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空山志 » 第三十四章 绥江府

第三十四章 绥江府

    途径了第一座凉亭后,其实在众人无意识中。步伐就快了起来。

    但真要说什么原本两日的路程能快上多少,不过也是半日光景。只不过是心理作祟罢了。

    今夜歇脚处自然也是在沈康年的精心选择下,是打算临近一座凉亭的林间。

    因为实在是快到城里了,路上补给又很充足。也少去了寻找水源等等的琐事。

    也就是大家一起坐坐,聊这些其实无甚大意思的话题。

    申帮主可是打出保票:“到了绥江府,一定给大家安排好的客栈,这次多在绥江府住几天。”

    最初沈康年就知道乔庸奄打算进京赶考,必然要一路上多花费一些时间。这种文会、诗会、有名的崖刻、景胜都要提前估量。

    毕竟这一路可不单单是为了赶考的目的,若是一路下来埋头赶路,就真的合适?

    结果固然重要,但路程中的体验、经历才能让人有着感悟与积累。

    乔庸奄也是默默自己收拾起来衣衫,胡乱看着。毕竟过几日一定要参加诗会,自己上次北辽会试自己名列第二,这次诗会上或多或少总要有些表示,既不能过于庄重世俗。也不能轻装上阵已显对诗会的不重视。

    王安君则是相对于乔庸奄略显好些,只挑选了相对淡淡鹅黄色的简单衣裙,拿出来收拾装带准备。

    对此华少德还是略感好奇,毕竟这类诗会自己从未有参加经验。只是看二人如此作态难免生出一些紧张。

    同行人中,王志虎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好在这几日和赖老车夫混熟了,总归是到了绥江府也是有事做。

    申康年算是提不起什么兴趣,甚至对他来说。这种诗会无疑是年年有的东西,和他这种人没有半颗铜钱的关系。哦,有时能接些护送一段路程的活计,也没见那些书生哪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应池似乎是毫不关心,默默坐在远处修行。鸢鸿也是略微有些兴趣,但也没太关注。只有高茂云似乎略有兴趣又不好开口。

    很快来到当夜,华少德,高茂云默默守着算早的前半夜,算是对这两位少年的照付。两人一路走来早就熟络了,不时路上还能聊上几句。

    尤其是夜晚,两人时常或多或少的聊上几句。高茂云似乎总是没什么可说的东西,才导致如此。华少德也是怕泄露了洛水街身份,概不提及。所以能聊的更少了。

    大多都是感慨白日听到的见闻,毕竟年岁都不大,几句话就能投机。

    今日不同,高茂云似乎是主动了些:“华少爷。绥江府应该是北辽境内有名的大城了。你来到这类大城中不会感觉紧张吗?”

    或许是难得高茂云主动,华少德先是有些激动,但随即想着这问题,实在是给不出答案。或许是高茂云从来没到过这类大城有些紧张?

    总之就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到最后才憋出几句话来:“我倒是还好的。大城有大城的好,小乡也有小乡的悠哉自在不是。”

    高茂云听后似乎是觉得有理,过了半会才点点头。

    “听说这几年来北燕势力逐渐壮大。是因为北燕老皇帝兵败过鞠王朝一次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要选出顺意天命的新皇子,北燕党政纷乱,但愈发的兵强马壮起来了。”过了一小会,高茂云又胡乱扯起了一个话题。

    华少德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类事情,毕竟华家早就脱离了政治权利中心,对这类事的了解没比市井乡间的人多出多少。何况就是有所了解也不能和华少德说什么。

    至于后来到了洛水街,小鱼曾经是提及过北燕的一些事情。也都属于是无关主要的琐碎事。但这类荒唐的庙堂风声,华少德也是略有耳闻。

    什么北燕败犬废人九皇子,打算迎娶相府最上不得台面的妾生幼女。听说是相府妾生幼女为了反抗,不忍自己只能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上吊未遂,请了御医救治这才堪堪保住性命,只不过醒来之后就记不清了以前的事。听说就连性格也从懦弱变得刚烈了起来。

    此事传到鞠王朝内,被大肆抹黑宣传。说成是北燕丑闻都不为过,这还是陆筱得知与华少德他们几人说的。

    华少德回过神来,细细想来,开口:“这类捕风捉影的玩笑话,大家也就茶余饭后的聊聊嘛。”

    “是啊,我也就是前不久听说了这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假。”高茂云插嘴补充,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还挠了挠头。

    华少德见似乎是自己让高茂云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补充:“我也是这个意思。”随之二人相视点了点头。

    “要我说,就是北燕真有此事。也不敢对鞠王朝出手,鞠燕上次一战,也算是打消了北燕的气势。短期之内怎么感再向我们宣战呢。”这算是华少德出自本心的说辞。

    上次鞠燕一战,不过是十年前的事。当时北燕国力昌盛南下,也没讨到什么好处。要是敢说区区十年就重来一次鞠燕之战,只要鞠王朝拖个一年半载,恐怕北燕自己国内都要出问题来。

    高茂云听完,轻微点头,似乎是陷入沉思。喃喃开口蹦出一句;“我们吗...”随之看向华少德,见华少德似乎是没有注意到。也就相安无事了。

    第二日清晨,众人起来。很有默契的放弃了起锅做饭的琐碎事宜,直接快速准备启程。甚至一路上众人也是勉勉强强的少吃了些干粮与水。

    路过一个个凉亭,官道逐渐宽阔到不再有扩张趋势的状态。路上行人也多了起来,还真有些书生同路往着同一方向而去。

    申康年也适时开口:“我这都提前预备好了,绥江府最好的客房了。名字叫做秋桂园,乔公子。是不是最有名的了。”见申康年开口,大家心情顿时更加舒畅,如此大城内最好的客房,总不可能比沿路上这哪一家差了吧。

    同时众人也都看向乔庸奄,乔庸奄自然也是直接开口:“申总镖。如果没记错,城中似乎还有一家名为春去楼的客栈同样有名。”

    申康年想了一想:“是有,听说是绥江府中排名第二的。我可没诓各位啊。”

    众人听后略微笑笑,沿路上申帮主总是这样,有这一点幽默感。

    “自然没有埋怨申总镖的意思。秋桂园的确是绥江府最有名的客栈了。但若是讲起了秋桂园一定就要提及春去楼了。”乔庸奄也是笑过之后,才解释道缘由。

    众人思虑起来时,王安君率先想出其中关节也未开口。

    适时乔庸奄解释:“春去秋归。绥江府作为临近北辽南关最后一座大城,进京赶考的学子一定都是春日启程,参加过此地文会。再南下称仙家客舟临近京畿,参加秋日大考。”

    说到这像应池这类聪明人早就想出来其中关节。春去楼,春日离去驻足。秋桂园,秋天能桂榜题名。都是美好的意向,所以两家客栈生意才能在绥江府稳坐钓鱼台。

    就连略微有些才疏学浅的王志虎也能明白原因,自然不用乔庸奄多做解释。

    半日脚程,终于能看到绥江府的城墙,中途路过了围绕的绥江,见过了春耕的农户。看着总归让人心里舒坦的不行。

    远远望着排起的长队,估计怎么也要排半个时辰。直到最末的城门处,能见得一整块石岩壁上刻满了文字。

    几人也是好奇观望,临近了才看清是一赋,名做《绥江赋》

    乔庸奄见此,心喜开口:“是绥江赋节选--建绥城其百拙,呀绥江而成源。披三条之广路,立四广之通门。内则全百家货郎,不知凡几。三市齐开,入不得顾。都人士吕,于是即才且富。民之生计,足丰年,且四顾。异殊于五方,游士多雄杰。牧原与昶且,名仕侈燕女。仙君门诛,节苏辽,随。武陟,连交合众,驰骋乎绥中。”

    朗诵之声悦耳清冽,引得众人瞩目。石岩壁上苍劲的雕刻足足过了两百年有余仍旧能看出匠人手艺高超与用心之良久。定是尽一生是所长,刻下了这传世赋文的节选。

    直到诵读结束,身边人才或多或少称赞几声。不禁感慨起来乔庸奄气质非凡,有君子气度。

    就连在华少德眼中乔庸奄也不同与往日,或许是读书人意气风发诵读传世赋文的魅力滤镜加成?其实单纯只是乔庸奄确实气质不凡,又有才学在身。

    经过这一段小插曲,就连城门前侍卫见到乔庸奄一行人来也都恭敬起来。远没有前些队伍核查的那么严苛。

    一入城,豁然开朗。街道宽广,叫卖声不断,城中翠意凛然。还能有流水在其中,沿着主道不断前来。能看出绥江府真如同赋文中所说,百家货郎,不知凡几。三市齐开,入不得顾。

    一片富庶繁华之态,随处可见出行装束的学子。书斋也是沿途能见数处。直到远处出现硬山单屋顶住宅样式的园林,远远能看的牌匾上写着三字“秋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