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法道成仙 » 第二十五章 法印

第二十五章 法印

    石健被人从背后一拍,也是一惊,不过这个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熟悉,却不是冯迎异的声音。

    难道自己钻进贼窝,他们要行动了?把自己错认为自己人!想到这,石健不敢作声。

    那人又继续说道,“嗨,老兄,是你,快来这边蹲下,千万别被人发现了。”

    石健眼睛逐渐适应,借着从瞭望孔透过来的微弱光线,才看清刚刚说话人,竟是那日在水岸边围坐一起吃银鱼的匠人中一人。

    石健向他示意点点头,那人又拍了拍石健后背,两人默不作声,算是打了招呼。

    石健坐下后,心道:不知那冯兄去了哪里?凭他的本领应该不会被抓,若是他上了其他船,很有可能会去往巴国。眼下自己看来是麻烦了!

    想到此处,石健打量了一下周围,原来这船舱底下竟还有这七八人,分坐两边,手握船桨,看来都是浆手了。

    岸上的火把光消失,船内又是漆黑一片,没一会,听得动静,又有一人进来,来人却低声说道:“起船,速走!”

    听这声音,是个修行之人。只是起船是要往那里而去,要干什么,倒是没说,看来是提前说定了。

    石健摇着浆,听得船舱外水浪声,船行得很快,正想问问坐在自己身后那打招呼的人,却见瞭望孔又透出亮光,看来是被岸上的人发现了。

    嗖嗖,咚咚,嗖……

    飞箭的声音传来,是钉在了木头上的声音。

    突然身后传来闷声,温热的液体溅到了石健的脖子上,石健转头看去,一支从瞭望孔射进来的箭正好射中身后之人的头上,已经一命呜呼!

    其余的浆手分明感到了危险,手上的动作越来越快,飞箭射在木板上的声音越来越少,最后彻底没了。

    看来船已在一射之外了,石健正要感慨后面那老兄的运气之差,却见一人举灯进来,还听生意知道是是先前来过的修士。

    “他妈的,居然能从这么小的孔射进来箭,该你这龟孙倒霉!少了一个,你们加把劲摇浆,别给我舍不得用力气,否则让你们好看!”说罢,抽了一下腰间的佩剑。

    果然,其他的人听闻后立刻奋力摇桨,石健也赶忙加了把力。

    那人走之前又说了句,“等到了之后,少不了你们好处的。”

    这是打一棒子再给颗枣,果然是会对苦力的好办法,石健心中想到。又见两人进来,抬走了身后那人的尸体,没一会,听得外面有东西抛入水中的声音。

    走了一段路,石健感到船行得很快,其他浆手也发现了,因为大家手上都停下来,船还在快速而行。

    “潇湘水逆流了!”一人惊叫道。

    石健挪挪身从瞭望孔往外看去,江水往船行方向而去,果真是逆流了。

    “几位大哥,咱们是往哪去?”石健向其他人问道。

    “兄弟,怎么你不知道?”一个人用怀疑的口气说道。

    石健心道,这可如何是好,露出破绽的话,怕是难逃。于是故作悲伤地说道。

    “唉,我这大哥呀,怎么命这么苦,一箭就没了,带我来想挣点钱,结果人没了,叫我如何是好!”

    “哦,你是那匠人带来的呀,唉,他也是没这命呀,咱们这去一趟零陵,钱虽多一些,看来是不好拿的呀。”

    石健听完,原来是去零陵,又连叹几声气,“唉唉唉,大哥呀……”呜咽了几声不再说话。

    大船顺水而行,倒是很快。船中的浆手都不用怎么划桨,有的相互低声聊天,有的干脆打盹。

    石健也无睡意,把这几日之事回想了一遍,又记起了weiyuan,想起他意气风发?布阵的样子。

    想到这,石健又摸向怀中。自从上回丢了爰金后,石健将衣服内重新缝制几个大小口袋,东西都在里面归纳放置。

    下次碰上金不二一定要问问藏山玉法器怎么用,再也不用往怀中塞这么多东西了!

    石健边想边从怀中取出帛书,这帛书是和镇尺从不知之地拿到的,镇尺是个好法器,那帛书也是吧!那蒍元在自己面前展示心帛,自己能不能从这帛书上格出个心帛来。

    这是石健第一次格物!

    不出所料,半个时辰,什么都没格出来!

    石健只能无奈地收起帛书,又朝外看去。

    石健倒是肯定了船是在潇水河,开往了南疆。

    因为他看见了罗城的码头!

    码头灯火明亮,岸边挤满了船,各色之人拥挤在码头上。半夜尚有这么多人,来南疆得有多少了呀!这是南疆大开发吗?

    石健看向那码头,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好在船还在往前走,没有停在罗城。

    不知罗城的丹师丁兄有没有炼成四海归元丹,还有那姜若九真的魂归原身了吗?此时是否在那不知之地里!

    石健不能去罗城,却有另一人来了!

    越人,姒青衣。

    姒青衣于傍晚时分到达罗城。

    碎步轻漫,梳着螺髻,穿着右衽的长袖衣,裙上绣着卷云纹花边,珠佩玉戴,衣袂飘飘,宛如一缕飘动的清霞。

    已然吸引了一众路人的眼光,路人都想上前搭讪几句。当众人听到那些修为略高一些人说出女子的修为时,便都打消了念头。

    姒青衣一人到了不知之地门口,停下了脚步,神色紧张,她感觉到不妙,因为她看出了异常,这宅院处在幻境之中。

    怎么会这样,姜若九曾告诉她过,只有发生大事的时候,他才会启用幻境。那么发生了什么大事?姒青衣急切想找到姜若九。

    一念之下,姒青衣用手摸了摸那大门,却感知真气反冲而来,姒青衣连忙退后。

    那真气却是不依不饶,聚成一团,转而又成一巨鸟气云,似要袭向姒青衣。

    眼见于此,姒青衣连忙托住身上佩带的玉璧,运气施法。

    这玉璧却是一件法器,璧体透出半透明的青绿色光泽,玉璧周身布满细密的斜向绞丝纹,绞丝线条两边应承,内外延伸,转曲迁回,在姒青衣施法后,现出一个巨大的光环法印,绵延不绝,挡在姒青衣身前。

    飞鸟真气云撞向法印,发出耀眼的光芒,气云逐渐消散。

    姒青衣长舒一口气,刚刚大意了,碰了幻境之门,好在及时用法印抵挡住。

    心下略微放松,姒青衣准备将玉璧放下。哪知那玉组佩却是断了线,玉璧还在姒青衣手上,玉佩组中的玉管、玉珠、玉璜、水晶、绿松石却散落了,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琤琤之音,落在地上,璆锵声起,滚珠历历,碎珮琮琤。

    好在玉璧才是真正的法器,没有受损,其他的却是装饰品一类。

    法印显现,白光耀天,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正是丁雨。

    丁雨的师父离道人也会法印,三个弟子包括丁雨都没有学会。

    见到这法印和白光,丁雨追了过来,他本想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师父回来了,却看到了一个女子。

    女子肤若凝脂,气若幽兰,那手中玉璧与她相得益彰,又似乎人就是玉,玉就是人,温润莹洁、精雅细致。那青玉似乎历经世事沧桑而宁静深幽,佩玉女子从内而外透出一股灵气和美丽。

    丁雨见女子站在不知之地门外,于是问道:“姑娘是来寻人的吗?刚刚那法印是你所施?”

    “道长您好,法印是我所施,我……”姒青衣又想起,姜若九虽是姜氏之后,却不曾露声名在外,还是不要问的好,“我路过此地,玉璧落地,现出法印。”

    “请问姑娘所施是经印之法吗?”丁雨追问道。

    姒青衣看出眼前的道人是个丹师,神情虽是急迫,却也没露出恶意,于是简单说道:“道长好眼光,的确是经印之法。”

    “贫道还想再问一下姑娘,是否认识离道人?”

    “离道人,不认识!”

    “那打扰姑娘了。”

    姒青衣点了点头,不愿多说,准备要走。

    “姑娘,且慢!”

    “还有什么事?”姒青衣又转过身来,想要看看这道人还要做些什么。

    丁雨却指了指散落地下的玉器,“姑娘,你落下了东西。”

    姒青衣连忙称谢,丁雨已经将地上的珠玉捡起,用布包了起来,递给了姒青衣。

    姒青衣接过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想要说些感谢的话,丁雨已经走了。

    看着丁雨的背影,姒青衣又想起他刚刚讲到离道人时的表情,恐怕是他很重要的人。于是又想了想,确认自己并不相识,或许师父他们会知道,等到与师父汇合时再问问,要是有什么线索将来也许可以告诉这道人。

    想完这些,姒青衣也起步要走。

    既然姜若九用幻境封住不知之地,那么他肯定不在这里。不在这里的话,那肯定是在旧居衡阳!

    楚国灭罗国时,为安抚旧国之人,特与九黎姜氏结盟,让姜氏一支迁至罗城,便是姜若九祖辈支系,而九黎姜氏大支仍在衡阳。

    反正与师父他们汇合是在零陵,也要经过衡阳,姒青衣想到这,那就继续南下吧!

    突然,姒青衣发现身旁一个影子飘过,手中玉璧竟也跟随而去,姒青衣连忙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