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地下档案室之帆过无痕 » 第26章帆船比赛没有第二届

第26章帆船比赛没有第二届

    把高平赶走之后,李希占领了原来属下的房间,因为这个房间用于一掷还活着时的话说,是“最好的房间”。

    李希和衣而睡。

    半夜正睡得朦朦胧胧,手机的铃声响了,是枯燥的出厂默认铃声。李希看看是高平来电,一骨碌爬起来,摁开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高平一点都不疲惫的声音。“李希警官,号外!我还真在档案室翻到了!”

    “别这么一惊一乍,”李希的瞌睡一下子被他叫醒,他把电话拉远,“档案室是座宝库,档案室都查不到的事,上其他地方就更查不到了。——好好说。”

    高平干咳两声,压抑了一下兴奋,模仿播音腔念道:“2009年6月1日,第一届东海帆船拉力赛在沪滨市开幕。本届赛事为男子五人制帆船的比赛。

    “本届比赛为多日赛,即将进行多天的比赛,每四天进行一个赛段,共进行七个赛段,从沪滨市出发,经由舟山、象山、台州、霞浦、福州、莆田,最后抵达终点站泉州。船只每完成一个赛段在港口休整一天,第二天按照上一赛段的完成名次顺次出发,每一艘船都将获得上一赛段中与自己领先之后一名的时间相等的出发时间。即上一赛段的第一名,这一赛段就第一个出发;上一赛段第一名领先第二名多长时间,则这一赛段第一名出发相应时间之后,第二名才能出发。在这样的赛制下,最后的赛程中,率先抵达泉州港的帆船和它的五名队员将获得冠军。

    “本届比赛中,国内外30艘帆船将展开竞逐,其中,国内的帆船包括巅峰号、幻影号等25艘。”

    “原来巅峰号在这儿!”李希吐出一句。

    “接下来我给你读一下不同日期的剪报的导语。东海帆船拉力赛第一赛段结束,黑马幻影号获得微弱优势;

    “第二赛段中,幻影号又夺第一;

    “第三赛段完成,幻影号稳固优势;

    “第四赛段结束,幻影号帆船表现稳定,继续领航;

    “东海帆船拉力赛只剩两个赛段,幻影号恐将夺冠。

    “可以看出来,这个幻影号从黑马一路崛起,表现稳定。”

    “还有,接下来——巅峰号是主角了,”那边是高平翻动纸张的声音,“嗯,是这个。2009年6月29日,第一届东海帆船拉力赛已完成倒数第二赛段的比赛,巅峰号以大优势反超了第一名的幻影号帆船,率先抵达莆田港,获得了在最后赛段中的充足的率先起航的时间。不知幻影号是否出现了重大失误,目前退居第二。比赛只剩下最后一段航程,明日出发!”高平还不忘评论道“可以看出来,在倒数第二赛段中,巅峰号赢了幻影号,而且幻影号自己都觉得输得不明不白。”

    “最后最后。”李希催促道,“别发社评了。”

    “最后啊——2009年7月4号下午6时23分13秒,幻影号率先撞线!幻影号是冠军!接下来,本报将为大家采访本次赛事冠军帆船的船长,他总是让我们叫全他的头衔‘船长兼瞭望手’,因为他喜欢‘指示方向,追求速度,观察世界,征服大海’,他叫——何汗青。”

    李希沉默了。片刻后,“巅峰号呢?”他问。

    “赛事的排名信息里,巅峰号并没有成绩,它没有完成比赛。”高平打开牛皮纸的声音穿过电波,“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有见报了,要在赛事组委会呈交的报告和处理意见里才能找到。巅峰号在规定时间内并没有到达泉州港,无线电呼叫也没有应答;第二天,赛事组委会派出船只沿比赛航线搜查,并没有发现;第三天,组委会把搜查范围扩大到航线周边,并持续喊话,依然没有收获,当晚,他们做出了‘怀疑巅峰号已经失事沉没’的判断;然后,他们继续搜寻了一个星期,慢慢缩减人力,最后不了了之。这赛事举行第一届就出事了,六年前互联网还不发达,资讯也没现在这么发达,最终新闻被盖了下来。但是迫于有关方面的压力,和资本集团之间的博弈,赛事计划就夭折了,再没有第二届了。

    “巅峰号的五名运动员,都是北方港口城市朔港市的人,他们叫叶锦泉,花肇铭,林海,罗原,刘嵩,从此失联。”

    “你太棒了。”李希言不由衷夸奖了他一番,最后露出了真实面目,“你现在就回来,到避风镇来,把你查到的这些材料都给我带过来。”

    “啊?”高平怀疑自己的耳朵。

    “没错,你听到的就是我说的。”

    “可是档案室规定不是材料不许离开档案室吗?”高平为难地说,“这不合规矩呀。”

    “档案室我是老大我负责。”李希立马撂下电话,不给他拒绝的机会,然后继续倒头睡觉。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响起了细细密密的挠门声。敲门的声音节奏始终不变、无始无终,表达出了敲门者对深夜奔波无言而有声的抗议。

    李希起来打开门,果然是高平,一脸的风尘,倚在门边。

    高平把一大摞材料往桌上一扔。“咱们苟局长会怪罪下来的。”

    “我自有应对办法。”

    应对办法?高平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有什么奇谋妙计,倒是多了几分期待。

    李希摊开资料,抽出照片,那劲头好似一株干枯的老树在努力汲取营养,不知道能从土壤里吸出点什么。“对了,”李希随口问道,“巅峰号帆船出事后,原来船上的那五个运动员,后来有没有再出现过?”

    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的高平立时清醒,一时语塞,因为他根本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他半张着嘴没发出声音。

    “这些都还没搞明白?”李希的语气显得有些生气了,“现在就去查。”

    “怎、怎么查?”高平觉得此时脑子特别迟缓,没有转过弯来。

    李希不耐烦道:“他们是运动员吧?海难发生的时候,他们在比赛吧?那比赛当中运动员是不是得穿着运动衣裤呢?——就像何汗青穿的那样,——那运动衣裤上肯定不会放着自己的身份证件吧?那船沉的时候这几个运动员也不会闲着去取自己的身份证吧?沉船里只确定有一具白骨,那如果另外四个运动员侥幸逃生几个,第一件事就是要回自己的籍贯地补回自己的身份信息。你跑一趟朔港市,查查六年间他们有没有人回去过。”

    “如果有什么人活下来,但是没回去补回自己的身份呢?”

    “那从法理上说,就是没出现过。”高平还在回味这句话时,李希就把他推到了门口,这是鸠占鹊巢后的逐客令。

    这么晚了,还要奔赴到北方去?高平再有干劲也难免被磨得有怨言了。

    “等等,”李希突然叫住高平,高平以为上司体恤部下回心转意了,哪知李希扒开钱包,掏出一叠钞票给高平,“坐飞机去,我给你报销。”

    高平并不吃惊,自己的这个长官在钱这方面一点都不小气,不是因为他比谁有钱,而是他好像时时抱着过完今天没明天的态势。

    “等等,”李希又叫了他一下,赶紧从房里取了一罐咖啡递出来,“拿这个对付对付。”他看到高平不情不愿但没说出口的表情,说道,“现在知道了吧?这事情一开始是你要管的,要管到底的话,那管闲事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高平心中一凛,暗暗惭愧于竟在这几天看似短暂却感觉漫长的时光中不知不觉被磨掉了最初的坚持,一如自己刚到档案室至今的情形了。他转念一想,那么李希警官又是怎么坚持的呢?一如他在档案室盘桓至今。高平就这样在声声自责中下楼,爬上车,再次发动汽车,黑烟奔腾,往市里的机场去了。

    这边厢,李希从接到高平带来的资料开始,睡眼就算少有地睁开了。黑沉沉的房间里,小桌灯下,他巨细无遗地阅览各种文件,读过的,就随手丢在地板上;偶尔一只手在桌上盲目探寻自己的银色小酒壶,习惯性地往嘴里喂。

    时钟它不停在转动。纸页刷刷地往地上溜,地上的纸张越来越多,桌上的纸堆越来越薄。

    天渐渐泛白,镇上能听到鸡鸣声。李希拉起窗帘透透气。此时,原本那一摞材料,已经几乎悉数散落到地板上了,绵密铺了一地,桌面上现在只剩下一份剪报,粗黑的标头写着:帆船选手答谢拥趸。内容是:“2009年6月30日,东海帆船拉力赛的所有船只在莆田港进行了最后一天的修整,明天就将出发踏上最后的赛段,向最后的冠军宝座进发。今日,一些拥趸来到港口为自己支持的帆船助威。各艘帆船的选手也下船答谢观众的支持。各艘帆船在7月1日正式出发前,还举行了‘开放日’活动,从现场自己的支持者中挑选代表进船参观,并为下一赛段进行‘升帆’仪式。注:开放日是赛制中规定的活动,加强运动员和观众的交流互动,为观众提供答谢回馈,规定在每届比赛的倒数第二站的休息时间为开放日时间。”

    而这张报纸的版面照片上,拍的就是倒数第二赛段后反败为胜的巅峰号上的开放日活动,它的拥护支持者正挥手弯身要钻进甲板舱。这个支持者虽然不是特写,但其面黄肌瘦的样子和促狭猥琐的气质,认识他的人都看得出,他就是于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