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匪王来袭 » 第十一章回

第十一章回

    燕子轻的办事能力很高,晏齐住的房子是独立的院子,也是山寨最大最好的院落。

    等他们把金银珠宝都抬进来时,守拙也一起跟了过来。

    守拙自从知道自己的主子很强大时,心里的激动就不可控,他很感恩主子买了他,他觉得是父母哥嫂在天之灵保佑他,让他遇到这么好的主子。

    他想求主子教他武功,只要学了主子的武功,他还愁报不了仇吗?他要是知道,晏齐功力如今只恢复了二成,估计更要激动。

    “守拙,我们在这里住两天,你熟悉熟悉环境,以后这里会是我的根据地。”晏齐喝着苦茶,味道还不错,苦后甘甜,满口清香。

    这寨子里还是有些能人的,那个李志高会烧砖,还会烧碗、茶壶类的。可惜她不会烧瓷,要不然可以指导他一二,如今只能靠他自己慢慢摸索。

    “是,奴记下了。”守拙说完见主子没别的吩咐就退下了。

    两天的时间过的很快,晏齐只带走了部分现银,其余的金银珠宝大都留在了山寨,只带了少许现银。同时留了五万两银票。

    任命燕子轻为二当家、姜与响为三当家,协助燕子轻管理山寨,留下的银子用来建设山寨,主要是要修河面通往山上的栈道。

    栈道必须要牢固,以后会有大量马匹载物通过。栈道的进出口要见望风台,两旁建两栋楼房,方便自己人轮班休息和临时放备用物什。

    山寨里面房屋重建也要进行,有爱种田地的和种药材的都可以开垦荒地,山寨会有补贴。

    有了银子好办事,燕子轻与姜与响两人都承诺会和山寨弟兄们一起共同努力,建立家园。

    山寨是他们的家,他们的老大留下这么多银子,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不用再为三餐而愁。现在山寨子里的人个个都崇拜他们的寨主,晏齐的一句话,他们恨不能十倍百倍完成。

    晏齐安排完山寨的事,把守拙留在山寨,独自驾着马车往回赶。守拙很想同她一起离开,但他也知道,主子喜欢服从命令的人。主子的安排他不敢不从。

    太阳出来后融化了地上厚厚的积雪,妇女们又开始聚一起晒太阳忙手工。只有琴娘做什么都没有心思,她穿件补丁打补丁的旧棉袄,站风中冷的瑟瑟发抖,但她还是天天到村口眺望,总希望看见那熟悉的身影。可是十天过去了,依旧没有等到。

    “呦,琴娘又再等小娘子归来呢?哈哈,我们这穷乡僻壤的,那漂亮的小娘子会来才怪。”

    “就是,琴娘你的银子可冤枉花了,留给自个儿子多好。那小娘子一看就是个没良心的。”

    “哎呀,你们说那小娘子会不会是那家大户人家偷跑出来的?”

    “琴娘以后可学乖了,银子啊可要护好,这天寒地冻的,也不知你家的糠吃完了没有,哈哈哈。”

    对这群妇女的冷嘲热讽,琴娘并不理会,她只是担心晏齐的安全,日日恍惚。

    陶大勇也是心疼琴娘,总劝她别去村口等,晏齐回来了就会回家来。可琴娘总喜欢来村口等着。

    晏齐驾着马车往村里赶,她视力好,远远就看见一妇人站在村口眺望,她一眼就看出是琴娘,见她穿着件并不保暖的旧袄,双手抱着身体互搓取暖。晏齐的心这一刻无比愧疚。

    本来早几日就可以回来的,她在镇上找了家铁匠铺,让铁匠师傅根据她的要求打制了两把手枪,修修改改很多次,最好才成功,子弹壳也做了几千颗。

    铁匠师徒没日没夜的赶工,她也不停的配制弹心,等铁匠师傅累到说想休息两天,她才惊觉已经再镇上呆了好几天了。

    她匆忙买了些粮食和肉类,这才驾着马车往陶家村赶。

    琴娘远远看见一辆马车往村子里,她盼望着是晏齐就好。

    “琴姨,我回来了。”晏齐见琴娘那期盼的眼神,心里也是一酸,琴娘是这异世对她最好的人。

    “是晏齐回来了,晏齐你真的回来了。”琴娘跑步上前。

    “吁~”晏齐跳下马车,琴娘就扑了上来。

    “真的是晏齐回来了,好好的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琴娘激动的拉着晏齐左看右看,确定人好好的回来了。

    “琴姨,你上马车,我们回家吧!”晏齐笑着让琴娘坐马车上。

    “好好好,我们回家,我们回家。”琴娘这担心了十多天的心终于落下了。

    “哟,小娘子回来了,这驾着马车回来,车里都买了啥?给我们看看呗。”

    “是啊!小娘子马车上都买什么了?”

    晏齐懒答理她们,驾着马车和琴娘直接回家。

    “瞧瞧,这穿的锦衣华裙的,可是发达了,肯定给琴娘家带了不少好东西。”村妇们叽叽喳喳的说着。

    晏齐的回归,琴娘家热闹非凡,孩子们高兴的哇哇声就没断过,五个孩子从没见过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就连十几个月的双胞胎都知道抱着衣服。晏齐都是报大了一些她们的年纪,衣服都合穿。琴娘说今年合适穿明年后年也不小。

    琴娘和陶大勇看到晏齐帮他们买的那么多衣服也有些不知所措,都是好衣服,她们都也不舍得穿。

    晏齐让她们夫妇天天都要穿,不穿她会难受的,买了就是希望她们穿的暖和些。

    柳大夫收到陶大勇送过去的衣服,知道是晏齐给他买的,摸着衣服说道:“是个之恩图报的孩子啊!”

    “琴姨、勇叔,过完年就把房子建了,建砖瓦房,三进的大房子,以后大丫她们姐弟五个都有自己的房间住。再买些田地,佃租出去,你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这里有二万两的银票和一千两现银,你们拿着去买田地吧。”晏齐把一沓银票和装了20个银锭子的小箱子放琴娘手里。

    “晏齐,你哪来这么多银子?你自己留着吧?我们在乡下用不了多少银子。”琴娘推迟道。

    “琴姨,你收下吧!我不缺银子。你也不想五个孩子和大勇叔一直过穷苦的日子吧?如今我们有银子了,为什么不过好日子呢?

    五个孩子也要培养,她们总要读书的,有了银子就别委屈他们。”

    “唉!这也太多了吧?我怎么能要你这么多?”琴娘觉得这就是个天大的数目,她觉得几辈子也花不完了。

    “不多,你安心收下吧,我说了我不差银子。”晏齐抱起爬向她的双胞胎,现在小家伙们都有暖和的衣裤穿,高兴的在棉垫上爬来爬去的玩耍。

    琴娘收到二万两银票和一箱银锭子都懵的回不过神,一个劲的觉得太多了,不能收下。

    陶大勇一乡下汉子直接就傻了,想着他们夫妇这是救了一尊财神回来了,他觉得能有二十两银子就已经很多了,现在面前有二万两银子,是给他们家的。这憨厚老实的庄家汉子半天都傻傻的盯着一沓银票和一个个胖胖的银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