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少汉 » 第四十七章 泰安殿议事

第四十七章 泰安殿议事

    四十七、奉安殿议尹

    东京,泰安殿

    “安阳公、渤海公、平阳公、陈留公、中山王、温县公、常山公、秦侯、建业侯、会稽郡公到——”

    刘宣被拉回了现实。

    看见卢植、袁绍、孙坚等人站在门外,刘宣才想起是自己叫他们来议事。

    “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各位平身!王傲之,给各位大人赐座。”刘宣吩咐王傲之。

    “诺。”

    王傲之和几个小黄门跑去搬椅子。

    “各位不必居于礼法,坐。”刘宣笑着说。

    “谢陛下!”众人按官位就座。

    “朕今日叫你们前来呢,是想同各位商议大汉接下来该如何?尔等无需隐瞒,但说无妨。”

    “启奏陛下,今正旦临近,臣以为,此时不宜大动干戈。应等来年开春后,大举倾国之兵,一路由会稽郡公统率,北伐高句丽。

    一路由臣等率领,攻打洛阳、河内。

    臣以为,需等司隶诸郡皆平,无后顾之忧后,再逐个收复兖、冀、徐、青、荆、扬、益、凉等州,绘我大汉宏图。”卢植说。

    “陛下,卢丞相所言差矣。今我大汉虎据司隶、豫州、幽州,加上平阳公所领并州,大汉共辖四州二十八郡百余县,钱粮充足,兵力强盛。它区区一个洛阳、河内、高句雨,大汉弹指可灭,何需等到来年,迟则生变呀!”袁绍说,

    “陛下,渤海公所言即是!臣愿与温县公率并州勇士南下,直逼洛阳、河内。”丁原奏道。

    “哼!二十八郡,徒有虚名。并州九郡,皆听平阳公之令而不遵圣旨。公孙度到据幽州辽东郡,高句丽进犯幽州乐浪郡。董卓霸占司隶弘农郡,王匡占据司隶河内郡,匈奴奴侵占司隶京兆郡。近来又有西城之兵欲攻我司隶河东郡、冯翊郡、扶风郡、河南尹之边城。加

    此算来,大汉二十八郡还应去十五六郡,幽、豫久经战乱,损失甚重。有十郡之名,却仅有五郡之实。

    朝中公卿大臣之封邑土地,亦占一二郡。此大汉所辖,不过三四郡。”曹操说得头头是道,还不时瞟了瞟袁绍、丁原。

    袁、丁二人脸色很难看。

    “听说渤海公和平公,经常把军营里的士兵调去给自己看门;在封地里征收的赋税超过朝庭所定标准。二位,意欲何为呀?”嬴驷(刘允)躺在椅子上说道“陛下若想对外扩张,首先得清一清朝中那些居功自傲,图谋不轨的奸臣。就像寡人……秦惠文王清理卫鞅那样。”

    “秦侯,你……你别指桑骂槐!我丁原对陛下、对大汉忠心耿耿。我愿意交出并州辖地和平阳公封地,以表忠心!”丁原道。

    “请!你不是要表忠心吗?把封地上交呀!”

    “陛下……真要收臣的封地?”丁原试探刘宣,偷偷看了看吕布。

    “你以为朕不敢?”刘宣不怕他。

    “陛下,平阳公率兵收复幽、豫二州,有大功于朝庭。朝庭赏赐封地是应该的。而平阳公在并州声望极大,军民大多依附。臣以为,以平阳公为并州牧再合适不过。”赵云说着向刘宣使眼色。

    丁原、袁绍等人手握兵权,身居高位,其爪牙遍布朝庭内外。特别是丁原,在并州根深蒂固,又居功自傲。把他逼急了,怕他举州叛乱。少一个敌人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应先稳住这些“老臣”,待朝庭的势力变大后,再慢慢铲除他们。还是子龙有远见。

    “陛下,今我大汉不仅不是什么“钱粮充足,兵力强盛”,倒是粮草稀少,军队疲倦,内忧外患。寡人认为,来年发兵最宜。陛下明鉴!”嬴驷道。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曹操、卢植同意嬴驷的说法。刘备、孙坚、孙策不说话

    孙坚、孙策是不想参与朝野纷争,至于说聪明睿智(献)的汉献帝使民悲伤(愍)的刘皇叔,刘宣猜不透他的想法。

    “臣等献策于圣驾前,请陛下定夺!”

    刘宣卖个关子“朕经反复思考、仔细斟酌、深思熟虑、全面分析、反复推敲,认为秦侯之策最宜。传令下去,令三军好好休整,待来年开春,倾兵攻打洛阳、高句丽。”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