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都卦仙 » 第百三章 惊变长安(下)

第百三章 惊变长安(下)

    神龙三年(七零七)春、夏,山东(崤山以东)、河北二十余州旱,饥馑疾疫死者众,遣使赈恤之。

    由夏入秋,持续三季的大旱终于过去,雨水充盈,滋润着干渴的土地。山东、河北各州县官吏,督促百姓抢种,确保秋收;百姓快乐而痛苦,更多的是担忧与焦虑。上官婉儿的心情,不比灾民好多少,心绪不宁,噩梦不断,日渐憔悴。

    秋七月辛丑,婉儿又梦到那张致密的水幕,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窒息的感觉,让梦中的婉儿恐惧。挣扎着自梦中惊醒,婉儿从床上猛地坐起,大口喘着粗气,香汗淋漓。贴身宫女悄悄告诉婉儿:太子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矫制发羽林千骑兵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第,并亲党十余人。又使左金吾大将军成王千里及其子天水王禧分兵守宫城诸门,太子与李多祚引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朝宫室杀来。

    婉儿肝胆俱裂,顾不得仪容,带着宫女跑向皇帝、皇后,疯狂地嘶吼:

    “观太子之意,欲先索婉儿,次索皇后,次及大家。”

    皇帝清楚局势后,带着韦后、安乐公主、婉儿等,跑到玄武门,令左羽林大将军刘景仁帅飞骑百余人屯于楼下自卫,领众人上楼,以避锋芒。杨再思、苏瑰、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拥兵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

    李多祚率先冲到玄武门,欲带兵杀上门楼,宿卫奋力抵御。李多祚见难以建功,与太子犹豫不定,按兵不动,希望皇帝派人和谈。宫闱令杨思绪随驾楼上,请求下楼退敌,遇李多祚女婿、羽林中郎将野呼利。杨思绪技高一筹,斩杀野呼利,重挫李多祚军心,千骑将士恐慌散乱。皇帝在楼上倚栏俯视,对李多祚方千骑喊道:

    “汝辈皆朕宿卫之士,何为从多祚反?苟能斩反者,勿患不富贵。”

    数百千骑将士听到皇帝的承诺,反身围杀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几人死于乱刀之下,余党溃散而逃。成王千里、天水王禧带兵攻右延明门,杀向宗楚客、纪处讷,久攻不下,死于乱战。

    太子带数百骑逃向终南山,比至鄠县西,身边仅侍卫数人。太子到林子里休息,被侍卫所杀,人头用来请功、赎罪。

    亲眼目睹乱军的感受,与道听途说完全不同。婉儿经历了一场生死大劫难,终于大彻大悟:从儿时至今,为何总是难为自己?走一遭人世,即是福分;贱也罢、贵也罢,均应尽情生活,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

    太子重俊暴乱的消息传到朔方,张仁愿刚刚抵达,准备整军。这次灾荒,首先是突厥撕毁与则天大圣皇后的合约,率先犯边给新皇看。皇帝派假鸿胪卿臧思言使于突厥,默啜杀之。这说明,双方的条件相去甚远,皇帝又制绝婚;短期之内,双方绝无可能和解。

    吐蕃也没有放过这次机会,三月庚子,遣大臣悉熏热入贡。四月辛巳,皇帝以所养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嫁于赞普为妻。给予的好处,张仁愿不可能知道。尽管如此,吐蕃还不满足;六月戊子,吐蕃同姚州叛蛮寇边,姚嶲道讨击使、监察御史晋昌唐九征破之,斩获三千余人。大唐小胜一场,吐蕃没捞到任何好处,不会就此罢休。

    吐蕃与东突厥看似各自犯边,索取好处,谁知道私下有没有勾连;说不定什么时候,安西四镇、西突厥也会加入索取的行列。

    张仁愿比照幽州时的作法,先整肃军队。此次不同以往,毕竟从戎这么多年,多少有些威望,凭资历可以压制将士的非分之想。所以,胆子不妨大一些。张仁愿奏用一批与自己毫无瓜葛的低品级官员:御史张敬忠、何鸾、长安尉寇泚、鄠尉王易从、始平主薄刘体微分判军事;太子文学柳彦昭为管记,义乌尉晁良贞为随机。

    秋九月庚子,赦天下,改元景龙元年。冬十二月,突厥默啜南度大河入寇胜、夏二州,张仁愿带兵拒敌。等大军至榆林,默啜已退兵河北。张仁愿不肯就此收手,引兵北度大河追击。爨宝璧兵败大漠以后,突厥多次入寇中国,唐军哪里还敢出塞追击?张仁愿出其不意,夜掩其营,大破之。其实,仅仅击溃突厥后军,没多少军功人头。僚属报捷朝廷,妙笔生花、天花乱坠,却没有具体的军功人头数。

    这个时间点,西突厥以突骑施酋长娑葛为首。其将厥啜忠节不服其权威,时常相互攻击。东突厥默啜找到击破西突厥的时机,匆匆撤军河南,西击突骑施。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张仁愿上疏以为:当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突厥南寇路。这封奏疏,超出朝堂诸公预料,谁都想不到,张仁愿提如此建议。朝议中,唐休璟的意见占上风,以为:

    “两汉以来,皆北守河,今筑城突厥腹中,终为其所有!”

    张仁愿不放弃,连续上疏坚持,阐明其中的道理:北崖有拂云祠,突厥每次犯边,必先谒祠祷解,然后料兵度而南。三受降城当碛口,居突厥要冲,美水丰草,边防所利。

    不知什么道理,皇帝不顾群臣反对,全力支持建城。张仁愿以为,皇帝并不一定认可自己的建议。群臣反对,而没有更好的思路;皇帝不痛快,反而认定,建三座城花不了多少钱,试试无妨。

    时间紧迫,突厥默啜留给唐军的时间不多,张仁愿表请留岁满府兵作为助力。府兵戍边期满,急于回家,不满张仁愿安排,有咸阳兵二百逃跑。幸好僚属有先见之明,有所准备,二百人全部抓回,枭首示众;府兵怕死,才安下心做事。

    全军将士都知道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快速完成,突厥兵回转,丢命的可能性极大。仅仅六十天时间,筑就三座土城。以拂云祠为中城,南面直对朔方;西城直对灵武,东城直对榆林。三城相距各四百余里,其北皆是大漠。又在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所,如果突厥翻山前来牧马,即会遭到唐军攻击。

    建城时,张仁愿将大匠设立的壅门、曲敌、战格取消不建。孙始雨凑趣问道:

    “边城无守备,可乎?”

    张仁愿很满意,转头对众将官说道:

    “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敢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

    景龙二年(七零八)三月丙辰,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站在东受降城上,张仁愿南望京都长安,心里全是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