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都卦仙 » 第五十七章 高丽之战(上)

第五十七章 高丽之战(上)

    洛阳商贾、大户,一直沉浸在冬日的盛世繁华之中,除了大槐树下,没有谁去认真考虑新钱的影响,粮食价格的变动。

    夏收前,洛州刺史、洛阳县令等召集各大粮商、大户,商量抑制粮价下跌的办法。到了集会现场,众人感觉到气氛不对,周围有无数将士警戒,连孬蛋都带领衙役参与其中。刺史介绍,运粮使独孤卿云大将军参与讨论。

    所谓的讨论就是听刺史一个人说话,讲述了粮价继续下跌的危害,认为,不能让农户在大丰收的情况下,因为交不起税而饿肚子。怎么办呢?以高于市场价两成的价格,从富户、粮商购粮,由独孤将军运走。刺史讨论完,独孤大将军继续讨论。

    独孤没有说话,先哈哈大笑,孬蛋觉得有点瘆,怎么在战场上没看到过这种笑。商贾、大户更加不堪,全身哆嗦。独孤点点头,似乎很满意众人的表现,面露微笑,告诉众人,需要采买若干粮食。

    随后,县令带着衙役,招呼每个人,确定采买量。石头到没有被吓倒,就是摸不清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做。衙役是熟人,看倒一脸迷糊的石头,厉声说道:

    “孙家主,你家有多少粮食还记得吧,不要找借口!”

    石头明白,必须卖,而且数量还不能少。卖多少呢?没有得到提示,看来是越多越好。想了想,将今年夏收即将收获的粮食报上去,顺利过关。一个大户报出的量太少,被县吏讽刺,直接报出他家的存粮数,以此为依据,给出必须卖的数量。看来,县吏很清楚每家的情况。后面的人大体摸清行情,没有过多的争执,毕竟给出的粮价不低。

    接下来,一直到夏收完毕,各大户不停送粮,而漕船接力,将粮食运出洛阳。送完粮食,每家从县衙拉走大堆的乾封泉宝钱。等到用新钱买东西时,麻烦来了,市井不接受,依旧按照老的定价体系,也就是说,亏损十倍才能在市场上流通。此时,市面上流通的依旧是旧钱,所有的商贾开始迷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北市商会也是议论纷纷,没能得出一个可行的结果。

    北市搬迁以来,李怀璧表现不错,得到众商贾的认可,包括神通广大的刘德,都自愧弗如,所以成为北市商会第一人。这个时候,李怀璧召集晓月店股东,商量对策。晓月店是个试金石,基本上招揽了整个北市的顶级精英;胆怯不敢投入的,都被排斥在核心圈子以外。按照李怀璧的话说,只有具备共同的利益,才能成为商业伙伴。商会本身很松散,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有像晓月店这种方式,共同投资,大家才能紧密结合。

    王柔中自认弱势,很少发表意见。康惠澄因为掌柜的缘故,必须述职,所以才长篇大论,告诉众股东,晓月店的经营状况。众人很满意晓月店,认为过去一段时间超水平发挥,所以和蔼可亲。问及以后的情况,康惠澄表达了悲观预期。认为,这批外来商贾走的是另类、非正常商道,因为使团的缘故,税费以及通道费用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商道只存在于特殊时期,不可能长期维持。因此,晓月店不能以此为依据,扩展上游的产能。这批商贾占据了晓月店八成的收益,可以说,在南市,晓月店的情况好转,还是没能获得稳定的地位。

    其它股东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情况,都没有康惠澄了解的全面,毕竟很多商贾都是西域同族,感观大不同。上游扩展的周期很长,从种树到长成,需要不少的时间。所以晓月店统一给上游的答复是,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再考虑是否扩大规模;具体怎么操作,需要看下半年的行情。

    对于新钱的影响,十几个股东都看不懂。既然看不清楚,众人的意见是等,看看南市怎么做,北市跟在后面即可,没必要乱动。现在怎么办呢?一致的意见是,最好不要买也不要卖,还是等。因为价格体系乱了,谁也说不清楚以后会怎么样。晓月店小团体的看法,基本等于北市的结论。人到摸不清头脑的时候,总是会从众,以为犯错的机会减少。

    孙圪垱与其它很多村子一样,考虑扩大桑蚕、织绣规模。郑七娘与王二娘明确提出,被石头、孬蛋直接拒绝。郑七娘很不高兴,提高嗓门,准备反驳。孬蛋抬起手,七娘吓得一个激灵,强行咽回想说的话。

    与商会关联的普通桑蚕、织绣户,没有渠道得到准确的消息,相当一部分按照直觉,扩大经济树的规模。控制有荒地的,自然会利用荒地,先圈地用起来再说。一些狭乡并没有那么多土地,只能占用耕地种树。与桑蚕比起来,种地的收入实在太低。

    夏秋雨季,雨水比前几年少,看得出来,不会影响庄稼生长,秋季的收成一定不错。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基本上有价无市。

    北市萧条,南市也一样萧条,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唯有小豕那种小摊档的生意还过得去,还是使用旧钱,谁要是用新钱,直接就是十倍价格,而持有新币的人也不愿意花。

    到了八月底九月初,北市商贾实在熬不下去,蠢蠢欲动。南市商会的结果出台,直接统一定价,按新钱体系,所有价格涨十倍,而金银、旧钱,只收不出。所有商贾都害怕,所以小心为上。看到南市动作,北市完全照搬。市场总算打开,交易量却不大,因为大量新钱在大户手里,这样的定价谁敢花?只有急需的货物,才用旧钱、金银去购买。

    小豕曾经请教过致仕官员,被告知,对于朝廷来讲,铸造钱币出力不讨好,没有寻常人想象中的暴利,所得利益微乎其微。其实,很多官员主张放开钱币,让民间铸造。钱币这门生意,对朝廷利益不大,对民间却是暴利,所以更多的官员反对。恶钱也一样,朝廷之所以严管,是为了杜绝出现超级家族;因为严管,真正的豪门反倒是不敢介入,只有亡命之徒才做这门生意。

    小豕决心投机新钱,万一成功了呢?孙家汤铺开始收新钱,价格是一枚新钱两碗汤,比南、北市确认的价格贵一倍,比朝廷确定的价格低五倍。总会有些新钱,因为种种不得已的原因,流入市井,汤铺还是会收到一些新钱。与小豕一样投机的小商贩还是有,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冒险者,总比铸造恶钱安全吧!

    小豕早已经想清楚,自己一个贩夫走卒,不冒险,哪里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