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四十二章 猛阮豹围城打援 智宰相苦劝君妃

第四十二章 猛阮豹围城打援 智宰相苦劝君妃

    封后大典一结束,大汉征伐的号角就已吹响了。四月十九日,阮豹终于如愿以偿,皇帝下旨以他为将,率领禁军五千骑兵,一万步兵攻打蜀国,收复西秦四州。同时下旨给皇叔周王、昌武军节度使刘崇,全力配合阮豹攻蜀。

    出征前,皇帝和皇后亲自对阮豹面授机宜,告诉阮豹,将军在外一切随机应变,皇帝只有一个指示,就是拿下西秦四州,把敌人给打趴下就行了;提出一个要求,西秦本是中原之地,善待百姓;给了一个提醒,切忌轻敌。

    四月二十日,皇帝和皇后亲赴沙场拜将,为将士们壮行。阮豹率军快速进入关中,到达昌武军驻地长安。周王世子刘承钧出城迎接,部队在城下驻扎,阮豹进城拜见周王刘崇。

    皇叔刘崇病重,不能起床,握着阮豹的手说道,“我欲取西秦久矣。怎奈身体每况愈下,长子刘承钧文弱,不适合领兵打仗,今见将军领军来取,兴奋异常,能在有生之年看我大汉收复西秦。”

    阮豹安慰周王道,“皇叔,您好生休养,将来入川还要仰仗皇叔呢。”

    周王微笑道,“近日每每梦到太祖,就是怕我时日不多。兄弟重逢也是好事。今将昌武军三万交由将军全权指挥,希望将军早日凯旋。”

    阮豹休整三日后,兵发西秦,先到达雍城。雍城也称陈仓,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只不过这个说法是指当年汉高祖刘邦从封地往关中打。阮豹没有做任何花里胡哨的事情,直接从关中进攻蜀国,首攻与雍城相邻的凤州。

    四州的地理情况是这样的。秦州、成州、阶州就像三个点从北到南(从上到下)在一条线上。最北面的秦州最大,也是雄武军的治所(雄武军从晋归蜀名字并没有改)。凤州在三州的东面,与成州在一条线上。凤州归属蜀国与其他三州不一样,其他三州是后晋节度使何建不愿意投降灭晋的辽国,愤而降蜀而归于蜀国。凤州本是后晋之地,是被蜀军攻占的。

    阮豹也学皇帝,搞战前动员。开战前沙场点兵,告诉将士们,凤州本是大汉国土,西陲小国竟敢乘着汉辽之战,窥夺大汉国土,遇到蜀军给我狠狠地打。将士们义愤填膺,当年辽国欺负我们都被灭国了,小国也敢来趁乱捞一把。汉把晋地都视为故地,阮豹又把蜀攻晋地,说成蜀攻汉地,乘火打劫,激起将士们对敌人的仇恨。然后,阮豹下令攻打凤州。

    凤州疏于防范,刺史陈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先头禁军骑兵已经攻入了凤州城,汉军已经将旗帜插到了凤州城头。从发兵算起,两日即攻占凤州。汉军攻至刺史府,陈其率领众人投降,汉军进城与民秋毫无犯。被蜀国占领六年的凤州重新归于中原。

    凤州百姓起初很害怕,纷纷关门闭户,阮豹命陈其广贴告示,告知百姓让他们安心,才有百姓出来看王师。阮豹向陈其等人了解了成州的情况,即命先头部队两千步兵先去成州,大军在凤州搞起了军民同乐活动。

    两千步兵达到成州,也不攻城就直接驻扎在成州远郊,可把成州守军吓坏了,立即向驻秦州的雄武军节度使韩继勋求救,又向蜀国都城求救。阮豹搞完军民同乐后,吃饱喝足才珊珊起兵。陈其心想,这个汉将也是个庸才啊,打仗兵贵神速,他倒好,不急不忙地去攻成州,万一蜀国再胜了,我这里外不是人啊!

    十日后,汉军围住成州,此时成州早已做好了城防的准备,汉军攻城必将付出较大代价,阮豹选择围而不攻。此时,蜀国皇帝孟昶正带着花蕊夫人在都城大宴群臣,开开心心地看着美女们载歌载舞。将军李延珪冒死上报,汉军来攻,凤州失守,成州告急。孟昶大惊,立即命令歌舞退去。

    孟昶喜爱美女,爱玩,爱好诗词歌赋,却也不是个暴君。他知道军情紧急,也没有怪罪李延珪,只说道,韩继勋根本就抵挡不住汉军,诸臣,该怎么办才好啊?宰相母昭裔建议,“西秦四州本就是汉地,与我国相隔重山,救援非常不便。等到援军到达,四州怕是早已失守,应该赶快命令韩继勋退守剑阁,与剑阁守将一同扼住咽喉之地,以防汉军入蜀。万一成州失守,雄武军就被孤立在秦州,退都退不回来。”

    孟昶大怒道,“母昭裔,你这是扰乱军心,胡说八道!你说西秦四州是汉地,何建还在这呢!何建一直都是雄武军节度使,那会儿,汉国也就河东一隅之地,凭什么四州就是汉地?!”孟昶坚决不同意放弃四州,问群臣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人能替我分忧的吗?!”

    孟昶好了伤疤忘了疼,似乎已经忘记了五年前左宰相李昊苦劝他不要进军关中,孟昶经不住武将们煽动兵发关中。结果在大散关和子午谷,两场大战,被不到万人的汉军打得高彦俦部惨败,李廷珪部更是全军覆没,连李廷珪本人都被俘虏了。孟昶对李廷珪还不错,听说李廷珪被俘不降,又派人出使汉国把李廷珪给换回来了。客省使赵季札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请命,请皇帝孟昶命他为雄武军监军,率军去救援成州。

    五月十四日,从秦州出发的雄武军主力,临近被围困的成州。韩继勋行军匆忙,又见行至平原地带,敌人难以打伏击,命令部队急行军,却未料到汉军此时已是骑兵为主力。士兵们一个个跑的气喘吁吁,就在此时,汉军骑兵拍马杀出,雄武军步兵慌忙列阵迎敌。

    汉军骑兵是长期与马上民族对抗训练出来的,所骑的是塞北优良的战马,装备精良,配有锰钢护甲和连发的弓弩。临近雄武军之阵时,汉军弓弩连射。雄武军被射的伤亡不小,慌忙撤退。汉军骑兵一鼓作气,冲入敌阵,居高临下如鹰搏兔,雄武军大乱向北逃窜。

    雄武军官兵没跑出几里,看到已经迂回到后方的汉军步兵列着整齐的步伐,又向他们杀奔过来,后方又听有人在喊:“我已取雄武军主将首级,尔等还不投降免死。”雄武军剩下将士开始丧失斗志,有人放下武器。一旦投降开始,后续陆续有人跟上。此战耗时四个时辰,汉军全歼蜀国雄武军主力。

    阮豹采用了围城打援的策略,以汉国昌武军围困成州,用装备精良的精锐禁军打援,选择在山地丘陵地带的一块平原区域,攻击雄武军,充分发挥了骑兵优势,取得大胜。

    与此同时,阮豹攻下凤州,缓慢向成州进军的消息已经传到汴京君臣处。张浦笑道,“阮豹这个粗汉子,跟着陛下和大将王守成打了这么多年仗,果真长进啦,准备围城打援了。”

    阮豹,其实是一个硬豹子,脾气火爆,以他的性格应该是拿下凤州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成州,现在行军如此缓慢显然是另有所图。皇后说道,“就是不知道选的地方好不好,陛下您看要不要再派援军?阮将军的意图还不是在战术上打败蜀军,让他们退出西秦;显然是要从战略上先把各路蜀军打完,再兵不血刃取其余三州。”

    承讯笑道,“这不正是贯彻朕的旨意,争取不伤一民吗。好极了啊!”承讯又让张浦把地图拿来,看了半天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离的最近的就是朔方军,慕容彦超刚去接收,情况还不知道怎么样,显然不适合调动。正好羽林大将军柴荣也在,柴荣推荐其部下,禁军亲卫都虞侯石守信率军支援。承讯采用柴荣的建议,命令石守信率领本部五千骑兵火速增援伐蜀的阮豹。

    汉军围困成州的消息一样传到了蜀中,客省使赵季札率军行至德阳,收到此消息后大惊,吓得单人骑马逃回都城。皇帝孟昶正和花蕊夫人在吟诗作画,听说赵季札跑回来了,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把赵季札叫到御书房,宰相母昭裔以及其他重臣都来了。孟昶问赵季札到底什么情况?赵季札脸色煞白说不出话来。把皇帝孟昶气个半死。还没打呢,主将就跑了,军队还在德阳呢。

    此时,又有消息传来,汉军围困成州。一听就这点小军情,主将就畏惧成这样子,孟昶下令以临阵脱逃罪将赵季札斩首。孟昶招来武将高彦俦和李廷珪,命二人率军去救援,然后又继续和他的新宠吟诗去了。

    花蕊夫人见孟昶心不在焉,体贴地扶着皇帝躺在躺椅上,喂他吃水果。过了一会,宫女来禀告说宰相母昭裔求见。又来!孟昶火了,抓起杯子就砸向宫女,宫女不敢躲避,正中脑门,赶紧忍住疼痛跪地求饶。花蕊夫人一边扶着孟昶起来,一边哄着皇帝,“陛下息怒。国事为重。宰相是个一心为国之人,现在求见必有原因。”

    孟昶被美人一哄,心想也是,宰相和传话之人都是为国家着想的,就对宫女说,“你去把宰相叫到这里来吧。”母昭裔来了之后,孟昶劈头就问,“你这个时候找我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母昭裔说道:“陛下,微臣以为不可让高彦俦和李廷珪为将去救援成州啊。”

    孟昶问母昭裔:“不叫他俩去,你说叫谁合适?要不你去。”孟昶其实也理解母昭裔的意思,但是现在没有可用之将啊。

    花蕊夫人插嘴问道:“宰相为何这么肯定不能让两位国之大将去呢?”

    孟昶说道:“爱妃,宰相这是要用惊弓之鸟的典故劝说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皇帝孟昶也是一个明白人;但是高彦俦再不济也没办法了,蜀国没有比他更厉害的大将了。

    花蕊夫人问道:“陛下,什么是惊弓之鸟啊?”花蕊夫人出身歌坊,精通音律诗词,却没读过什么史书。孟昶说道:“宰相,你给夫人讲讲吧。”母昭裔就给夫人将惊弓之鸟的故事。

    相传,战国时有个叫更赢的射箭能手。一天,他和魏王正在一起休息,忽然看见有一只雁在天空中飞。他对魏王说:“我不射箭,只拉一下弓,这只雁就会掉下来。”说着,他左手托弓,右手拉弦,只听砰的一声,那只雁就应声坠落下来。魏王很奇怪,更赢对魏王说:“这是一只受过伤又掉队的雁。因此它听到弓弦响声后,就拼命地向上飞,一使劲,伤口裂开,就掉了下来。”这个成语比喻因受过惊吓而遇事特别胆怯的人。

    花蕊夫人似乎没有太听懂这个射鸟的故事,和高彦俦和李廷珪为将有什么关系。母昭裔又解释道:“战国时代秦强而东方诸国弱,楚、赵、魏、韩、卫五国联合攻秦,五国军的主帅由实力最强的楚国任命,史称第一次五国抗秦,结果兵败。数年之后,五国又联合,准备第二次五国伐秦。这个事故被战国魏国人用来劝说楚国权臣春申君黄歇,不能再用第一次五国抗秦的败军之将来当主帅,结果黄歇不听,导致第二次五国伐秦再败,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不可逆转。”

    母昭裔恳切地说道:“陛下、夫人,高彦俦忠臣也,然能力不足。上次关中之战惨败,高彦俦羞愧难当,其部将为保其颜面皆说遇到汉军数十万,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汉军不过数千。关中之战,李廷珪兵临长安听说汉军已到,他本军容整齐不敢前行反而撤退,说明他缺乏魄力是个怯懦之人。”李廷珪都给汉军俘虏了,把他调到东部去防御南楚还行,现在又让一个被俘的怯懦之人再去跟汉军打,这不是难为李廷珪吗,母昭裔考虑皇帝的颜面,没有进一步细说,伏地跪求:“陛下、夫人,二将宛如惊弓之鸟,把六万将士的性命和国家的安危交于此二人手里,不是明智之举啊。”

    花蕊夫人一听明白了,也跪下说道:“陛下,臣妾虽是女流之辈不懂军国大事,但是也听懂了宰相的话。宰相大人字字箴言,恳请陛下三思啊。”

    孟昶接受了两人的建议。高彦俦和李廷珪正在发愁呢,皇命难违,两人实在不愿意去救援成州,只能硬着头皮去。接到命令后,做了些“准备”,上马带领部将去接管被赵季札遗弃在德阳的军队。两人刚至德阳,使者也快马加鞭而到,传皇帝口谕,叫两人安心,可先率军前往成州救援,尽量与雄武军汇合(此时蜀中还不知道雄武军主力已经在成州城北面全军覆没了),能战便战,不能战可以退回剑阁,守卫入蜀的咽喉要地,防止汉军入川。两人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皇帝的意思是能打便打,不能打便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