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子珪 » 第五十一章 杨彪忧王莽 蔡瑜论隆中

第五十一章 杨彪忧王莽 蔡瑜论隆中

    刘协闻蔡瑜之言,虽以为有理,却又心疑蔡瑜诛杀异己,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说道:“种辑随朕远行,亦有苦劳,朕心有不忍,难以决断,不如叫三公同来商议决之?”

    蔡瑜知其所虑,欣然应下:其请诛种辑的确意在清除献帝近臣,为日后减轻烦扰,可其所言却句句属实,任你去议,又能如何?

    刘协见蔡瑜不曾阻拦,心中稍安,其先后为董卓、李傕所迫,自是害怕才出狼窝再入虎口。

    杨彪、赵温、张喜来后,蔡瑜复述方才之言。

    杨彪问道:“蔡将军识得种辑乎?”

    蔡瑜摇头:“不曾相识。”

    “既不相识,蔡将军怎知其谋董一事?”

    “昔日五人,只两人得活,一人是种辑,另一人荀攸如今正效力于我麾下,因此得知。”

    杨彪不再问,向刘协禀道:“旧事不提,段煨一事属实无疑,种辑确有奸邪之行。”

    赵温、张喜亦称是。

    刘协问道:“以杨公之见,当如何处置于其?”

    杨彪有些迟疑,仍是说道:“欺君乃不赦之罪,当诛之。”

    刘协见此,命蔡瑜诛杀种辑。

    蔡瑜领命而去。

    待蔡瑜走后,刘协问道:“朕方才见杨公有犹豫之色,不知何意?”

    “种辑其罪当诛,此事毋庸置疑。臣只是心忧,种辑一死,陛下身侧旧臣又去其一,若蔡子珪心怀不轨,又该如何应对。”

    “蔡卿直言天子气一事,又极为守礼,对朕未曾不敬,视之当是忠臣。”

    “但愿如此,只盼蔡子珪能同其父蔡邕公一般,忠心为国。”杨彪这般说道,心中却有未竟之言:

    “此子八岁便能行数千里,有毅力;少时便得偌大文名,有大智;对董卓应对自如,反借其力避开雒阳大乱,又谋刘焉、斩马腾、杀韩遂、诛李傕,数载之间得益、凉二州及半个司隶,有谋略;我闻其颇得益州之民拥护,善治政;今又见其兵强马壮,能统兵。

    如此之人,不知会是伊尹、霍光,或是王莽。”

    蔡瑜斩杀种辑,向刘协复命,其后便叫张辽等人聚于帐中,告知众人各自封赏,众人自是一番拜谢。

    蔡瑜说道:

    “如今我将奉天子回益州,凉州、司隶两处军事当早作安排。

    凉州地广,非骑兵不足以镇守,我欲以忠明(段煨)领五千骑兵屯于北地富平,以子远(吴懿)领五千骑兵屯于陇西狄道,以严颜领一万骑兵屯于武威姑臧,如此可保凉州无事。

    司隶处,我欲以文远督司隶军事。

    弘农之战,新得数千降卒,连同忠明一部,我等已有士卒逾六万之数,除镇守凉州之两万骑兵外,余者皆由文远统率。

    文远,你所防者除潼关、武关、萧关外,还有水路。潼关以北不远处有一渡口,名为蒲坂津,大河之水势于此处稍缓,可为敌进之途,亦为要地。

    若潼关、武关、萧关、蒲坂津四处守住,则关中固若金汤,至于如何布防、何人戍守皆由你自决之。

    切记,司隶、凉州眼下百废俱兴,数载之内,若有敌来,只守不攻,无过便是有功。

    另,我等粮草如今仅剩七十万石,若以司隶、凉州两地六万兵士计,仅够近半载之用,故此,待来年农时,六万兵马皆要复行屯田一事,至秋收前,粮草不足之数,我自会命人送来,无需为此担忧。”

    见张辽、段煨领命,蔡瑜又道:“文远,你速派人去武关向严颜传我将令,与其换防。兴霸,你与庞德即刻快马返还鱼复驻守,并向子远传我将令。”

    说罢,蔡瑜便叫众人退下,只留凌操稍待。

    待众人走后,蔡瑜对凌操说道:

    “公德,你亦先行一步回江州,与仲义一同于城外寻一雅致、幽静之地,趁眼下农闲,征召民役,兴建一处宫殿,供天子所用。

    受征之民,皆须给付钱粮,不要使民生怨。所建宫殿不需过于繁美、奢华,足用即可。

    经此乱战,天子身边侍者、宫女、卫士所剩无几,待其至江州后,定然会招募,以充实宫内,到时,你设法令暗部入宫,宫中事无巨细,你皆要知晓,以防不测。”

    凌操领命启程,蔡瑜独自立于营中,看着舆图之上益州、凉州、司隶三地,看着自己二十余载之谋划达成,有生以来从未有过这般心安。

    历史上,诸葛亮提出隆中策,乃是横跨荆、益二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再伺机由宛县、雒阳处北进。

    直到关羽身死、荆州已失,其后夷陵之战败北、刘备身亡,才转而经汉中北伐。

    隆中策提出之时,诸葛亮或许有种种考量,比如彼时张鲁据汉中,马超、韩遂占凉州,关中、凉州人口稀少,而荆州人口极多,又或有意自取荆州以扼孙权,迫其与刘备结好,强成三足鼎立之势。

    其中取舍,除诸葛亮本人,旁人难以知晓。

    然则,此策以失败告终。

    除“和诸戎”外,南土反叛,孙权捅刀,至于宛县、雒阳,终诸葛亮一生亦未曾落于蜀汉之手。待再行北伐关中时,曹操已得大势,难以功成。

    蔡瑜不愿先取荆州,正如其兵出益州时所说,荆州虽好,却难得安稳。而关中与益州相似,皆可凭天险而拒敌,缓缓积蓄实力,此便是所谓“筑高墙,广积粮”。

    如今,蔡瑜占据益州、凉州、半个司隶,已得大汉十三州之两成,论土地,更是超过三成,若要防御外敌,须屯兵者几何?无非长安三关一津、房陵、鱼复共六处而已,且皆能以数千兵马拒数万之敌。

    只可惜凉州、司隶两处人口合计尚不足百万,空有其地而无人,令蔡瑜徒叹奈何。

    五日后,蔡瑜奏请刘协启程,身侧只有荀攸、贾诩、典韦、徐晃、阎行几人及两千兵马相随,余者各去其位。

    刘协见数万大军不再跟随,有些慌乱,召蔡瑜相问,蔡瑜宽抚道:“陛下勿惊,关中之地已平,再无贼寇,臣又命大将各自领兵屯于要地,遥遥相护,定能保陛下万全。”

    刘协闻言,方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