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道人仙:从伏妖力士开始 » 第42章 人死心无,嫌疑洗清

第42章 人死心无,嫌疑洗清

    陶家镇,土地庙里,四处都有举着火把来来回回的捕快。

    各处燃着的火盆,更是让整个土地庙如白天一般亮堂。

    捕头徐侃正带着十几位捕快,在土地庙里四处巡察。

    外围,七八位捕快正举着火把站岗,在徐头命令之下,他们将整个土地庙四周牢牢封死。

    出现命案的现场,更是被他们重点关照,在听天监的大人没来之前,捕头徐侃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任何闲杂人等靠近,务必要维持现场原貌。

    陶家的人也一样。

    就是死者家属来探望,也得等听天监的大人到了再说。

    听天监前段时间发生的事,别人不清楚,但作为在四明县官场上混迹了许久的老人,徐侃可是心知肚明。

    曹力士变成了曹校尉!

    通脉境校尉啊,十几年来,四明县地界上,这般人物,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

    而这样的事,这十几年来,也就发生了区区那么两回。

    这次的凶案,根据徐侃办案多年的直觉,他一眼就觉得不简单。

    杀人取心,他太清楚了,这压根儿就不是县衙里这帮捕快所能应付的状况。

    有这来路的,多半和那劳什子神神鬼鬼的东西有关。

    所以,徐侃断定,听天监一定会有人来,而且,来的人品秩一定不低。

    说不定,这回来的,又是曹爷!

    ……

    听到土地庙院墙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徐侃赶忙出来相迎,而果真不出他所料,听天监来的,还真就是熟人!

    说曹宁,曹宁到!

    只见一袭青松纹青衫身影从马车上一跃而下,看向土地庙门口站着的几人,曹宁见到了不少熟人。

    捕头徐侃,还有不少参与了上次贺岭村一事的捕快们。

    捕头徐侃带着几个弟兄赶忙迎上前来,抱拳单膝下跪,就是一礼,

    “县衙捕头徐侃,见过曹爷。”

    “见过曹爷。”

    ……

    “呦,这不是徐捕头吗,巧了,这回县太爷又派你出来了?”

    王应麟和张璘对视一眼,轻笑一声。

    “唉,谁说不是,可倒是咱老徐劳碌命,习惯了,让麟哥儿和张爷见笑了。”

    徐侃无奈答道。

    示意众人赶忙起身,曹宁关切问道,

    “徐捕头,你们来的早,现在庙里什么情况?”

    徐侃赶忙起身回答,不敢有任何犹豫,

    “回曹爷的话,我等奉县太爷的令,约莫午时三刻到的这儿。”

    “到这儿之后,我就让兄弟们封了现场,驱逐了几个想趁机进庙里偷贡品的癞子,还有些妄图进来浑水摸鱼之人。”

    “陶家的人我也全都撵回去了。”

    “到现在,除了曹爷您,这庙里,咱就是一只苍蝇都没放进来。”

    曹宁听着徐侃回话,不住点头,从头到脚多打量了徐侃一眼。

    没看出来啊,这家伙,还挺有两把刷子的。

    见曹宁神情,徐侃也是个会来事儿的,赶忙让开条道,恭声道,

    “曹爷,您这边儿请。”

    曹宁顺坡下驴,头先一个进入庙里,张璘紧随其后,然后是陶览等人,王应麟落在后边儿,跟徐侃正在低声套近乎,

    “老徐,里边儿啥情况啊?”

    徐侃的面色顿时就变了,把王应麟拉到一边儿,低声道,

    “麟哥儿,你还是跟着进去看看吧,那个场面,只能说,我不好说,噗哕——”

    王应麟顿时有些好奇了起来,拍拍后者肩膀,走向土地庙正殿。

    一进来,刚站在张璘身边,王应麟就惊呆了。

    火光照耀下,土地庙正店里,五具浑身是血的尸体,横七竖八躺了一地,流出的血液凝固在地面上,面上还带着几分恐惧。

    五具尸体上,最显眼的特征,就是心口处,都被不知何物强行开了一道大洞。

    然后,可以看见,那里空空荡荡一片,原本应该跳跃着的心脏,诡异的不翼而飞。

    五具尸体不远处,还吊着个眼白朝上的瘦削吊死鬼,无力悬在梁上的白绫上。

    不远处的庙墙上,粘着已经有些风干了的血迹。

    腰间的寻气符忽然热了起来,王应麟浑身凉意顿消,和张璘二人对视一眼,惊讶目光看向曹宁。

    这五具尸体上边,有妖魔气息!

    没来错!

    曹宁转过身点点头,然后在大殿里众人目光中,迈步来到了一具尸体前,低头端详起来,嗡声问道,

    “死者的身份都查清了吗?”

    “查清了,查清了,是陶家长房的五位族人,白日里有亲人想来看一眼,被徐捕头以事大之由挡了回去。”

    陶览拱手恭敬答道。

    “那庙祝呢?”

    曹宁一点示意,张璘上前,将吊着的庙祝尸身取下,平放在地上。

    “庙祝叫方荥,貌似是行凶后自杀而死。”

    “我们找老仵作验过,从方荥手上和五具尸身上各取了一点血,结果发现能融上,貌似能确定这方荥的嫌疑。”

    徐侃吐了一阵,从殿外进来答道。

    王应麟和张璘静静听着,对视了一眼,俱看出对方眼中的凝重之色,但却一句话没说。

    “哦?那这方荥和那边五位,可有甚关联吗?”

    “没查太清,但是听镇上百姓议论说,方荥似乎是孤儿,从小被陶家养大。”

    “只能确定,这庙祝方荥和这五人应当认识,但是关系如何,还没查太清。”

    徐侃摇摇头,而一旁的陶览忽然恭敬开口,

    “好教大人知晓,方荥跟我一般,都是镇上的孤儿出身,从小被陶家施恩养大,只是小人从了陶家姓,方荥没从罢了。”

    “说起来,方荥他,倒是可以算是陶家半个假子。”

    “哦?那陶秋令,就是那另外半个假子咯?”

    “秉大人,小人不敢啊!”

    “小人虽从陶家姓,但自当了这镇上的防秋令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偏袒陶家啊。”

    “还望大人明察。”

    察觉到了曹宁话里的玩味,陶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住磕头。

    “起来吧,本官没有怪你之意,只是,本官想知道的,你接下来不可有半分隐瞒。”

    “谢大人,谢大人,只要大人想知道的,小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陶览不住磕头,肥胖的身子颤抖着从地上爬起。

    负手而立,曹宁眼神幽幽望向面前灯火下的土地金身,轻声问道,

    “陶秋令,你刚才说,方荥是陶家半个假子,那你可知,这方荥,又为何要杀这陶家五人?”

    陶览顿时愣在原地,赶忙道,

    “回大人,这事儿,小人确实不知啊,小人离开陶家太久了,不太清楚这方荥和陶家关系如何。”

    “只是,小人曾亲眼见过一事。”

    “嗷,何事?”

    “那是三年前,还是四年前了,神爵三年吧,那会儿刚圣人刚改元‘神爵’没几年。”

    “那会儿是冬天,上元节前不久,小人特意上这土地庙来拜土地老爷,望土地老爷保佑来年太平。”

    “也就是那会儿,小人看见,有陶家人上门,不知所为何事,但却跟已是庙祝的方荥,莫名其妙大吵一架,似乎谈什么祭祖的事儿,争吵过后大骂方荥白眼儿狼,

    “小人不知道发生了甚事,但似乎不知为何,小人总感觉方荥不太愿意的样子。”

    “而当时那人,我想想……”

    陶览突然走到墙边,借着火把光亮观摩了一阵,努努嘴道,

    “大人,小人想起来了,就是此人,他叫陶文季,是陶家长房掌事族长的四弟。”

    “陶家族长的四弟?”

    曹宁声音忽然有所起伏。

    “是,小人肯定不会认错,当初,他在陶家镇里可有名了,他们兄弟四人一脉同出,就他名声最大。”

    “吃喝嫖赌,琴棋书画,说学逗唱,走鸡斗狗,除了正经事儿,这位陶家四爷那可是样样精通。”

    眉头一挑,曹宁忽然察觉到了这具尸体与其他几具的不同之处。

    不只是身份上的,气息上也不太一样,甚至死法虽然一样,但下手的东西,却不一定相同。

    都是妖魔,那也有区别。

    曹宁沉吟片刻,脑海中观想着曾经见过的尸精,那些东西,因为指甲一般过长的缘故,所以手掌尺寸,会比常人更大一些。

    于是,曹宁抬起双手,伸出十指,观想着更长一些的尺寸,对着几具尸体的胸口比划着,结果发现,其中四具尸体,胸口的碎洞,大小相差不远。

    动手杀他们取心的,应当是尸精一类的妖魔。

    而墙边,陶家四爷的那具,胸口的洞比曹宁想象的,还要大出一截……

    眼中灵光一闪,曹宁悄然发动三河望气法,灵动双眸看向五具尸体周身气息。

    果然,虽然都是血气夹杂着淡黑色殃气,但那陶家四爷的尸身旁,还有一道细不可查,几乎快要泯灭的混沌灰气!

    真气微微运转,曹宁手上黑金真气探出,眼中赫然能看到,这道灰气有溃散之兆。

    在灰气溃散之前,曹宁悄然收招,心里也确定了几分,这道灰气,尽管未曾见过,但从方才的表现来看,应当也是妖魔气息的一种。

    是什么可以之后再想,重要的是,到这儿,结合种种迹象,曹宁基本可以确定,动手杀人的,应当不是这庙祝方荥。

    三河望气法观测之下,如今他身上没有任何妖魔气息沾染,倘若跟妖魔有长期勾结,绝对不会是这般状态。

    甚至,这土地庙看着鲜血满地,但都不一定是第一事发地点。

    这五人,是在别处被妖魔之属所害,剖去了心而死。

    想到这儿,曹宁又狐疑望向方荥的尸身。

    不是他干的。

    那他又为何要沾上这五人的血液,然后自杀呢?

    又为何非要在这土地庙里……