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六十三章 智库出使告太师 抚恤将士陪亲人

第六十三章 智库出使告太师 抚恤将士陪亲人

    回到都城的数月里,承讯称之为伪越的南汉皇帝刘晟派海船停靠吴越国,到达海州,从海州到汴京朝贡。这点承讯还是很意外。刘晟表示,非常敬仰陛下,愿意去国号,向中原大汉皇帝称臣。刘晟还进贡了金银器皿以及美丽的白色动物制品,崇尚白色的皇后萧淑沂看到后非常喜爱。南汉使臣向皇帝陈述,今年三次想从南楚来中原朝贡都被南楚阻拦,然我主刘晟诚心诚意,又派出海船途径吴越而来。承讯心想,你们和南楚打得热火朝天,刘言和王进逵当然不让过来。

    更让承讯惊呆了的是,刘晟进献美女也就算了,所献十个全是刘晟的侄女,也就是送来了一群郡主,第一次听到、见到这么表示诚意的。现在,承讯还不知道,刘晟一共兄弟十九人,两个大的早死,一个与南楚作战死在战场,其余十五个全部被刘晟杀了,侄子也杀光了,侄女全部充入后宫做宫女。这次纳贡别出心裁,找了十个侄女送给中原皇帝。不管怎么说,承讯是很高兴的,赞扬了刘晟,表示如果刘晟愿意的话,可以封为汉南国主。

    南汉的使者刚走不久,南楚的使者就来了。承讯还在想,南楚是不是因为我接受南汉纳贡来抱怨呢?因为南楚被唐灭后,唐军全部退出了楚地,反倒是南汉利用南楚在北面与唐对峙,南方统治薄弱,吞并了大片南楚的土地。

    结果,使者不是武平军节度使太师刘言派来的,而是武安军节度使、太子太师王进逵派来的。承讯有点不解,武安军一直是听刘言的,这还是第一次越过刘言派使臣来汴京。王进逵的使者觐见皇帝,还恳请密见。于是,承讯连同左右枢密使和监察使,在御书房接见了使者。

    “微臣武静军节度使周行逢,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使者说道。

    承讯请使者平身,问道:“朕只记得封了武平和武安军,没封过武静军啊?”

    周行逢说道:“回禀陛下,是武安军节度使王大人封臣和潘叔嗣为武静军和武镇军节度使。”

    南楚的官员任命并不归中原朝廷管辖,下面官员怎么封是自己说了算。王进逵自己当节度使,下面又设节度使区、封节度使。这样一来,南楚俨然有了三级节度使,刘言一级、王进逵二级,两人下面各有三级节度使。

    承讯问周行逢:“周卿家,王进逵有事不禀告刘太师,派你到朕这里却是为何啊?”

    承讯称刘言为刘太师,而直呼王进逵姓名,表达了皇帝对王进逵越过刘言来密见皇帝的不满。当然这是假不满,承讯非常乐见南楚内部互斗,王进逵不听刘言的只听皇帝的,这可是好事啊。

    周行逢双膝跪地说道:“陛下,武平军刘言忘恩负义、自不量力,私通唐国与大汉朝廷为敌。武安军王大人心向大汉,怕被刘言连累,特派微臣前来密报,向陛下表明心迹。”

    周行逢的话里,武安军王大人、武平军刘言,是在向皇帝表明和强调,武安军要和武平军划清界限,忠于大汉的是武安军、叛汉的是武平军。承讯确实对刘言不满,此次伐唐,吴越虽败至少是出兵了。刘言竟然以南汉入侵为由没有出兵。伐蜀,让刘言打永安他没打;伐唐,让他打唐国他又不出兵。南汉使臣刚来,没想起来问问,要不是周行逢提起此事,差点都忘了。

    刘言和王进逵的仇怨始于南楚赶走唐国军队,并名义上归顺汉国之后。刘言以武平军治所潭州破旧为由,向皇帝刘承讯请旨将治所迁至已经交给王进逵管理的朗州,朗州是武安军的治所。刘言其实就是把王进逵的治所给收回去了。王进逵一百个不愿意,苦于是刘言部下,而且刘言还请来了皇帝同意迁移治所的批示。王进逵只好将朗州让了出去,从此刘、王二人结怨。

    王进逵几次想杀刘言,手下潘叔嗣等人都蠢蠢欲动,唯有周行逢劝王进逵,杀了刘言万一皇帝怪罪,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王进逵只好作罢。

    两个老大面和心不合,手下大将们还是在一起吃吃喝喝感情貌似很不错的。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刘言派去出使唐国的何敬真酒后失言,对潘叔嗣说了自己出使金陵,刘言与唐国达成默契,鼓动唐国调动武昌军、奉化军去抵御汉国的事情。潘叔嗣立即向王进逵报告此事,王进逵又找来周行逢商议。商量半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足以让皇帝同意杀刘言,可是无凭无据,口说无凭啊!

    武安军这帮人又不想浪费这次绝好的机会,觉得皇帝让刘言打蜀国、打唐国,刘言一次也没出兵,皇帝肯定不满,就差一把火了。利用此事,到皇帝那里做做文章,是个好机会。万一下次皇帝让出兵,刘言出兵了,那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最后就由武安军的智库周行逢亲自来汴京,到皇帝面前告刘言的状。

    唐国大将边稿杀刘言一族,汉国帮刘言复得楚地。汉唐之战开端,阮龙部射杀唐国清淮军节度使边宁,承讯还把射杀边宁的箭送给刘言,意思是你看,朕帮你报个小仇,快出兵打唐国。说刘言想保存实力承讯相信,说他私通唐国对抗汉国承讯不相信。有人说曹操被杀儿子和爱将,还有胸怀结盟张绣,那毕竟就两个人啊。刘言可是父母、兄弟、老婆、子女一族人啊,这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承讯问周行逢:“你有什么证据吗?”

    周行逢只好将何敬真说的话仔仔细细地说了,确实,这哪里找证据呢?周行逢就说,“如果刘言不私通唐国,唐国不敢同时调动武昌、奉化两军,尤其是武昌军这支队部不可能被调走。武昌军大规模调动,刘言竟然毫无察觉,而且拒不出兵。陛下您想想,很不正常啊!”

    承讯问周行逢,“周卿家,听说今年刘言的部队和伪越打起来了?”

    周行逢回皇帝,由于刘言强行调整,现在武平军在北、武安军在南,主要都是王进逵大人在和伪越打仗啊,而且听说一年前刘晟卧床不起,两边就一年多没打了。

    承讯让侍卫拿来了地图,问周行逢武昌军在什么地方,周行逢指在鄂州;奉化军呢,周行逢指在江州。唐军的这两只节度使军都是南楚的老对手了,周行逢很熟悉,就像汉军熟悉长期对峙的唐国建武军和清淮军。

    此前,张浦汇报寿州之战,所说的从西面过来的应该是武昌军、从西南面过来的应该是奉化军。寿州之战还没有危及金陵,武昌军、奉化两军就被调动来救援寿州,唐国竟然敢对与他们有血海深仇的刘言完全不设防。然而,这一切都是猜测。承讯盯着周行逢,突然想起了那个叫林仁姝的唐军女将,她临走前说的那句话是“武昌军林仁姝”!岂非武昌军行军一千多里出现在了金陵的对面和州,帮助唐军主力撤退!

    承讯问周行逢:“你们有办法对付刘言吗?”

    周行逢等的就是皇帝这句话,说道:“王大人和微臣一切听从陛下指令。”

    承讯对周行逢下达了命令“杀刘言!”周行逢叩谢陛下信任,表示一定不辱使命。

    周行逢走后,承讯又召见左右宰相苏禹和王章,询问阵亡将士的抚恤情况。这两人负责政务还是很让承讯放心的。经历南楚这件事后,在和州就有战报,吴越在润州先是阵亡数千人、又有万余人投降后被唐军斩首,承讯决定让苏禹安排礼部派个侍郎,备些慰问品出使吴越国;下旨免去吴越国今年的纳贡,用以慰问阵亡的将士。后来又想想,还是派正一品尚书右仆射和侍郎一起去显得重视,慰问将士是其一,不能让吴越也有唇亡齿寒的感觉是其二。

    开战之前,承讯一直在封锁汉国与唐国的消息往来,就是不想让唐和南汉结盟对抗中原,偶尔也想过唐和吴越会不会结盟,实在没有想到第一个背叛的竟然是南楚。

    王波借此机会告诉承讯,“此次征战表彰功臣,陛下不是准备加封阮虎和王景崇为国公吗?已经有御史弹劾阮虎在滁州斩杀已经投降的唐军建武军数千名将士,连节度使都给杀了。”

    承讯问王波这件事该怎么处理,王波知道皇帝肯定是向着阮虎的,而且大军得胜而归,主将反受责罚,这以后谁还卖力打仗呢?王波就向皇帝解释,“御史知道此事、弹劾阮虎也是职责所在。尺度自在陛下心中。臣不赞成御史的弹劾。大军征战战局不明朗,阮虎就一万骑兵哪来的人去看管降将,这些人降了再反怎么办?”

    承讯说:“是啊,阮虎幸好遇到你这个当过枢密使、又出征打过仗的监察使,不然他有麻烦了。”顺便说了句,“这帮御史消息还挺灵通的吗,怎么我在和州前线没听到这件事,他们在京城都知道了啊?”

    布置完将士抚恤事宜,皇帝和重臣们离开御书房。王守成问张浦,“周行逢这伙人杀得了刘言吗?”

    张浦告诉王守成,“杀得了杀不了都无所谓,最好的结果就是没杀成,武平和武安两军打起来,陛下就会以南楚内乱为由出兵,使得朝廷真正掌控南楚。如果王进逵杀了刘言算是中等的结果,刘言明显已经不听话了,心里打着唇亡齿寒的算盘。最坏的结果是刘言把王进逵杀了,那么陛下也会立即出兵,乘机招纳王进逵部下,不过这可能就要打硬仗了,而且心怀不满的江南李璟会不会救援刘言也是个未知数。”

    正如张浦的分析,承讯到现在都不能完全确定周行逢说的刘言私通唐国是真是假。但是此次南征刘言谎报南汉入侵拒不出兵,与他对峙的武昌军离寿州有七八百里之远、离金陵更是千里之遥,却两次与汉军交手。从事后的战情分析,不是这支武昌军,张浦就能死死拖住神武军主力,待到承讯御驾亲征,神武军很难安全渡过江水。刘言着实可恨,必须杀。

    回到后宫,承讯终于有时间陪陪萧淑沂和李沁了,带着二女一子玩一会,四岁的女儿、三岁的女儿和儿子,看着他们三个在那里跑来跑去,再抱抱刚出生的儿子,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承讯知道萧淑沂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的。当然萧淑沂也是这么想的,上天有没有搞错,我诚心向佛、又诚心信仰天神,怎么我光生女儿,李沁尽生儿子啊!承讯希望用陪伴减少萧淑沂的忧伤,正好她喜欢伪越的动物雕刻制品,索性全给她了,其他人一概不给。一向小心眼的萧淑沂还去问了问管理贡品的太监,给皇贵妃分了多少,太监如实禀告,陛下说皇后娘娘喜欢全给娘娘。听了这话萧淑沂当即扑哧一笑,算是非常满意。

    萧淑沂心想,讯哥没有因为李沁连续生了两个皇子,减少对我的感情。心情好了,做人做事也就豁达开朗了。

    有一件让承讯非常高兴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被许诺封为凤仪公主的小宝贝在灵州降生了。慕容彦超这个忠心不二的大将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冲到女婿家也不管女婿和女儿同不同意,二话不说就将小宝贝送到了汴京。皇后萧淑沂强烈要求给孩子取名,承讯没有多想,就应允了。

    萧淑沂给小宝贝取名刘继沐,此名一出承讯倒是有些诧异了,我没想取这个名字啊?!萧淑沂乐呵呵地看着承讯,仿佛在说,知道讯哥有些为难,淑沂来成全讯哥,凤仪公主跟我的两个女儿给讯哥凑个“沐、榕、樰”(根据子孙取名规则、已经把长公主的雪字改成樰)。

    当然礼节是要有的,加封凤仪公主的生母为一品凉国夫人,凤仪公主由谁抚养呢?萧淑沂和李沁都觉得齐王刘承佑的遗孀杨乐怪可怜的,让她改嫁她也不肯,于是都向承讯提议,让凤仪公主认杨乐当母亲,由杨乐带大公主,这样将来也好有个依靠。于是萧淑沂去问杨乐,杨乐欣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