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敢问阁下,吾妻何在 » 三百二十五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百二十五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营地已经快四百户居民了,不仅不用他贴钱,这段时间还给他存了不少钱,铜矿也已经建好,可以生产青铜府兵。

    不过现在好像没有制造士兵的需求,所以他没有制造士兵,而是又转化了一批工人,然后就开始建造铜鼎,这是二级宫殿所需的前置物品。

    二级宫殿需要铜鼎,而铜鼎其实早就可以铸造了,铜鼎甚至不需要铜矿,只要有工坊就能建造。

    因为铸造铜鼎的铜,需要祝平炎自己提供,而铜就是钱,铸铜鼎就要烧钱,是字面意义的烧钱。

    这可不是贵族家里做饭用的小鼎,而是数百公斤,作为礼器的大鼎,这一尊鼎就用掉了大半个莒国的任务报酬。

    小白看见这大鼎之后都惊呆了,这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难道祝平炎想建国?

    但就算他想建国,在建国初期,为什么要花这么大代价去铸鼎?

    他纠结了好几天,实在想不通祝平炎要做什么,想去问祝平炎,又觉得这种事祝平炎不可能告诉他,最后看见围着鼎兴奋乱转的大鹅,便小心的询问大鹅。

    大鹅得意洋洋的说:“哈哈,原来你也不知道。”她像是在炫耀自己的独门知识,“鼎是用来做饭的!”

    普通人家一般用陶罐做饭,不可能用得起铜鼎,也不敢用铜鼎,所以大鹅这辈子见过的第一个鼎就是眼前这个。

    小白翻了个白眼:“这还用你说,我是问为什么要造这么大。”

    这下大鹅就有些费解了,她能理解小白不知道什么是鼎,因为她也不知道,但是既然已经知道什么是鼎了,为什么要问这么傻的问题呢?

    她像是看白痴一样看着小白:“大鼎当然是为了做更多饭啊,这么大一口鼎,可以把整只羊放里面煮!”

    小白目瞪口呆,而更让他目瞪口呆的是,当天晚上祝平炎就宰了只羊放在这个鼎里煮,然后分给十几个等级最高的居民吃,将这些居民设定为基层管理者。

    与此同时,大殿也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升级,原本仓促赶工的破烂木屋,将被改造成砖石结构,并且大量镀铜,金光灿灿,成为名副其实的宫殿。

    这当然也会消耗很多的铜,不过可以用铜矿生产的铜。

    这段时间铜矿一直在产铜,而他又没有消耗任何的铜,所以存货完全足够升级宫殿,不需要他再往里面贴钱了。

    这一趟让祝平炎自己也升了两级,觉醒三级的异能总算有点杀伤力了,大概相当于他刚觉醒那会,不过提升最多的还不是异能,而是潜行这个技能。

    5级潜行:开启后移动速度降低30%,防御力降低30%,噪音降低95%,存在感降低30%,最多持续40秒,显行后,十秒内无法再次潜行。

    噪音降低95%,几乎已经算是无声潜行了,连狗都听不到他的脚步声,而存在感降低20%,则是全方位的隐匿,他穿着夜行衣潜行时,即便被看到,也有很大概率不会被发现。

    噪声降低只是针对听觉的隐匿,而存在感降低,则是针对所有感知的隐匿,如果存在感也能降低95%,那他就能光明正大潜行了。

    现在等级最低的反而是老八,它由于受伤没有参加这次任务旅行,现在还是两级,不过有随军医官的照料,伤已经全好了。

    老八的幕僚契约是没有薪酬的,从幕僚提升为夺旗勇士,薪酬会自动增加,但也就是每天一斤肉而已,相较于老八每天几十斤肉的食量,和没有薪酬一样。

    本来他是打算肉量减半,掺粗粮喂老八,毕竟一天半头猪实在有点养不起。

    但是他出去的这段时间,老八自己在沂水里捕鱼,不仅能自给自足,还为营地提供了渔业收入。

    他实在不好意思克扣老八自己的血汗钱,就找人为老八定制了一张网,从此它再也不用靠两条触手插鱼了,见着鱼群就捞一网,效率比现代捕鱼船还高。

    不过营地居民还不到四百户,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天天吃鱼,所以老八的渔获已经无法内部消化了,祝平炎不得不天天拉车去城里卖,虽然赚了不少钱,但也实在有些麻烦。

    于是他又开出一块土地建了市场,市场建成后居民会自动建立商队,从外界购买营地需要的东西,也将营地的多余产出拉出去卖。

    除了粮食和布匹大部分是居民所有,其他如木材、铜矿之类的产出都属于祝平炎个人,所以在市场建造好之后,他的收入瞬间暴涨。

    不过他很快就关闭了木材、铜矿、砖石这类资源的出售,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可知道这些资源看似是无本买卖,其实是竭泽而渔,反正他现在也不缺钱,没必要出售这些他自己也需要的资源。

    就算不出售这些资源,市场本身就是个摇钱树。

    在市场建立以前,营地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居民们默默创造财富,小部分作为税收上交,大部分都存储起来。

    虽然祝平炎的农业税高达30%,但一些有工人的家庭还会从祝平炎这领工资,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祝平炎还要往营地贴钱,在那段时间里,居民们创造的财富全归自己,还要从祝平炎这拿钱。

    但是这些居民的财产不会在营地内流通,而是各自储存,因为交易局限在营地内,粮食自己种,菜也是自己种,衣服自己织,居民自己无法获取的东西,其他居民也无法提供。

    而市场开通之后,营地与外界通商,这些手中有积蓄的居民就开始购买各种东西改善自己的生活,不仅增加了居民幸福度,还让祝平炎赚了一大笔关税。

    只是他没有想到,看似百利而无一害的市场,却为他埋下了祸根。

    随着居民增加,营地管理也越来越困难,虽然系统已经大大简化了实际管理,将各种东西用数值明确的显示出来,哪里出了问题一眼就能看到,也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是数据实在太多太复杂了,什么居民幸福,居民健康,居民忠诚等等很多数值,各自有不同的作用,想要提升也得修建不同的设施。

    如果像是即时战略游戏,建个发电站就能解决电力不足,建个民居就能解决人口不足,那倒是没什么,缺啥补啥呗,反正他现在资金充足。

    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息息相关的,经常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建造了大量设施,而这些设施又会导致其他问题。

    所以不能为了提升某种数值就盲目的建设,取舍后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刷完任务之后,其他人无事可做,就去附近帮助营地的村民狩猎野兽和妖物,只有祝平炎一个人留在宫殿里苦思冥想。

    他花了好几天时间推演营地的未来规划,有时候还得打草稿计算,多花点时间计算,总比以后建了拆,拆了建的好。

    这时候有人来殿内禀报,说外面来了一群人,要接管营地。

    他已经算得脑子里一片浆糊了,根本不想管这种事,随口说道:“哪里来的泼皮无赖,找民兵把他们赶走。”

    不一会外面传来喧嚣声,应该是民兵和那些无赖打了起来。

    营地有三百多户,即便去掉完全转化成工人的,也能有两百多民兵,什么样的无赖解决不了,所以他觉得很快就会安静下来。

    但没想到交战的喧闹竟然久久不停,他不禁疑惑的出门查看。

    宫殿虽然只有一层,但其下有非常厚的夯土层,将宫殿托举到高处,夯土上的台阶看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而宫殿就位于金字塔塔尖。

    所以门前的台阶比民居还要高,他一出门便能看清交战地点以及交战双方的具体情况。

    不看不要紧,只一眼就让他吓出了冷汗,赶紧跑下台阶,挤开民兵询问闯入者:“你们是什么人?”

    这些闯入者都穿着练甲,手拿青铜戈,哪里是什么流氓无赖,分明是官兵。

    果然领头那人答道:“我们是向城官兵,你们是要造反吗?”

    “既然是官兵,为什么要勒索钱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王受封莒国,莒国之地皆归我王,何来勒索。”

    如果以字面意思理解,周朝应该是华夏最后一个封建国家,因为自秦王大一统以来,封建制度就被废除了,之后的国家被称为封建国家有些牵强附会。

    但主流思想认为周朝其实是奴隶制国家,就是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虽然周朝的奴隶并不多,起码没有两千多年后现代社会的棉花田里多,但全国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传统观念便认为,没有土地的平民虽然叫“庶人”,但本质上也是周天子的奴隶。

    不过要是按照井田制,田地井字九分,外围八分为私田,中间最好的田地则为公田,私田的收入归自己,公田的收入上交,严格意义上,公田才是周天子的。

    当然,周天子其实也拿不到公田的收入,因为这收入是要给诸侯的,至于诸侯给周天子多少,那就是诸侯的事了。

    不过先秦时期太过遥远,很多事都缺乏证据,有人就认为井田制并没有实际存在过,只是文人的美好想象,因为只有文献,没有实际证据。

    这话倒也没错,但是要找到两千多年前的井田实物确实有点困难,毕竟这是土地,世代被人耕种,有痕迹也早就被破坏了。

    时间太过久远,所以猜测也就很多,有认为周朝是奴隶社会的,也有人觉得周朝是封建社会,甚至有说氏族社会,幸好没人因为土地公有制说这是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