽人。

    只可惜,历史上的她国破家亡之后,只得以死保全清白。

    “谌儿过来,娘带你到花苑玩耍。”

    朱琏微微福礼,带上儿子向殿外走去,小赵谌一路吵嚷着,要看十三叔变戏法。

    梁方平命人搬来绣墩,而后退到殿外恭候。

    “不知太子哥哥召臣弟前来,有何吩咐?”赵朴问。

    赵桓啜口茶:“不急,还有一人未到,待会你便知。”

    说了会闲话,梁方平又领着一人入殿,同样安排绣墩落座。

    “拜见太子殿下!见过康王、雍国公!”

    来人年约四十,戴长翅帽、穿绯色圆领官袍,一绺山羊须。

    “原来是蔡尚书!”赵构忙起身还礼。

    赵朴不知他是谁,只得跟着赵构拱手。

    赵桓介绍道:“这位是礼部尚书、宣和殿大学士蔡翛(xiāo)。”

    赵朴恍然,原来是蔡京家的老三。

    赵桓笑道:“蔡尚书,你想见的人,孤可是请来了。至于怎么求人帮忙,孤可帮不了你。”

    蔡翛忙道:“臣岂敢再三劳烦殿下。”

    赵朴面挂微笑,心里暗暗猜测,不知蔡翛找他所为何事。

    瞧赵构一头雾水的样子,应该也不知情。

    蔡翛笑了笑,从袖口取出一封信:

    “是这样的,蔡某这里有几篇文章,想请雍国公转呈兴业书铺,代为发表见报。”

    赵朴一怔,没有急着接过。

    兴业书铺不正是邓肃、陈东打理的铺子?

    他写的那篇自罪书,当初也是送到兴业书铺抄送、刊印,登上民间小报。

    “这文章写的是......”赵朴佯装疑惑。

    蔡翛拱手:“雍国公一看便知。”

    赵朴从信封里抽出几张纸,展开阅览,赵构凑过头一块看。

    看完一篇,赵朴吃了一惊。

    这几篇文章,通篇都在痛斥当朝太宰王黼,满满都是黑料。

    真伪尚且不论,单凭其中内容,一经发表,只怕引来朝野哗然。

    赵朴越看越心惊,余光瞟了眼赵桓,只见他眉眼平静,自顾自地品茶,仿佛毫不知情。

    蔡翛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念一想,赵朴明白了。

    这是蔡家要对王黼的宰相之位发起挑战了。

    也是蔡京复相前的鼓动造势。

    瞧此情形,赵桓也在背后支持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