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我对不起修行界 » 第五十八章 佑民观

第五十八章 佑民观

    为了摆脱清廷追兵,沿路并未入城而是穿行在乡间,还回了趟那个县城,给黄婆婆烧了一叠地府最值钱的功德纸钱,过SJZ与衡水之间的平原村落,走廊坊到了通州地界,直奔北方第一大坤道院,BJ佑民观,也称天妃宫,十多个坤道在此修行,庙产十多顷,算是此间的地主。

    偌大个地主还是能养得起一个命硬的寡妇,也藏得住我们两个陌生之人。

    观主虽为坤道,但眉宇间英气逼人,像极了一个久经世事的中年男人。

    石台在道观里一棵老松下,英气的观主给师徒二人倒了一杯清茶,她身后则是换了一身道袍的小寡妇。

    “这个可怜的施主贫道收下了,能多出一个道友是我教之福,虽然这偌大京城信徒很多,但是修行仙道的坤道却是甚少,道兄也看到了,偌大的庙产都是一些居士帮忙打理,观里才十多个道友,不说跟白云观那类大庙相比,就是火神庙、龙王庙、鲁班祠这些个龙门派的道兄所住的小庙相比,还是远远不如啊!”观主一边品茶一边说着。

    “无量寿福,这里的道友都是身世凄凉之人,能让她们安心仙道,道友功德无量,只是这成仙讲究机缘,女子步入仙道更难,若非抛却了纲常礼法的束缚,又得以遇到坤道点化,多数女子只怕唯有一死方能解脱!”老道也是唏嘘,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已经给很多坤道院送过人丁,对观主的处境非常同情,这些人本就是世间少有的群体。

    “京里的局势很可笑,那些魔头知道你杀了邙山的一个老魔头,都在竞相争夺他空出来的位置,这段时间估计没人会闲的找你的麻烦,最有意思的是文官们跟几个老魔头串联欺上瞒下,一个个贪得无厌,却还能稳住那个吝啬到家的皇帝,着实让人可笑。”观主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京里的情况,也算是尽了义务,逼近道门一体,怎么也得有些官府不知道的秘密与规矩,而我们这一脉的规矩可都是历代师祖立下的,属于有些年头的分支掌门都要知道的掌门须知。

    道之一词最初指的就是系统的学问,一条通达于某种目的地的通路。所以,古人会衍生出道路这个词,而且许多行当也喜欢在本行当后面加个道字以标明行业系统繁复体系完备,且知识渊博,例如一些易道、医道、仙道、儒道、佛道之类。

    而古人的学道与现在的学道也有很多不一样,有人可能学的是纵横、军事等还未曾开门立派的学问。

    自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就将仙道大家、丹道大家的老子作为道门魁首,这其中就有我们一脉的功劳,至于以后的道家与术士大融合,以及确定玄学五术,山、医、命、相、卜的范畴,都没有少得了历代祖师们的努力。

    所以,整个道教没有被我们一脉认可,没有供奉三清,基本上都是邪教!

    这也是老道的脸面能在各大教里吃的开的原因,遗泽身后,将来也是庇护小道士修行的保证。

    佑民观坐落在通州张家湾温榆河边上,虽然守着水脉,但是秋冬的BJ虽然还没到黄土满天的时候,但是树木也落光了叶子,只剩下黑不溜秋的光树杈,景色好不到哪里去,却影响不了观主与老道的唏嘘。

    “玄界堪忧啊!”老道感慨道,“刘伯温南京锁龙,断了天下修行者的气脉,这仙界似乎与凡间越来越远,一些护法神将,周天星斗神都很难请来,即便是请来威能也是大打折扣,目前只有地府的鬼仙们还能借调。”

    “休说这些,你们那位宋朝的前辈不是这断修行地脉的开派祖师?”观主戏谑的说,“人家刘伯温不过是从民间流传的一点皮毛术法琢磨出了你们那一套法子,这件事儿与你们一脉脱不了关系,自然也要承担因果。”

    “是是非非都是从前的事了,我们这一脉很长时间未出现成仙者也算是报应吧!”老道自嘲,“不过,以后若是天庭远去,唯有地府运转正常,修行者只能去转那些鬼仙了!”

    “算是绝了修行者的路了!”观主说,“若是在唐宋乃至以前,你我这等结了婴孩的修士,早就可以飞升了!甚至移山填海不成问题。”

    “哪里像现在飞升前都无望再腾云驾雾,术法与法宝的威能还不如那时筑基。”观主一句抱怨。

    “说说清廷的动向。”老道问。

    “据说,最近有人给清廷的道光帝上了折子,想让朝廷禁止种植、贩售鸦片烟,清廷的道光帝也准了,打算重视一下这事儿,只是尚在物色可以担纲的大臣,不过会先申禁种、贩鸦片事宜。”观主说。

    “就那个被群臣一人一块一两银子的破衣服蒙在鼓里的道光帝?”老道明显有些不相信,

    “任凭这个傻子折腾,我看清廷不用几年就该覆灭了,倒是省的我们这一脉动手。”老道有些惋惜。

    “虽说这禁烟是好事儿,自打泰西大运起来后,就没少拿这东西毒害我百姓,这种事情早禁掉绝对好处多多。”老道说,“只是这清廷祸害华夏许久,久积贫弱,这禁烟一事处理不好,可能就会成为华夏大劫的导火索,这清廷的道光帝本来就没什么能力,只怕这事儿被他一搞准砸。”

    “这些朝堂上叫嚣的声音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别有目的,这清廷的道光帝就是条被牵着绳子的狗,只要那些舞文弄墨的文人一阵叫嚣,清廷的道光帝就会义愤填膺的去乱咬人。”老道无奈的说。

    “听说那AH曹振鏞才是那颇得清廷道光帝崇信的弄臣,不过贫道听说,此人除了精通钻营做官,其余本事皆是平庸,他除了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报喜不报忧等手段,将道光帝一直蒙在鼓里,还擅长通过汇报添油加醋的手段,以公谋私,天下掌握在这种人手里想不乱都难。”观主无奈的说,“就拿这道鸦片折子来说,听说折子痛陈鸦片烟的害处,要求官府销毁一切鸦片,可到了曹振镛这帮人手里就将搞得雷声大雨点小,连那个鞑子皇帝都被蒙在鼓里,只是打算先申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