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离剑空山 » 第六十七章 治下百姓

第六十七章 治下百姓

    “再严密的防守,也需注意敌方从内部攻破,只要明府内部不出问题,建宁城鞑子便极难攻破,我等明日早上出发,明府中午便可以对运来客栈动手,如此即便放跑了一两个细作,也不打紧了。特殊时期,当用特殊手段,其中力度,明府自己掌握。”孟起对于文杰说道。

    于文杰想想说道:“即便如此,细作之危,也难根除。”

    孟起此时长剑依旧还在赵兮儿拿着,他两手空空,负于身后,朝东含玉、邓长弓看了一眼,才对于文杰说道:“细作者,多是冒充流民混进城中,在下之见,待明府将治下百姓安排妥当之后,便封闭城池,不再接纳北边逃亡的百姓,让他们绕过建宁府,继续南下。”

    于文杰皱眉道:“如此行事,于心不安。”

    “不错,均是大宋子民,何分在治下与不在治下。”邓长弓说道。

    “事有利弊,明府自己考虑,在下也没有其他好的计策了”孟起说罢回到赵兮儿身旁坐下,接过长剑。

    不知不觉,此时天已拂晓。

    于文杰思考片刻,好像内心已经有了主意,也不在说话。

    便在此时,王凯之走了进来,见到众人还在堂中,一夜未眠,微微一惊,自上前对于文杰说道:“明府,军士已经连夜整装待发,此时已经起锅造饭,只等军士吃了饭,便可出发。”

    于文杰“嗯”的先回了一声,才又道:“此回用兵,王团练为副,孟起孟少侠负责全军指挥,本府坐镇建宁府,统领全局。”

    王凯之惊讶道:“明府,孟少侠并无官职在身,如何能指挥大军。”

    于文杰道:“如今情况特殊,你听命便是。”

    言罢不等王凯之回话,他又道:“待光泽之危解除,王团练分两千精壮士兵,让两位能力强些的统领帮助孟少侠继续由孟少侠指挥,你自整理光泽守军,掩护百姓回建宁府便是。”

    王凯之不再去问,领了命令。

    于文杰继续道:“用兵细节处,王团练自于孟少侠商议。”

    王凯之又领了命令,孟起说道:“大军辰时出发,王团练将军马带到北门,等候江湖各位英雄同路前往。至于用军细节,路上再交接不迟。”

    王凯之领命,辞了众人而去。

    孟起又道:“江湖英雄均是心高气傲之辈,就劳烦邓大侠带领如何?”

    邓长弓点头也出去了。

    东含玉起身道:“待我先回去处理了府中之时,辰时北门再见。”说罢也自去了。

    想来便是去处理她府中的鞑子细作。

    九溪道人见状也约好了辰时相见,告辞了于文杰。

    众人离去,于文杰对孟起道:“本欲在府中摆宴等孟少侠凯旋,奈何孟少侠还要去紫阳书院,便等紫阳书院事情妥当,老拙一并为孟少侠庆祝。”

    孟起一笑道:“多谢明府。”

    “时间尚早,我们便先出去,辰时直接去北门了,明府坐镇城中,更加责任重大,万望保重。”说罢起身带着赵兮儿出了知州府。

    此时天灰灰亮,距离辰时尚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街道上倒是渐渐已有形色匆匆的行人。

    孟起带着赵兮儿走了好一段路程各自无话。

    如此安静的走着,倒是让赵兮儿更是踏实,她喜欢走在孟起身后,能静静的看着他的背影。

    走了许久,孟起也很配合的没有说话,或是二人心意相通也未可知。

    来到一处餐早摊前,老板正在努力生火,锅中汤水虽然已沸,板上面片仍未下锅。

    孟起带着她落坐在摊前老板事先摆好的桌子旁,老板连忙上前招呼道:“官人,娘子来的好生早,需再稍等片刻。”

    孟起点头算是应了他。

    待老板走开,赵兮儿缓缓对孟起说道:“此去光泽,看你成竹在胸,定然是无事的,只不过紫阳书院的难处,如何能解?”

    孟起先是轻轻一笑,再说道:“不管如何,也当尽力,结局如何,又有谁知道呢?”

    赵兮儿看着他笑容,心暖暖的,那怕听他所说视乎有着无奈与悲意,也是如此。

    她对这个身旁的男子,是如此的清楚,他为何要去帮于知州出许多计策,为何主动要去带军,为何又要去紫阳书院,这些她都知道。

    “那崆峒印之事,着实离奇,莫非世间真有神怪?”

    “你可有听你父亲提过?”

    赵兮儿摇头。

    孟起道:“世间无法解释的事情也是有的,便如我手中的这柄剑和你的玉琴,又哪里能解释清楚呢!只能说世间万物既然存在了,便是合理的。”

    赵兮儿听言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她才说道:“那古树千年万年,也会倒塌,即便自己不倒,上天也会让它倒,又何况其他,或许如你所言,事情既然发生,便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如今我大宋到了这般田地,也是必然吧?只是我赵家,害了百姓,也成了千古罪人。”

    孟起握住她手,摇头道:“并非如此,古树为何会倒,乃是因为它孕育出了这两方神木,使命已成……。”

    “可是如今汉家命如草芥,沦为鞑子奴隶,又哪里是使命达成?五胡乱华、安禄山之乱,崆峒印都会认主相助,可是如今呢,莫不是赵家不义之事太多,连崆峒印也不愿意相助了。”

    “你莫要多想,凡事均有运气,人有人运,国有国运,只不过如今鞑子族运不错,而我汉家不得运势而已,不管如何,我辈尽心竭力便是,即使改变不了什么,也当让天下人知道,汉家不可欺。”

    他们自说着,老板端上来两碗片面,赵兮儿不再说话,听摊铺老板笑道:“两位可是吃完了这碗片面便要出城逃命去了?”

    孟起听老板此问,摇头道:“为何如此问?”

    老板道:“我观你们便不是本地人,定是从北边逃过来的对不对,告诉你们,起早也没用,如今城门未开呢。”

    孟起听言反问道:“你说的不错,我们是从北边来的,如今兵荒马乱,你依旧早起摆摊,也还有心思,不想着南逃?”

    那老板笑道:“我不跑,等鞑子大军杀到,能活便活,若是要死,也要死在这里。”说罢又是憨憨一笑,自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