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都卦仙 » 第二十八章 是人都有烦恼(下)

第二十八章 是人都有烦恼(下)

    即位以来,皇帝少有心情舒畅的时候,时刻都有无穷无尽的烦恼,直到要睡觉,忙不过来为止。开元二十年,皇帝离开洛阳回长安,感觉烦恼少了一些,颇合《老子》之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年初,以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将兵击奚、契丹;壬申,以户部侍郎裴耀卿为副总管。

    三月己巳,李祎帅裴耀卿及幽州节度使赵含章与奚、契丹战于蓟州,败之。过程中,赵含章帅军冒进,溃败。皇帝高兴之余又有些失望,赵含章坐赃巨万,杖于朝堂,流瀼州,半路上死去。

    这次胜仗为开元以来,第一次在战场上,而不是商场上击败奚、契丹。此后,大唐小输几场;开元二十二年六月,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大破契丹;此后,张守珪又胜数次,彻底稳定幽、营二州,使得东北狄轻易不敢窥视大唐。仔细评价几场大战,大槐树下认为,现在的大唐士卒,是太宗朝之后最强一代,不弱于吐蕃、突厥、契丹。唯一的问题,朝廷能否用好这批悍卒。

    回到长安不足一年,关中久雨,钱恶滥,谷贵;皇帝发愁,又要到洛阳去吃饭。为了打压两京粮价,宋璟等朝臣祭出老办法,定出更为严苛的规矩:千钱以重六斤四两为率,每钱重二铢四参;禁缺顿、沙涩、白强、黑强之钱。

    不仅如此,还定出官价:铜一斤为钱八十。按照大匠估算,朝廷铸钱的成本,千钱约为七百五十钱;如果加上杂费,运到洛阳、长安,能不能保本都是问题。

    宋璟官涯顺利,却抹不去“钱”事污点;前后十年,没搞出什么名堂,还被世人唾骂。一个月以后,宋璟坚决致仕;世人都猜测,是不是因为“钱”事的失败?康元石知道,宋璟先皇帝一步回到洛阳,到石城酒楼叹气。

    张説薨,皇帝记起张九龄;此时,张九龄居母丧,起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从韶州赶到洛阳,求终丧,皇帝不许。

    做了宰相,张九龄遇到的第一件烦恼事就是宋璟没能解决的“钱”事。既然是“钱”,就有账可算。市井传闻,张九龄得出结论,朝廷出力不讨好;想要用“钱”赚钱,必然要打压物价,低价收购,名之曰:谷贱伤农。

    于是,张九龄奏请不禁铸钱,让民间去操心“钱”事。三月庚辰,敕百官议之。于是,大唐的“钱”会在洛阳隆重召开。除了信安王李祎委婉地表示赞同,以裴耀卿为首的公卿坚决反对,认定“钱”事必须由朝廷主导,严禁民间盗铸。

    其实,皇帝富有四海,既然让百官议论,自然不在乎谁去铸钱。皇帝烦恼的是米贵,没饭吃。裴耀卿曾精研漕运,给皇帝出主意,以多次“转运”的方式,降低运输费用。

    皇帝以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于河口置输场(转运场地)。八月壬寅,于输场东置河阴仓,西置柏崖仓;三门(三门峡)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凿山十八里陆运,以避三门之险。

    以前的漕运,用舟运江、淮之米至东都含嘉仓,再租车陆运三百里至陕州,每石耗用十钱。经裴耀卿调整,江淮舟运米至河阴仓;县令雇本地舟将米运至含嘉仓及太原仓(在三门集津仓、盐仓之间);自太原仓再用舟船入渭水运送到关中。三年之内,运米七百万石,节省租金三十万缗;裴耀卿上奏,以此钱入市籴米。

    开元二十二年秋,关辅、河南州十余水,害稼。五月戊辰,京畿渭南等六县大风雹,伤麦。

    开元二十四(七三六)年底,关中存粮充足,皇帝不再惧怕饥荒,领百官回长安。二十五年秋七月戊子,敕以岁稔谷贱伤农,命增时价什二三,和籴东、西畿粟各数百万石。

    在洛阳这几年,除了解决吃饭、边关的烦恼,皇帝还要解决自己的家事;通常来讲,皇帝的家事即为天下大事。

    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地震,西北隐隐有声,坼而复合,经时不止,坏庐舍殆尽,压死四千余人。世人最怕地震,总以为皇帝家德行有亏,才会引起天罚、天怒。这一年,皇帝四十有九。

    四月甲寅,北庭都护刘涣谋反,伏诛。

    开元二十三年冬,洛阳人刘普反,伏诛。

    皇帝为临淄王的时候,宠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丽妃生太子瑛,德仪生鄂王瑶,才人生光王琚。皇帝即位后,专宠武惠妃,丽妃等爱皆驰。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

    十二月乙亥,册故蜀州司户杨玄琰女杨玉环为寿王妃。

    开元二十四年五月丙午,醴泉人刘志诚反,伏诛。看到太多的刘姓人造反,大槐树下乃至世人都清楚,此即“刘、李”之争;每当遇到饥荒,或者有需要的时候,总会被有心人加以利用。

    十月戊申,京师长安地震;皇帝不顾张九龄、裴耀卿等人的反对,在李林甫等人的支持下,离开东都;丁卯,回到京师长安。

    十一月辛丑,东都地震。

    太子瑛与鄂王瑶、光王琚在皇宫大院内的私宅相会,埋怨三人的母亲做得不如惠妃好,从而失去父皇的宠爱,致使三人也被冷落。有人将三位皇子的怨言告知惠妃,惠妃到皇帝面前哭诉、告状:

    “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

    皇帝大怒,问计宰相,想要废黜三子。张九龄坚决反对,拒不受命;而且长篇大论劝诫皇帝,废太子的恶果。李林甫当面什么话都没讲,退出后,告诉皇帝的亲近宦官:

    “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与李勣答高宗立则天为皇后时的话语一模一样。

    皇帝很不高兴张九龄的态度,借故其与裴耀卿结党,以裴耀卿为左丞相,张九龄为右丞相,并罢政事。而以李林甫兼中书令;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开元二十五年夏四月辛酉,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皇帝怒,杀周子谅;张九龄因举荐之过,贬为荆州长史。

    乙丑,废皇太子瑛及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皆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